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近乐 章柯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 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序变量中,政府支持度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各子系统有序度均体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但复合系统仅实现了低度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系统 协同 航空航天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的难点挑战与路径选择
2
作者 鲍家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探索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促进区域间科创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互融、互促、互利、共赢,有利于更好释放区域战略多重叠加效应,推... 探索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促进区域间科创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互融、互促、互利、共赢,有利于更好释放区域战略多重叠加效应,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现阶段,我国推动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面临若干难点和挑战,要进一步明确主要思路和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深化区域间合作机制,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区域间合作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合作 联动融合 一体化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博弈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共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赵黎明 孙健慧 张海波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3-191,共9页
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中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技术共享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别考察了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三种情形下双方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体系整体收益情况。通过均衡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 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中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技术共享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别考察了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三种情形下双方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体系整体收益情况。通过均衡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1)双方的技术共享努力程度随着技术共享成本系数、技术衰减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系数、边际收益系数、技术创新影响系数的增加而升高;(2)"补贴因子"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提高民用企业最优技术共享努力水平、双方最优收益及体系整体收益,而军工企业的技术共享行为保持不变;(3)在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双方最优策略及体系最优收益均严格优于非合作情形。为进一步协调双方技术共享行为,求得了能够使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个体收益达到Pareto最优的体系整体收益分配系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利用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博弈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技术共享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绩效评估及影响因子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 被引量:35
4
作者 乔玉婷 鲍庆龙 曾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0-124,共5页
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伙伴协同配合度、协同创新主体能力和协同创新外部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评估长株潭地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军民结合产业园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绩效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军民融... 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伙伴协同配合度、协同创新主体能力和协同创新外部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评估长株潭地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军民结合产业园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绩效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自身创新能力较强,但在合作伙伴协同配合度上得分较低;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协调合作伙伴配合度和获得外部市场、政府、中介等支持方面有较好表现,但还应筛选更多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实现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联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军民融合 协同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式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郭尚芬 杨波 沈全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7,共3页
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支撑作用,协同创新是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基于大型科研项目合作建立军民融合式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形式,以及由此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能。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主体动态模型”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白礼彪 白思俊 +1 位作者 杜强 马飞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各主体、目标和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对军民融合战略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体构成、角色和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五...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各主体、目标和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对军民融合战略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体构成、角色和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五主体动态模型",通过描述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阐释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五主体动态模型"的运行机制,提出了破除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区域行政性体制障碍,推进跨区域军民融合一体化实施;构建军民融合"产—学—研"产业集群;打造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介社会服务机构网络,构建市场导向型中介服务体系;打通军民融合创新人才流动渠道,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建议措施,为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主体 协同创新 五主体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被引量:31
7
作者 彭中文 刘韬 张双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工业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乔玉婷 鲍庆龙 +1 位作者 曾立 阚文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视域下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6
9
作者 董晓辉 齐轶 夏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3,共4页
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将会为构建军民融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武器装备研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校应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市场结合为动力,以机制耦合为保障,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校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行为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黎明 孙健慧 张海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1-117,共7页
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融合协同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互动机理与策略选择,探寻支配双方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激励与契约惩处情景的设定,引... 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融合协同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互动机理与策略选择,探寻支配双方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激励与契约惩处情景的设定,引入约束体系,构建奖惩机制下军民融合协同博弈理论模型,确定最优发展策略(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状态稳定时奖励金与惩罚金的范围,对于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行为 演化博弈 军民融合 奖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主体构成要素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双海军 谭建伟 刘乔乔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85-87,共3页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还从配套机制、资金筹措、文化背景、关注重点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因素并提出军方和政府搞好...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还从配套机制、资金筹措、文化背景、关注重点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因素并提出军方和政府搞好顶层设计、科学选择适合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强化激励机制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技术 协同创新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乔玉婷 鲍庆龙 李志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7,共5页
新常态下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对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力和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概念,分析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运行机... 新常态下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对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力和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概念,分析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3种实现路径以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协同创新 军民融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林 曾立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54-160,共7页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军民融合 战略融合 协同创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戚刚 曾立 易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1-125,共5页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保障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度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 被引量:41
15
作者 胡红安 刘丽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在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其各年份的创新协同度。结果发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子系统的有序... 在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其各年份的创新协同度。结果发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子系统的有序度趋势并不协调,创新系统整体协同度处于低度协同水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航空航天产业 创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博弈视角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方炜 王婵 李正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6,共12页
协同创新是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内在动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跨越军地,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后续稳定性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下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 协同创新是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内在动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跨越军地,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后续稳定性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下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与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因素,并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稳定性与双方合作收益、违约金、政府激励正相关,与基本收益、研发成本、信息沟通成本、技术二次转化成本、风险成本、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数有利于合作稳定性,同时给出了政府激励力度的基础标准。最后,为提高合作稳定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应可满 王继伟 许树根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公众服务、医疗机构协同、社区卫生保健、妇幼保健、政府管理决策支持及第三方服务等。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推动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强化了卫... 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公众服务、医疗机构协同、社区卫生保健、妇幼保健、政府管理决策支持及第三方服务等。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推动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促进了军队卫生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信息化平台 区域协同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推动下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霞 邢泽宇 张路蓬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为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本文建立了政府推动下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模型。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演化过程,并结合数值仿真模拟讨论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采购、政府资助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参与三方行为... 为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本文建立了政府推动下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模型。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演化过程,并结合数值仿真模拟讨论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采购、政府资助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协同创新参与三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政府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会促使军、民企业选择协同创新;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的不断成熟,政府会借机放弃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其它配套政策的支持。(2)政府采购会持续促使民用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政府采购力度较小时,军工企业会向中途背叛方向演化,政府采购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军工企业向协同创新方向演化。(3)低强度的政府资助难以促使民用企业向协同创新的方向演化,中高强度的政府资助可以促使民用企业向协同创新方向演化;政府资助对军工企业协同创新短期内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兴军视角下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林 胡宇萱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65,84,共5页
发挥区域军民融合优势,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科技兴军视角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意义,以长株潭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例... 发挥区域军民融合优势,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科技兴军视角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意义,以长株潭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兴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区域创新体系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要素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田庆锋 张添 +1 位作者 张硕 苗朵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145,共10页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要素融合 扎根理论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