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坤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资源稀缺性限制、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在充分考察区域创新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资源稀缺性限制、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在充分考察区域创新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模式,并对联盟的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模糊宗派博弈模型对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探讨,提出有利于保持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收益分配设计方案。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多主体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绩效;联盟稳定有效的条件是良好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具有宗派性质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收益的无剩余分配是保证联盟稳定的必要条件,且适度让渡宗派成员收益提高非宗派成员收益能够有效提高非宗派成员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联盟稳定性。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从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博弈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模糊宗派博弈模型 收益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嵌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基于产业联盟关系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振红 史建帮 李晓萌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社会网络嵌入是提升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驱动因素。本文基于32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探讨了社会网络嵌入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嵌入是提升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驱动因素。本文基于32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探讨了社会网络嵌入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联盟关系(关系强度和关系持久度)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揭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水平提升的路径,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社会网络嵌入 协同创新 产业联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融入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及价值共创机制
3
作者 沈佳坤 冯宝军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应用型高校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主体,其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性对维持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的多案例综合分析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 应用型高校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主体,其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性对维持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的多案例综合分析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可被划分为研究开发、产品化和商业化三个阶段,应用型高校在其中起到对接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关键作用;应用型高校通过科技项目牵引、产业转型带动和政策导向推动三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融入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各创新主体进行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产学研协同创新 科技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政策赋能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区域联盟的视角
4
作者 王一粟 吴世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6,共10页
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治理的重要工具,对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本文基于政策要素的组态框架,运用NCA和fsQCA方法,通过对不同政策要素进行组态分析,解释了工业互联网政策与区域联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治理的重要工具,对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本文基于政策要素的组态框架,运用NCA和fsQCA方法,通过对不同政策要素进行组态分析,解释了工业互联网政策与区域联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1)单一导向的工业互联网政策并不是产生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2)存在4种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工业互联网政策组态;(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保障工业互联网发展安全,在实现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路径中发挥着普适性作用。本文从区域联盟的视角切入,探究实现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工业互联网政策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盟 工业互联网 产业政策 模糊集定型比较分析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必要条件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与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理论机制与空间经验证据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华一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选取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协同集聚... 选取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显示,资源配置效率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传导机制。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提出加大绿色创新研发力度、构建差异化产业协同体系、专业化重塑资源配置格局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区域绿色创新能力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牛振喜 肖鼎新 +1 位作者 魏海燕 郭宁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6-78,共3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高级模式,但是仍然存在统筹协调不力、科技资源分散、整体效能低下等问题。协同创新是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协同创新与产业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高级模式,但是仍然存在统筹协调不力、科技资源分散、整体效能低下等问题。协同创新是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协同创新与产业联盟的关系,提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方法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玉梅 罗公利 周广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6,F0003,共7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为载体,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要素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网络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云龙 张新启 +1 位作者 刘永松 杨立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管理协同 联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对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马丽 李林 黄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37,共5页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况,对中部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规划、框架搭建、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 产业创新 区域经济 中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仁枫 王莹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30,共5页
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除依赖政府推力外,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 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除依赖政府推力外,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自身的能力来产生"吸引力"。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低下的重要内在因素。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外来创新能量,再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联系,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可以将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创新体系 跨越式发展 创新能力 区域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继涛 刘则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随着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各地... 随着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指出,应积极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联盟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丙泉 刘增果 +2 位作者 王月 孟令奇 聂博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1,共10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多数省份重研发、轻转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有助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对绿色创新研发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研发,但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创新价值链 区域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协同创新的京津冀跨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平台构建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伟珠 李春发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3,共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平台,对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满足三地民众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同创新和结构洞理论探讨了联盟平台构建的战略定位;分析了构建联盟平台的可行性,并探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平台,对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满足三地民众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同创新和结构洞理论探讨了联盟平台构建的战略定位;分析了构建联盟平台的可行性,并探析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三地经济与科研发展需求的联盟平台,重点分析了平台的系统结构、重要数据库以及特色服务等,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创新 区域 公共图书馆联盟 平台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黎明 景睿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03,共5页
利用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山西省、东营市、淮南市等典型资源型区域在2002-2014年间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现状,且检验了这种协同发展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结果显示,山西省、东营市的协同度基本呈上升趋势,而且东营市的绿色技术协... 利用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山西省、东营市、淮南市等典型资源型区域在2002-2014年间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现状,且检验了这种协同发展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结果显示,山西省、东营市的协同度基本呈上升趋势,而且东营市的绿色技术协同能力明显高于山西省;淮南市协同度波动却较大,其绿色技术创新协同能力虽较高,但产业协同程度较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区域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协同程度较低的根源在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其对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较弱。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相关动力因素,构建官产学研体系,提升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部门也需完善市场机制及产业配套设施,拓展融资渠道,以此降低产业转型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型区域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分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旭梅 张旭 王亚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共9页
本文结合云模型与概率优势关系,提出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6个区域18个省(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水平及波动情况,分别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 本文结合云模型与概率优势关系,提出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6个区域18个省(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水平及波动情况,分别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综合能力水平-波动、创新环境水平-波动以及投入-产出为维度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水平和波动方面差异显著,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可针对所属类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概率优势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 区域协同创新 评价和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法律路径分析——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为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越 费艳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最具活力的主体,成为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越来越多地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协同创新具有单个创新主体无可比拟...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最具活力的主体,成为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越来越多地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协同创新具有单个创新主体无可比拟的技术创新优势。由于在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新成果容易流失、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权属纷争等法律风险,我们应该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合理分配创新成果等举措推进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协同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法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的选择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林 贾佳仪 章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1,共7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项目群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也为企业申报协同创新项目时,提供判断项目合规性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发展 产业协同创新项目 评价指标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主导产业协同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永红 王展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29,共5页
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区域经济体的有效承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区域主导产业代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其发展也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支持,两者存在着天然的协同取向。从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出发,在对两者相关性及协同... 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区域经济体的有效承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区域主导产业代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其发展也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支持,两者存在着天然的协同取向。从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出发,在对两者相关性及协同研究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协同表现形式、协同途径以及序参量模型3个方面对两者的协同机理作了分析,以求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主导产业 协同机理 协同途径 序参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刘军 曹雅茹 吴昊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0,共9页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协同集聚 区域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院所主导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梁帅 李海波 李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共6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备产业联盟为例,聚焦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过程,分析院所在推进产业创新网络、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协同等方面的特征,总结该类联盟成功运行的规律。结果发现,相较于大学和企业,科研院所主导的联盟拓展了协同创新范畴。其中,产业化协同创新是该类联盟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研院所 产学研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共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