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区域公共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与合作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
机构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信工学院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72-77,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JC0919)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网络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08SH39)
-
文摘
区域公共治理要实现对区域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关键在于建立区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参与网络,使区域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合作互动,以共同解决区域公共问题。这就要求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公民有组织地参与区域治理;建立社区合作网络,加强公民基层参与;推行区域政务公开制度,使多元主体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协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互相依赖,进行合作。
-
关键词
区域公共治理
利益相关者
信任
协商
合作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区域公共治理中的政治协调的梗阻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臧乃康
-
机构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与政策选择研究"(09Sjb810001)中期研究成果
-
文摘
区域公共治理过程中,单一中心治理带来的政治协调的障碍主要在于: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区域治理主体的利益差异、区域公共治理绩效评估的梗阻。从政策系统分析主要是三个层面原因:政策主体上,政府利益自利性侵蚀公共性;政策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缺失;政策组织上,科层结构导致传导机制扭曲。要消解区域公共治理中政治协调的梗阻,选择或创新区域公共政策的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和政策过程,主要在于构建区域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体系、建设开放性区域公共政策体系、创新区域公共治理模式。
-
关键词
区域公共治理
政治协调
政策路径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基于政治协调的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困局及其消解
- 3
-
-
作者
臧乃康
-
机构
南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3-119,共7页
-
基金
南通市社科基金资助重点课题(09Ant10001)
-
文摘
区域公共治理的特殊性质即区域公共利益空间维度模糊和利益之间交融渗透,使得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陷于难于挣脱的困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的困局、区域政治资源流失的困局、区域利益关系的博弈的困局。区域政治协调的架构是区域外部的政治协调、区域层面的政治协调、区域地方的政治协调。以政治协调的路径破解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困局的路径主要是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协调、创新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政治协调的组织形式、构建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
-
关键词
区域公共治理
困局
政治协调
架构
一体化
-
Keywords
reg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lemma
political coordination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跨区域公共服务探源:理论脉络与政策演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倪咸林
杨志云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政府间合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与耦合路径研究"(17CGL04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津冀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15JGC200)
-
文摘
伴随区域公共议题日渐突出,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许多公共事务由于涉及不同管辖区,已经超出了单一行政区划的范畴,演变成跨行政区公共服务难题。这一转变在理论脉络上体现为府际关系到区域公共治理的变迁,在治理机制上体现为整体性治理对传统官僚组织模式的完善,在政策演化上体现为从地方政府竞争到寻求合作治理的努力。跨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必将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搭建多方合作治理的架构和机制。
-
关键词
跨区域公共服务
区域公共治理
整体性治理
合作治理
-
Keywords
Cross-regional Public Service
Regional Public Governance
Holistic Governance
Coordina-ted Governance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