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究--基于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建新 易雪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15-19,共5页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高职教育质量是相互作用的价值概念。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没有对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进行直接...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高职教育质量是相互作用的价值概念。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没有对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进行直接考量与评价,因此,从服务资源条件、服务绩效两方面建立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其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中的子体系,采用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和实证评价方法,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建立服务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服务区域发展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安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134,共7页
以空间功能优化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并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引入区域发展,我们面对的空间就是异质的,主体也是异质的。从此现实基础出发,确立区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必须完成区域发展理论从"要素论"到"功能论&qu... 以空间功能优化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并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引入区域发展,我们面对的空间就是异质的,主体也是异质的。从此现实基础出发,确立区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必须完成区域发展理论从"要素论"到"功能论"再到"能力论"的转化,形成区域发展能力理论。这一理论的初步分析框架,由定义、坐标系、构成要素、生成条件等内容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空间功能优化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发展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黎昌珍 王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79-20082,20161,共5页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人力资源开发视角出发,阐述了欠发达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人力资本获得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由人力资本差异所引致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并提出通过农村义务教育的充分供给来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 农村基础人力资本 区域发展能力 义务教育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与空间差异测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戴金辉 林典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7,共6页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区域创新发展规模、区域创新发展条件、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四个子系统筛选出20个可观测指标构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面板数据...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区域创新发展规模、区域创新发展条件、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四个子系统筛选出20个可观测指标构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面板数据熵权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14—2019年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创新发展能力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并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面板数据熵权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姚晓东 曲福田 肖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237,共6页
通过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江苏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的方法。研究表明,江苏省三大... 通过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江苏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的方法。研究表明,江苏省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总体上来说是从南向北逐渐减弱的,从纵向变化来看,江苏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逐渐上升趋势,近两年的速度要比前两年明显加快,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来看,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呈现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能力 持续性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闫磊 姜安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结合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问题,通过对既往文献的评述,提出用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来丰富区域分工理论,并以此构建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表征和支撑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向。本文重点... 结合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问题,通过对既往文献的评述,提出用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来丰富区域分工理论,并以此构建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表征和支撑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向。本文重点阐述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的前提假设、内涵和实现基础,并对整个分析框架作了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价值 空间管制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学界定及经验含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晓红 郭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8,共5页
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学视角基于生产函数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现有资本、劳动等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使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能力。而从经验含义看,制度激励、技术改进都能增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学视角基于生产函数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现有资本、劳动等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使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能力。而从经验含义看,制度激励、技术改进都能增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促进西部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生产函数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基于网络结构DEA模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卫未 王海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200,共9页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可获性、独立性以及DEA适用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基于SBM改进的网络结构DEA模型从人口、经...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可获性、独立性以及DEA适用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基于SBM改进的网络结构DEA模型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科技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该文选取了2012年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实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客观的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间的差异,为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评估方法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秦 李笑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可持续发展及其实现程度,集中体现着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在界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基础支撑能力、发展能力、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可持续发展及其实现程度,集中体现着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在界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基础支撑能力、发展能力、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及加权求和法对鄂尔多斯市2007—2011年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资源总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度以及经济的持续度等方面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鄂尔多斯市 层次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西部民族8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永莉 梁城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区域自我发展主体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1994年—2012年西部民族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 基于区域自我发展主体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1994年—2012年西部民族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不如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经济增长 西部民族地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海波 王伟 常文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5,243,共4页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4个等级。在Matlab平台上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可提供丰富的统计信息来直观地表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该模型评估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汉江流域达到Ⅰ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达到Ⅱ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不确定性生态足迹模型 负生态足迹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辨析、构成要素与判断标准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根紧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42-47,共6页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区域系统内部力量对区域内外部稀缺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从不同的分析视角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由诸多要素构成,且具有综合性、系统...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区域系统内部力量对区域内外部稀缺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从不同的分析视角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由诸多要素构成,且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阶段性、动态性、可塑性和空间一般性等特征。由于特定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在不同能力水平阶段中存在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构成要素状况来对该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概念辨析 构成要素 基本特征 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13
作者 刘莉 杨广西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32-239,共8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城乡融合进程,相较于城乡融合水平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城乡融合进程,相较于城乡融合水平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水平低的地区促进程度更大,其机制在于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强化区域发展能力两个途径实现;进一步探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跨越两道门槛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效应逐渐减缓。因此,应继续完善地方数字经济建设,引导劳动力合理转移,强化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并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政策,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全面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 劳动力转移 区域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文 严芝清 +1 位作者 钟昌标 郑明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5-179,共5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本身蕴含公平与效率的理念诉求。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兼顾公平与效率视角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本身蕴含公平与效率的理念诉求。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兼顾公平与效率视角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中国省域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方面,东部能力最强,远大于中国平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中国平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略大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最弱;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与效率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TOPSIS的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8
15
作者 曹炳汝 曹惠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强弱,有利于对区域... 在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区域物流发展能力的强弱,有利于对区域物流发展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为区域物流业发展与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例,结合2006,2010,2016年的数据,对其物流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物流发展能力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符,以此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江苏省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业整体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发展能力 ANP TOPSIS 综合评价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县设立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对脱贫巩固的启示——来自典型贫困区域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1 位作者 钟昌标 严芝清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基于2007~2018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贫困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贫困县设立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持续... 基于2007~2018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贫困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贫困县设立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持续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平均效应为13.90%,且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时间越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越明显。同时,精准扶贫战略是明显的分界点,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国家级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国家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资本积累增加和财政收支困境改善,上述三条路径强化了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度水平,从而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结论对于脱贫后继续巩固当地发展,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嵌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贫困县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PSM-DID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根紧 丁志帆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是一个国际问题。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巴西等国家通过区域开发来塑造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对我国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具有如下启示:构建有利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发育的法律体系;促进... 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是一个国际问题。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巴西等国家通过区域开发来塑造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对我国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具有如下启示:构建有利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发育的法律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变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方式;不断增加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充分激发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构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等。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的差异,各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都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我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既要尊重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一般性,积极借鉴区域自我发展力培育的国际经验,加快培育与提升进程;也要认识到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特殊性,在积极探索新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途径的同时,尽量避免那些在西部特殊环境下容易产生的决策性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地区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铁民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4,共7页
区域协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选择。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对今后我省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协作的模式、内容、方式和方法、机制等提出了很好的设想,作了精心安排。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内涵... 区域协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选择。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对今后我省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协作的模式、内容、方式和方法、机制等提出了很好的设想,作了精心安排。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内涵要准确把握。发展区域协作就是要提升统筹区域发展能力。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应成为先行军。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协作支撑体系 区域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增长模型视角下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留鑫 洪名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以陕西省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以科教文卫经费的支出代替,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和每万人在校大...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以陕西省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以科教文卫经费的支出代替,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来替代,采用OLS最小二乘估计,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科教文卫的投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对农民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利于地区发展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因素能极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农民收入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