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涵式发展: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冠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6,共8页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旨在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回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政策创新与实践路径,系统阐...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旨在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回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政策创新与实践路径,系统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核心内容,强调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及健全市场、合作和互助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保障。其次,探讨该战略的价值意蕴,指出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优化地区分工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经济效率及发展质量的重要意义。最后,从实践路径角度,提出加强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与互助机制、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和保障机制,为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项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久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战略部署,特别提出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培育新增长极,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战略部署,特别提出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培育新增长极,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叠加效应 增长极 区域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战略部署 主体功能区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战略叠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6,共12页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重战略叠加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多重战略在空间上的有机对接、协同与增强,促进区域间融通互补,优化区域经济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重战略叠加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多重战略在空间上的有机对接、协同与增强,促进区域间融通互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的增长极,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叠加优势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多层次区域战略体系的科学构建及其功能定位的精准化和协同性。未来需进一步发挥战略叠加优势,通过“战略目标-政策机制-行动路径”的有机协同,确保战略、政策、行动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增强多重战略叠加的系统性、衔接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叠加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逻辑、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华 史楠 李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共14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部署五大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对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历程梳理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内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部署五大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对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历程梳理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内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立体地评估。研究发现,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极化现象,其中,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多极分化现象相对突出。短期来看,低、中低、中高水平城市转移趋势各异,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各城市基本趋向于更高水平发展。研究认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聚焦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对短板,协同提升各维度发展水平,根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弱化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关键: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耀彬 陈利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也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强...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也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板块下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内容相比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思路。文章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新时代十二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取得的成效,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发展理念、机制与政策体系,围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产生的最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的最大实践标志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经了伟大变革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需以着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当前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逻辑与重点在于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高效资源配置,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全民,即“合理分配蛋糕”。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区域协调发展在宏观层面超越了单一的经济总量增长,而是一场以经济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为驱动的全方位变革,旨在“做大且做好蛋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区域原有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深化上,还能够为各地区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优势互补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同旺 《村委主任》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讲述了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首先阐述江苏省东海县概况;其次总结东海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最后以东海县为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提高城乡区域一体... 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讲述了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首先阐述江苏省东海县概况;其次总结东海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最后以东海县为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提高城乡区域一体化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立足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7
作者 《学术前沿》编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8,共1页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策。多重国家发展战略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多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落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多重国家发展战略 叠加效应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历史回顾、现实逻辑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振宇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区域平衡发展、沿海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刻的历史意涵和明晰的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区域平衡发展、沿海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刻的历史意涵和明晰的战略意图。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不仅能够揭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由来,和中央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战略意图,还能从中探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的现实逻辑。从发展理念、战略格局、空间形态和区域政策等方面对区域发展战略未来方向进行前瞻性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深入实将更加充分展现大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逐渐形成的动态全景,这也意味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还有优化、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现实逻辑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意义重大。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区域经济效率提升、社会发展公平与主体功能优化的有机统一,与这一多元目标导向相适应的战略思路是尊重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和保障民生底线。而要使上述战略思路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设计,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型政策、民生保障型政策与功能支撑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导向 战略思路 配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开发的战略擘画与发展跃迁
10
作者 张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1,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淘汰东部地区的落后产能,而是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内推动中西部地区对其进行接棒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淘汰东部地区的落后产能,而是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内推动中西部地区对其进行接棒升级,从而成为承载更多就业、提升人民群众收入的产业载体。新时代新征程,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联通和物流体系畅通,加大对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持续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和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创造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得出、留得下、能长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有序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战略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价值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维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曙光 李金耀 章力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3,共8页
党的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现状描述与分析入手,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释析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和研究进... 党的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现状描述与分析入手,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释析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和研究进路,围绕着"五位一体"、"三元互动"、"公平效率"三个维度阐明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内在关系和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顾江 邹亚军 陈海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236,共4页
当前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文化产业资源存量和结构特征、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整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文化区域品牌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产品和... 当前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文化产业资源存量和结构特征、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整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文化区域品牌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产品和扶持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打造和培养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努力缩小我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扶持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同周边省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耀彬 彭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这一战略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使命、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上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认知,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框架和实现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环境 认知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新中国区域发展70年回顾 被引量:23
14
作者 肖金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0,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出现了多次重大转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前20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出现了多次重大转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前20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转型发展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缘起,阐述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酝酿过程及确立的重大意义。最后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各个区域都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差异性是必然的,但区域差距不能过大;应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最后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逻辑、问题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谷平 辛越优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5,共7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需要“双一流”建设供给高端人力资本、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强化社会服务、提升区域需求,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对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区域布局、产...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需要“双一流”建设供给高端人力资本、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强化社会服务、提升区域需求,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对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区域布局、产业支撑衔接度、服务经济贡献质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仍存在区域间分布不平衡、对接产业不匹配、人才供给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力等问题。探索加强政策改革,优化一流高校区域布局,重视对一流学科的产业支撑适切度、匹配度的评估和调整,构建区域内外协同互动机制,推动“双一流”建设内涵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增长 教育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抉择与政策重构 被引量:26
16
作者 魏后凯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4,共11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看,全体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城乡区域都要富裕,也即全域共富。在新形势下,应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作为主基调,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统筹力度,寻求面向全域共富的战略新举措。要按照政策精细化、措施精准化的要求,重构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构建全国统一规范、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耀彬 郑维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注重公平为重心、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注重公平为重心、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稳健、开放、活力、公平”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为此,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行环、带状区域发展新模式,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 战略选择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区域战略到区域政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方向与思路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之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0,共7页
战略体系的顺利建构、操作框架的日益成熟与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的主要进展。但协调发展的衡量目标仍然模糊、实施进程缺乏监督、专业工具相对偏少仍然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问题。进一步... 战略体系的顺利建构、操作框架的日益成熟与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的主要进展。但协调发展的衡量目标仍然模糊、实施进程缺乏监督、专业工具相对偏少仍然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具有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发展工具等三重属性,没有处理好发展目标的定性与定量、发展过程的预期进展与实际进展、发展工具的普惠性与特殊性等三大关系是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需从“区域战略”层面转向“区域政策”层面,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规范区域协调发展过程、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工具、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效果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战略 区域政策 政策工具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多二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和元 李国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6,共7页
实施梯度发展战略之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然而,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见解纷呈。着眼于中国未来20—30年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网状”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战略 一多二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陆大道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分析,提出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除区位、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以及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分析,提出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除区位、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以及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从区域不平衡到较为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京津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正在形成。同时,就如何正确看待天津滨海新区的地位、作用提出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 协调发展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