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
作者
唐珏岚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共8页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求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还要求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失衡的现象,...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求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还要求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失衡的现象,原因在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堵点”,造成要素跨区域流动受阻;“内卷式”恶性竞争制约多重区域战略叠加效应发挥;激励不相容致使“行政区经济”尚未真正破壁。究其根源,在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畅。推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建立激励相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资源配置
生产力布局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耀彬
陈利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也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强...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也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板块下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内容相比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新时代十二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取得的成效,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发展理念、机制与政策体系,围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产生的最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的最大实践标志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经了伟大变革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需以着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当前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逻辑与重点在于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高效资源配置,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全民,即“合理分配蛋糕”。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区域协调发展在宏观层面超越了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而是一场以经济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驱动的全方位变革,旨在“做大且做好蛋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区域原有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深化上,还能够为各地区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协调
发展
战略
机制
优势互补
高质量
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进中部崛起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实现机制初探
被引量:
7
3
作者
许涵
彭迪云
姚群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3,共5页
经济一体化通过政策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和生产性一体化等机制可以形成合理经济区。中部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然而,中部各省产业格局差异巨大,又缺少并且难以真正形成突出的一极...
经济一体化通过政策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和生产性一体化等机制可以形成合理经济区。中部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然而,中部各省产业格局差异巨大,又缺少并且难以真正形成突出的一极,在此背景下,促进地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将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缺乏相对凝聚力,这已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障碍,中部应该作为一个板块"整体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合理经济区
中部崛起
区域
协调
互动
发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
作者
唐珏岚
机构
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出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共8页
文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求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还要求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失衡的现象,原因在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堵点”,造成要素跨区域流动受阻;“内卷式”恶性竞争制约多重区域战略叠加效应发挥;激励不相容致使“行政区经济”尚未真正破壁。究其根源,在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畅。推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建立激励相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资源配置
生产力布局
激励相容
Keyword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resource allocation
productivity layout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耀彬
陈利鹏
机构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优化研究”(23&ZD034)。
文摘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也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板块下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内容相比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新时代十二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取得的成效,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发展理念、机制与政策体系,围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产生的最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的最大实践标志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经了伟大变革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需以着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当前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逻辑与重点在于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高效资源配置,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全民,即“合理分配蛋糕”。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区域协调发展在宏观层面超越了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而是一场以经济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驱动的全方位变革,旨在“做大且做好蛋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区域原有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深化上,还能够为各地区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关键词
区域
协调
发展
战略
机制
优势互补
高质量
发展
新质生产力
Keywords
strategic mechanism for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进中部崛起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实现机制初探
被引量:
7
3
作者
许涵
彭迪云
姚群
机构
南昌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理学院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3,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在东西互动发展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及其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05jl12)
江西省2006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从地理中部到政策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政策研究》(JJ0618)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经济一体化通过政策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和生产性一体化等机制可以形成合理经济区。中部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然而,中部各省产业格局差异巨大,又缺少并且难以真正形成突出的一极,在此背景下,促进地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将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缺乏相对凝聚力,这已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障碍,中部应该作为一个板块"整体崛起"。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合理经济区
中部崛起
区域
协调
互动
发展
机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唐珏岚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耀彬
陈利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促进中部崛起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实现机制初探
许涵
彭迪云
姚群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