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邻近性影响了区域协同减排吗?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斌 田彩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化特征,且具有β收敛性。影响效应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以促进作用为主,在非长江经济带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在高等级城市中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促进作用大于普通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分工和能源要素错配影响区域协同减排。基于以上结论,从放大地理邻近性的正外部性、完善作用机制和因地制宜发挥地理邻近性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协同减排 绿色创新分工 能源要素错配 效率增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一次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的区域协同减排效果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倩 金玲玲 +4 位作者 徐圣辰 王晓元 徐冰烨 田旭东 江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3-1768,共6页
为评估浙江省一次细颗粒物(PM_(2.5))重污染过程的区域协同减排效果,利用本地化的WRF-CMAQ模型对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2日的PM_(2.5)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1)城市单独减排时,浙江省11个地市仅宁波市减排效果较好,其他地... 为评估浙江省一次细颗粒物(PM_(2.5))重污染过程的区域协同减排效果,利用本地化的WRF-CMAQ模型对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2日的PM_(2.5)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1)城市单独减排时,浙江省11个地市仅宁波市减排效果较好,其他地市减排效果都不理想,需要开展区域协同减排。(2)区域协同减排时,全省特别是污染较重的核心地市减排效果明显提升。(3)各地市减排效果与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地理位置、产业分布有密切关系,开展重污染过程区域协同减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减排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大气重污染 区域协同减排 精细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