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不平衡发展研究的区域史视角与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军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对于形成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深层原因,代表性的区域史学者和经济学学者,分别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历史现实和经济理论层面予以解释,施坚雅认为自然地理与古代城市建筑材料,是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各大区域内形成核心-边缘结构的关键因素;缪尔达尔... 对于形成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深层原因,代表性的区域史学者和经济学学者,分别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历史现实和经济理论层面予以解释,施坚雅认为自然地理与古代城市建筑材料,是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各大区域内形成核心-边缘结构的关键因素;缪尔达尔与赫希曼则认为区域不平衡发展是多种因素循环累积的结果;而克鲁格曼则把偶然因素作为第一推动力,由其所形成的"生产区位"与"需求区位"的循环累积,是促使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形成中心—外围结构的动因;而把"特定地域视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总体发展"的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区域整体史观,也有其特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不平衡发展 施坚雅 缪尔达尔 赫希曼 克鲁格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权的区域分化: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解释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爱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589-594,共6页
财政权是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享有的法定权利。一级政府享有相对平等和独立自主的一级财权,这是影响乃至决定其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多次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较为自主的... 财政权是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享有的法定权利。一级政府享有相对平等和独立自主的一级财权,这是影响乃至决定其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多次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较为自主的财政权。但是,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获取的财政权又是严重不均的,出现了地方财政权的区域分化现象。而这是导致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的重要制度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不平衡发展 地方财政权 财政权的区域分化 制度供给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方发展权的失衡看当代中国的区域不平衡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爱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8,共11页
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最为艰巨的公共管理难题之一,因而,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阈对其展开探讨争鸣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行政分权"说的传统解释不同,本文试图从行政分权对地方政治生态带来的政治效... 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最为艰巨的公共管理难题之一,因而,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阈对其展开探讨争鸣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行政分权"说的传统解释不同,本文试图从行政分权对地方政治生态带来的政治效应,阐释改革以来我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的因果机理。同时,通过构建地方发展权的分析框架,指出地方发展权的失衡是当代中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制度根源。针对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平衡发展的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不平衡发展 行政分权 产权地方化 发展权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机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0-133,共4页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理论影响机制是什么?首先,本文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从发展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从佩鲁和布代维尔...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理论影响机制是什么?首先,本文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从发展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从佩鲁和布代维尔的增长极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机制,包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通过降低成本促进集聚的机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卢卡斯式机制、尼尔森-费尔普斯式机制和联合作用机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机制和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口抚养比的机制。最后提出简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不平发展 理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