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构建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自然断裂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中国十...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构建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自然断裂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整体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状况良好,各城市的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类型包括:优质协调类、良好协调类、中度协调类、轻度失调类和严重失调类等5类,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十大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间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不同城市的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空间布局 区域发展协调性 中国十大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及我国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孟越男 徐长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8-195,共8页
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从概念、任务、特征、内在关系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协调性均衡发展”这一新概念,进而构建了一个内涵既包括“协调性”又涵盖“均衡性”的新的分析视角。其中,协调性侧重于区域内... 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从概念、任务、特征、内在关系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协调性均衡发展”这一新概念,进而构建了一个内涵既包括“协调性”又涵盖“均衡性”的新的分析视角。其中,协调性侧重于区域内外的关系和联系,均衡性则重在强调区域众多要素的发展及分布状态,两者既可以在水平与结构、体量与质量、内在与外在、静态与动态、等级与次序等不同视域下独自展开,又可以在“融合共生”的耦合机制下达到辩证统一,形成“一体两面”的统一理论分析框架。从生态、经济和机制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一体两面 融合共生 长三角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孟越男 徐长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1,共10页
以均衡度和协调度为基本维度,以融合度作为两者之间融合共生的黏合剂及良性互动的第三维度,构建了由均衡度、协调度和融合度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 以均衡度和协调度为基本维度,以融合度作为两者之间融合共生的黏合剂及良性互动的第三维度,构建了由均衡度、协调度和融合度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得分不及全国平均,主要受制于协调度得分的明显偏低。这表明,现阶段经济带"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性相对全国更为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文献分析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