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 |
郭祥云
房立华
韩立波
李振月
李春来
苏珊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深圳及周围地区现今应力场的模拟分析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
黄庆华
李永贤
王砚庆
武红岭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0 |
|
3
|
日本至中国东北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与Benioff带的形态关系研究 |
冯兵
李杨
王文涛
杨应召
汶宇龙
刘蜀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4
|
深圳地应力状态及其区域稳定性评价 |
张景寿
|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
1994 |
2
|
|
5
|
龙门山断裂带域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变化 |
陈安国
高原
石玉涛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6
|
利用岩石磁组构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方法的探讨 |
曾联波
漆家福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7
|
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对PA6/EPDM-g-MA共混物相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王聪
苏鹃霞
杜荣昵
傅强
|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8
|
中国现今地壳应力状态 |
曾秋生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4
|
|
9
|
西石门铁矿旋转地应力场的研究 |
李长洪
方祖烈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94 |
0 |
|
10
|
中国大陆应力、应变率场方向特征分析 |
武艳强
江在森
闫伟
刘晓霞
赵静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
|
11
|
活断层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
董治平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
1992 |
0 |
|
12
|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刘健
熊探宇
赵越
张永双
陈群策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13
|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两期观测资料近场记录揭示的南北地震带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
张艺
高原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0
|
|
14
|
四川锦屏水库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及蓄水影响初探 |
邵玉平
高原
戴仕贵
杜瑶
宋澄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5
|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 |
太龄雪
高原
刘庚
肖卓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2
|
|
16
|
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台湾北部地壳各向异性 |
太龄雪
高原
马国鳳
李恩慈
石玉涛
林欣俄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四川威远地区近震剪切波分裂特征 |
高瑜
刘莎
郑钰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亚东—格尔木走廊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傅维洲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
1990 |
2
|
|
19
|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如何考虑交汇断层的影响 |
李兴才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九江-瑞昌5.7级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研究 |
汤兰荣
石玉涛
曾新福
郑斌
赵博
吕坚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