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控站布局对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文援兰 柳其许 +1 位作者 朱俊 廖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建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测控网是卫星导航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讨论国内测控站的布设问题,采用网格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测控站对导航星座的可观测性。引入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和定轨中的法矩阵条件数,分析测控网对导航星座的观测几... 建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测控网是卫星导航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讨论国内测控站的布设问题,采用网格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测控站对导航星座的可观测性。引入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和定轨中的法矩阵条件数,分析测控网对导航星座的观测几何结构强度以及测站位置分布对轨道确定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我国有限的国土跨度和航天测控资源可以确保对导航卫星的测控任务的完成。对在国外布设测控站进行讨论和仿真,结果说明位于国外的测控站(如可在澳大利亚的珀斯设站)的加入能明显改善观测的几何结构强度、提高导航卫星的轨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测控站布局 卫星轨道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的方案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澄 付锋 +1 位作者 尤鸣翔 陈晓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0-484,共5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欧洲、日本发展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情况。阐述了我国第二代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指出了采用园轨道同步卫星和静止星的星座方案的优缺点。用计算机仿真详细研究了倾斜椭圆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参数与定位性能关系。设... 首先简要介绍了欧洲、日本发展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情况。阐述了我国第二代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指出了采用园轨道同步卫星和静止星的星座方案的优缺点。用计算机仿真详细研究了倾斜椭圆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参数与定位性能关系。设计了一个静止卫星和椭圆同步卫星组成的 7星星座 ,并且评估了该星座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性能。仿真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星座 运行轨道 轨道参数 定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
3
作者 刘强 王志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4-1828,共5页
研究了应用于铁路、内河水运等领域的分布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定位方法采用多站差分方式,分析了多站差分的误差特性、单参考站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提出了基于伪距修正值投影的多站差分区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解决现有... 研究了应用于铁路、内河水运等领域的分布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定位方法采用多站差分方式,分析了多站差分的误差特性、单参考站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提出了基于伪距修正值投影的多站差分区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差分系统用户与地面站的距离增加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增加定位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覆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区域卫星导航 投影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NS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来平 张洪 +1 位作者 贾小林 吴显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7,共6页
分析IRNSS星座结构及特点,通过对印度区域格网点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讨论了IRNSS系统在服务区内的定位精度;以星座值和单点可用性为依据,分析IRNSS星座完整及失效一颗星情况下星座的可用性。结果表明:IRNSS导航系统星座设计合理,具有良... 分析IRNSS星座结构及特点,通过对印度区域格网点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讨论了IRNSS系统在服务区内的定位精度;以星座值和单点可用性为依据,分析IRNSS星座完整及失效一颗星情况下星座的可用性。结果表明:IRNSS导航系统星座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区域覆盖性,印度及向外延伸2000km区域内的用户可以获得10m左右的定位精度;星座结构具有一定的冗余度,稳定性较好,以PDOP小于6为阈值,在一颗卫星失效情况下仍具有95%以上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IGSO卫星 可用性 星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20-25,共6页
2018年4月12日,印度成功发射了第8颗导航卫星IRNSS-1I,完成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空间段的部署。目前IRNSS共有8颗在轨卫星,其中7颗卫星用于发送导航信号,一颗星载原子钟失效的卫星IRNSS-1A用来播发短报文。介绍了IRNSS的导航卫... 2018年4月12日,印度成功发射了第8颗导航卫星IRNSS-1I,完成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空间段的部署。目前IRNSS共有8颗在轨卫星,其中7颗卫星用于发送导航信号,一颗星载原子钟失效的卫星IRNSS-1A用来播发短报文。介绍了IRNSS的导航卫星的发展历程;导航星座的特点;发展计划及INRSS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卫星导航 导航星座 星载原子钟 短报文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研究
6
作者 郭睿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混合星座设计,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密定轨技术也是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GEO卫星的高轨特性致使地面跟踪基线长度有限,定轨几何条件不佳;其静地特性致使卫星轨道与钟差存在强相关特...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混合星座设计,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密定轨技术也是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GEO卫星的高轨特性致使地面跟踪基线长度有限,定轨几何条件不佳;其静地特性致使卫星轨道与钟差存在强相关特性,对于基于伪距的GEO卫星定轨模式,需要星地与站间时间同步技术的支持。因此,如何利用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多种测量技术实现多模式、多层次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定轨 区域导航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时间同步技术 GEO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 相关特性 星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星座对中国载人航天器的服务能力仿真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思浩 郭佩 张伟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载人航天器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定位和相对测量以支持轨道确定和交会对接任务。为了评估当前星座条件下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对中国载人航天器的服务能力,建立了当前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的星座仿真场景。利用载... 载人航天器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定位和相对测量以支持轨道确定和交会对接任务。为了评估当前星座条件下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对中国载人航天器的服务能力,建立了当前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的星座仿真场景。利用载人航天器轨道参数,对其轨道处北斗区域星座的覆盖特性和服务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可以用于载人航天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时间长度、可见卫星情况、位置精度因子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载人航天轨道的一些持续时间段内,航天器可以利用北斗(区域)系统完成绝对和相对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 载人航天器 星座覆盖 服务能力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区域导航系统”非精密进近导航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瑞华 赵庆田 +1 位作者 吕小平 邓明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9,83,共8页
根据"北斗区域导航系统"星座布局结构特点,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展开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民航前瞻性研究。针对卫星可见性、精度衰减因子(DOP)值以及垂直保护水平(HPL)值三项性能指标,仿真分析了其在亚太地区的统计分布特... 根据"北斗区域导航系统"星座布局结构特点,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展开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民航前瞻性研究。针对卫星可见性、精度衰减因子(DOP)值以及垂直保护水平(HPL)值三项性能指标,仿真分析了其在亚太地区的统计分布特性,并对中国地区内4个指定点进行了指标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亚太区域内,北斗区域导航系统能够向民航用户提供理想的卫星可见数、DOP值和HPL值,满足民航非精密进近对三项指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性能:卫星可见性 精度衰减因子值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0
9
作者 刘健 曹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介绍GNSS发展演变的过程,阐述各GNSS的技术进步,最后给出今后的发展趋势:GNSS业已经历40a的里程,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和发展,通过介绍GNSS发展演变的过程,阐述各GNSS的技术进步,最后给出今后的发展趋势:GNSS业已经历40a的里程,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到21世纪初开始建设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至2020年,以上4个GNSS将全部投入完全服务,从而构成包括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在内的GNSS系统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 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导航和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春海 赵晓东 李洪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详细介绍了印度GPS辅助GEO增强导航系统(GAGAN)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系统)的星座组成、信号体制、导航电文、地面系统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印度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计划。相关内容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建设及应用具有重要的... 详细介绍了印度GPS辅助GEO增强导航系统(GAGAN)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系统)的星座组成、信号体制、导航电文、地面系统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印度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计划。相关内容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建设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辅助GEO增强导航系统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发展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非差非组合PPP-RTK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海林 张宝成 高睿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最后将PPP-RTK解算结果与单基线电离层加权(IW)RTK模型和电离层浮点(IF)RTK模型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产品约束下,PPP-RTK模型的单历元解算结果能达到99%以上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4 cm;多历元解算(静态仿动态)在任意时间均能实现首历元固定模糊度,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2 cm。在没有大气约束的条件下,PPP-RTK静态仿动态解算在2~5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经过比较,UDUC PPP-RTK在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模糊度固定速度面均远优于单基线IW RTK和IF RTK模型,可实现全天候、可靠的、实时动态的高精度绝对定位,在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PPP)-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即北斗二号(BDS-2) 电离层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及其与GNSS组合的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飞 陈鹏云 胡春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4,共5页
结合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建设需求,对现阶段北斗区域服务系统BD2和未来BDS以及多星座GNSS组合的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针对BD2,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两种方法分别对BD2,GPS/BD2和GPS/BD2/GLONASS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 结合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建设需求,对现阶段北斗区域服务系统BD2和未来BDS以及多星座GNSS组合的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针对BD2,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两种方法分别对BD2,GPS/BD2和GPS/BD2/GLONASS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D2完全满足北斗公开服务性能规范中的定位性能要求,而且随着星座数的增加,定位性能逐渐增强,加入GLONASS后对高纬度区域定位性能的改善尤为明显。针对BDS,主要通过仿真的方法,对BDS和未来四大全球导航系统组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未来BDS仍然对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有明显的增强效果,而且未来BDS在其他地区的位置精度因子(PDOP)平均值也达到1.2~1.6,此外,未来四大导航系统组合对极区的定位性能改善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短讯
13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3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4月14日,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3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4月14日,卫星成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导航系统 运载火箭 航天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短讯
14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6期148-148,共1页
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10月26日消息,北京时间10月25日23点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3C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定点于东经80.3°。目前,中国北斗区... 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10月26日消息,北京时间10月25日23点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3C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定点于东经80.3°。目前,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任务已圆满完成,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成功 北斗导航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航天 北京时间 发射任务 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下BDS动态PPP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秀德 刘惠 +2 位作者 盛传贞 应俊俊 惠沈盈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针对接收机可能存在解码差异,导致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BDS-2)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间存在系统偏差(ISB)的问题,分析不同模式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通过2种组合4种ISB处理场景下的BDS动态... 针对接收机可能存在解码差异,导致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BDS-2)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间存在系统偏差(ISB)的问题,分析不同模式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通过2种组合4种ISB处理场景下的BDS动态PPP实验,给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B1I/B3I信号可见卫星数和位置精度因子(PDOP)均最优,B1C/B2a和L1/L2信号可见卫星数和PDOP均相当;在无电离层组合模式下,大多数测站采用白噪声ISB估计更易加速收敛,与不估计ISB相比,在东(E)、北(N)、天(U)方向的收敛时间分别提升了-0.47%、3.18%和0.94%,收敛精度分别为1.90、1.70、5.44 cm;与无电离层组合模式相比,非差非组合受不同ISB估计的影响差异更大,因此,在使用非差非组合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ISB估计策略;B1C/B2a组合在BDS-2服务范围外,表现出更好的动态PPP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BDS-2)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系统间偏差(ISB) 精密单点定位(PPP) 无电离层组合(IF) 非差非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