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探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价值特征——以丹沁古灌区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甬 关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42,共13页
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是地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区域或跨区域的国土空间。当前研究存在碎片化识别、孤岛化保护等现象。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土空间文化遗产的系统... 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是地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区域或跨区域的国土空间。当前研究存在碎片化识别、孤岛化保护等现象。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土空间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识别与整体性保护提供了契机:既是对中国长时段形成的特色人地关系与空间格局的再认知,更是对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智慧的学习与传承,也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长时段史学、文化地理学、文化生态学等理论,以丹沁古灌区为例,通过解析其水利系统的演进过程,理解其区域空间与文化生态形成机理,从而揭示其区域整体性、文化互动性、要素关联性特征,再探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的整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历史文化空间 国土空间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丹沁古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廿四史在古代北方区域文化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2
作者 德力格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廿四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廿四史为研究中国古代北方区域历史与文化提供了纵向的文献线索,也为研究北方各游牧民族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又是对古代北方区域历史与文化进行专题研究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 廿四史 北方区域历史文化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以后葛源镇的大族历史与社会变迁
3
作者 游欢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8,共9页
自宋代以后,葛源镇逐渐形成了以周刘杨王四大家族为中心的地方社会权力格局。明清易代、三藩之乱、太平天国时期,葛源地方社会均遭受了严重的战争创伤,但传统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机制却一以贯之。宋代以后葛源地方大族的历史,全息地反映... 自宋代以后,葛源镇逐渐形成了以周刘杨王四大家族为中心的地方社会权力格局。明清易代、三藩之乱、太平天国时期,葛源地方社会均遭受了严重的战争创伤,但传统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机制却一以贯之。宋代以后葛源地方大族的历史,全息地反映了葛源区域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源 大族 区域历史文化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因素与民族互动:清水江流域分段的再认识
4
作者 田文 杨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5,共9页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流域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该流域河段长、辐射范围广,不同的河段有其独特之处,明确清水江分段是丰富“清水江学”内涵的需要,也是探讨区域民族互动的基础,对于解读清水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具...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流域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该流域河段长、辐射范围广,不同的河段有其独特之处,明确清水江分段是丰富“清水江学”内涵的需要,也是探讨区域民族互动的基础,对于解读清水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内不同河段的不同特征,可从历史文化、水文环境、民族分布等角度,将清水江流域分为三段。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推行“王化”政策,清水江中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显示出“东西向民族互动”与“南北向民族互动”交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历史文化 民族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