1
|
全吉地块花岗片麻岩中镁铁质岩包体的矿物演化和锆石定年与古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 |
张璐
廖梵汐
巴金
徐利盼
王勤燕
陈能松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3
|
|
2
|
区域变质作用与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
耿元生
沈其韩
杜利林
宋会侠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3
|
东天山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环境研究 |
王赐银
马瑞士
舒良树
朱文斌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4 |
8
|
|
4
|
区域变质作用中岩石的质量迁移和元素活动——以庐山双桥山群变泥质岩系为例 |
唐红峰
刘丛强
谢国刚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7
|
|
5
|
区域变质作用对北京房山侵入体冷却影响的数值模拟 |
单业华
李志安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6
|
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与糜棱岩化 |
于津海
王赐银
周新民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7
|
大别山区同位素年龄与区域变质作用构造运动的关系 |
李世长
陈宗驯
徐万斌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3 |
9
|
|
8
|
区域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变质地体热模拟研究现状 |
石宏仁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1989 |
0 |
|
9
|
不同变质作用类型的煤级梯度对比 |
卢杰林
傅雪海
康俊强
张宝鑫
程鸣
|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辽河群区域变质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
李三忠
韩宗珠
刘永江
杨振升
马瑞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2
|
|
11
|
内蒙古东部晚古生代区域成岩-极低级变质矿物研究 |
胡大千
王秀文
于介江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安徽霍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作用与演化模式 |
陈静静
吴礼彬
柳丙全
陈芳
赵先超
杨道堃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3
|
北京周口店官地杂岩变质-深熔作用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刘兵
巴金
张璐
陈能松
李晓彦
章泽军
陈海红
袁晏明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4
|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
沈其韩
耿元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祁连活动带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地质演化 |
卢良兆
叶慧文
迟洪兴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
1984 |
2
|
|
16
|
变质作用中原岩建造的地位及意义 |
董申保
|
《岩矿测试》
CAS
|
1984 |
0 |
|
17
|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的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赵明
舒良树
朱文斌
王赐银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18
|
变质矿床成因分类的讨论 |
沈其韩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9
|
雅浦岛弧变质岩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 |
张吉
张国良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20
|
东秦岭多期变质作用和形变史 |
张秋生
朱国林
朱永正
鄢永良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
197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