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5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1
作者 刘露 许旺土 张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精准剖析城市群区域交通发展薄弱环节的同时引导城市群交通发展协同制度制订的方向;利用京津冀城市群统计数据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应用,并以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指标数据作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在全国层面处于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相较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公路、铁路规模和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方面还存在差距,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着力于提升河北交通能级以实现高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立体交通网 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兰西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2
作者 李炳辰 《中外建筑》 2025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兰西城市群为主体,从区域一体化视角分析兰西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根据国家西部战略与城市群发展政策,结合兰西城市群建设现实问题,从协同融合、文旅共拓、生态共建3个方面提出兰西城市群优化发展的建议和思路,具体通过增强城... 以兰西城市群为主体,从区域一体化视角分析兰西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根据国家西部战略与城市群发展政策,结合兰西城市群建设现实问题,从协同融合、文旅共拓、生态共建3个方面提出兰西城市群优化发展的建议和思路,具体通过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间融合互通、深化人文资源促进多元发展、持续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等,进一步促进兰西城市群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兰西城市群 空间结构 区域协调 联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内蒙古区域合作能力
3
作者 刘鑫 尹宇轩 长青 《北方经济》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这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和贯彻各项决策部署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内蒙古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发展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
作者 申韬 彭江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7,共15页
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扎实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选取2011—202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 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扎实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选取2011—202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这一促进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财政自给率较低地区更加显著。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门槛效应检验显示,当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放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由此,应该持续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外部制度环境,为扎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新质生产力 制度环境 地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和新格局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武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第11期18-21,共4页
文章系统阐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时期的新格局。具体来说,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后体制转轨前中期的行政区经济阶段... 文章系统阐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时期的新格局。具体来说,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后体制转轨前中期的行政区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后体制转轨后期的经济区经济阶段",目前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主要体现为: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区域经济增长重心北上西进、跨区域产业转移和重组势头显现,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明显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 历史演变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职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测度——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刘燕丽 姚继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6,共10页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收敛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四大区域的S-E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整体呈现中级协调状态,但时间阶段性与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2020年,超过74%的省份普职结构相对超前;同时,测算结果表明S-E耦合协调度呈现局部俱乐部收敛特征。鉴于此,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应不断优化普职结构,提高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职结构 普职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俱乐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支援何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的交互关系研究
7
作者 许诚 卢现祥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作为中央纵向转移支付的重要补充,具有横向转移支付特征的对口支援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分析发现,区别于纵向转移支付的治理逻辑,对口支援以“项目制”为运行载体,匡正了地方政府税收和支出策略性行为,能够提... 作为中央纵向转移支付的重要补充,具有横向转移支付特征的对口支援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分析发现,区别于纵向转移支付的治理逻辑,对口支援以“项目制”为运行载体,匡正了地方政府税收和支出策略性行为,能够提高经济发展激励、优化财政支出效率、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约束,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2000—2015年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政策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口支援不但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纵向转移支付的激励扭曲。机制分析表明,对口支援通过提高受援地区财政努力程度、降低企业僵尸化概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实现“激励援助”。研究结果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对口支援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能力与区域综合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及空间分异研究——以我国七大区域省份为例
8
作者 黎诚劼 吕拉昌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5年第2期72-83,共12页
基于2016—2021年我国七大区域省域数据,构建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综合测算我国七大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区域综合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再通过马尔可夫链和Dagum基尼系数揭示耦合协调的等级... 基于2016—2021年我国七大区域省域数据,构建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综合测算我国七大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区域综合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再通过马尔可夫链和Dagum基尼系数揭示耦合协调的等级时空演进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中稳步上升的态势,七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能力存在华东>华中>华北>华南>东北>西南>西北的空间分异;(2)各省存在一定“惯性”发展的趋势,各省等级正向转移难度存在基本失调>基本协调>严重失调的差异,大部分邻近省份等级转移存在一定的“俱乐部”趋同效应;(3)耦合协调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总体差异呈波动中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区域内,华南和西南地区发展不均衡程度较高,华中和东北地区区域内发展水平较为接近,而在区域之间,表现为较突出的“东—西”和“南—北”发展差距,西南地区正逐渐拉进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东北地区发展乏力并逐渐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区域综合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机制
9
作者 侯爰冰 张东 +1 位作者 聂龑 许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明区域水网的构建能够协同区域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产力布局;而且,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系统均可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以经济-粮食系统作为“驱动力”、区域水网作为“载体”、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产物”构建出区域水网的耦合协调机制,发现各区域均呈现经济-粮食系统对区域水网发展的驱动不足,区域水网发展对资源-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驱动效应较好的特征。因此,未来要持续支持区域水网的协同发展,协调区域水网与经济粮食系统的耦合作用,提升区域水网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区域水网 熵权法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以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为例
10
作者 朱婧雯 金成安 +1 位作者 何哲玉 杨雨晨 《山西农经》 2025年第8期215-21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城乡差距加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湖北省襄阳市东津...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城乡差距加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总结其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东津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津新区 城乡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及策略
11
作者 丛书勤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21-23,共3页
该文对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介绍了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揭示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政策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资源投入不足、融合机制不健全、文化科技对... 该文对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介绍了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揭示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政策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资源投入不足、融合机制不健全、文化科技对接存在断层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制度、增加资源投入、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意识等策略。同时,介绍了若干成功案例,分析了其成功要素与实施效果,为农村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了实践参考。该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农村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 科技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视角的珠三角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2
作者 梁玉婷 《中国储运》 2025年第4期156-157,共2页
港口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内部各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区域又是港口货源的生成地,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曹光求[1]运用DEA模型测度了... 港口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内部各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区域又是港口货源的生成地,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曹光求[1]运用DEA模型测度了福建省沿海港口的物流效率。史大伟等[2]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环渤海地区港口的综合技术效率。郭真等[3]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了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发展关系。彭聪[4]将DEA模型测度的物流效率值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参考序列,探究了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之间的跨境物流通道的竞争力。赵友亮[5]采用DEA方法测度了金融业效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定了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DEA模型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珠三角港口 物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德眉资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3
作者 王甜 段昌东 王伟源 《时代汽车》 2025年第6期193-195,共3页
本研究探索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首先分别确定综合交通运输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所需关键指标,然后计算出四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交通运输水平;最后构建合理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研究探索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首先分别确定综合交通运输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所需关键指标,然后计算出四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交通运输水平;最后构建合理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从而分析四市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观天下 镜享未来——2024眼镜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大会在重庆奉节召开
14
作者 欧芷菡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推动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眼镜产业集群,加快建成中国西部眼镜产业示范基地,促进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升级,增强眼镜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2024年12月3~4日,由中国眼镜协... 为推动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眼镜产业集群,加快建成中国西部眼镜产业示范基地,促进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升级,增强眼镜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2024年12月3~4日,由中国眼镜协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奉节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奉节县眼镜协会、中镜传媒(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独家媒体支持的“眼观天下镜享未来——2024眼镜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大会”在重庆奉节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经济 产业示范基地 区域协调发展 眼镜产业 产业集群 联动性 生态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区域协调发展测度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岚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3期30-36,共7页
文章构建了图书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利用统计数据计算了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图书馆5个维度的发展指数及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此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推动图书馆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指出各地区图书... 文章构建了图书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利用统计数据计算了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图书馆5个维度的发展指数及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此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推动图书馆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指出各地区图书馆需要在继续“扬长板”的同时,更加注重“补短板”,充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要素自由流动、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等战略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图书馆 发展理念 馆际合作 馆际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区域物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毅敏 《北方经济》 2009年第1期91-92,共2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是经济的振兴,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整体布局、结构改造、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经济的振兴必须有良好的宏观物流环境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做后盾。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或者说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是经济的振兴,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整体布局、结构改造、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经济的振兴必须有良好的宏观物流环境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做后盾。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或者说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区域物流一体化 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 东北地区 整体布局 结构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市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红 余杰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2期16-19,共4页
苏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支点,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抓手的轨道交通,苏州市正加快构建以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但对标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苏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支点,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抓手的轨道交通,苏州市正加快构建以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但对标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要求,目前其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为此,在综合分析苏州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通道、城市群、同城化3个层面阐述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要求,并立足于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分别从功能、布局、站城、运营4方面提出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为类似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轨道交通 融合发展 区域一体化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思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东北地区是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重要发展区域,其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愈发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区域... 东北地区是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重要发展区域,其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愈发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出发,旨在探讨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困难与挑战,为促进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东北地区 体育旅游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粤港澳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机制研究
19
作者 彭朝林 曹科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0,共7页
区域联动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促进不同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助的教育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粤港澳职业教育联动发展主要面临职业教育体制差异、评估与认证机制差异、缺乏共享资... 区域联动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促进不同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助的教育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粤港澳职业教育联动发展主要面临职业教育体制差异、评估与认证机制差异、缺乏共享资源的机制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不匹配等障碍。后续可从顶层设计、学分互认与课程对接机制、资源共享与合作机制、跨区域的师资培养与交流机制以及构建政策支持和监督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推动粤港澳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粤港澳 职业教育 联动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探索——以“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为例
20
作者 郑满满 《兰台内外》 2024年第31期69-71,共3页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提出和加速发展,各地区公共文化出现了加速融合、广泛合作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合作,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上海市青浦区、太仓市图书馆、昆山市图书馆以及吴中区图书馆联合...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提出和加速发展,各地区公共文化出现了加速融合、广泛合作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合作,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上海市青浦区、太仓市图书馆、昆山市图书馆以及吴中区图书馆联合成立“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下称“联盟”),联盟六地公共图书馆携手,在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人才共育、业务交流以及地方文献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文章以“联盟”为例,研究区域内图书馆联盟创新模式,在扁平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设计图书馆联盟体系,以期通过成员馆之间的有效协同合作,多元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特有的文献资源优势,扩大阅读活动品牌效应,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生态,促进公共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联盟 高质量发展 区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