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内容感知核范数的低剂量CT影像去噪
1
作者 宋芸 张元科 +2 位作者 卢虹冰 邢宇翔 马建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针对传统基于核范数最小化(NNM)的低秩约束模型在低剂量CT(LDCT)影像去噪中易造成局部纹理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区域内容感知能力的加权NNM的LDCT影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估计LDCT影像中的局部噪声强度... 针对传统基于核范数最小化(NNM)的低秩约束模型在低剂量CT(LDCT)影像去噪中易造成局部纹理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区域内容感知能力的加权NNM的LDCT影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估计LDCT影像中的局部噪声强度;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统计特性的方法进行目标影像块匹配;最后根据影像局部噪声强度以及不同奇异值水平自适应设置核范数权重,以实现基于加权NNM的LDCT影像去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上较传统NNM算法、全变分最小化算法以及变换学习算法分别降低30.11%、14.38%和8.75%,在结构相似度(SSIM)指标上较上述3种算法分别提高34.24%、23.06%和11.52%。真实临床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处理结果的放射医生评价平均分为8.94,与常规剂量CT影像的评价平均分数仅差0.21,显著高于传统NNM算法、全变分最小化算法和变换学习算法的平均分。仿真及真实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滤除LDCT影像伪影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持局部纹理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噪声抑制 核范数最小化 低秩 区域内容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不同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中区域选择的比较与内容编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向东 张立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5,共5页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区域选择和编排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区域地理教学的内容,更是决定其教育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但就目前而言,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仍是摆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区域选择和编排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区域地理教学的内容,更是决定其教育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但就目前而言,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仍是摆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充分比较新课程不同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中区域选择和区域编排的基础上,得出了体现均衡性、突出典型性、强调综合性、关注探究性、考虑基础性和实现连续性等区域地理内容的编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选择 区域编排 区域地理内容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组织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肖菊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65,共3页
区域活动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凸现其优势智能。为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多元化、主题化、生成化的要求;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应讲究多样性、层次性与开放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灵活多样,善... 区域活动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凸现其优势智能。为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多元化、主题化、生成化的要求;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应讲究多样性、层次性与开放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灵活多样,善于运用标记法、档案法、记录法等教学策略,在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内容 区域材料 区域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驱动”范式下区域教研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2-34,共3页
教研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不可替代。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区域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探索区域教研服务理念、工作... 教研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不可替代。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区域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探索区域教研服务理念、工作内容与模式、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以“转型”为内在“驱动”,推进区域教研能力的整体提升,成为回应时代要求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研转型 “转型—驱动”范式 区域教研内容转型 区域教研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笔记本:一种从会议、报告及讲演的手机照片生成PPT的方法
5
作者 杜振龙 周飞 +1 位作者 沈海洋 李晓丽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22,共7页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有力助手,将手机拍摄的会议、报告以及演讲图像生成PPT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方便人们有效快捷地浏览会议、报告及演讲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从会议、报告及演讲的手机照片生成PPT方法,包括有效区域提取、内容区...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有力助手,将手机拍摄的会议、报告以及演讲图像生成PPT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方便人们有效快捷地浏览会议、报告及演讲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从会议、报告及演讲的手机照片生成PPT方法,包括有效区域提取、内容区域重投影和补全内容区域。有效区域提取用大核形态学操作处理图像,突出内容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差异,便于准确提取有效内容区域。基于角点约束恢复相机参数,以虚拟视角方式将内容区进行正投影。内容区域补全用inpainting方法去除内容区域的遮挡物。在多种会议、报告及演讲场所的多种情景测试了该算法,能够将会议、报告及演讲的手机照片生成P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T生成 有效内容区域 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