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 Ⅲ区划结果与分区描述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日清 吕芳德 +1 位作者 何方 栗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19,共6页
以林木遗传变异、生境地域分异和引种栽培生态经济等理论为指导 ,根据地域分异、生态因素为主、综合分析、整体协调和简单易行的原则 ,依据原产地现实气候生态位宽度与引种地的前期引种效果 ,采用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 ,将我国美国山... 以林木遗传变异、生境地域分异和引种栽培生态经济等理论为指导 ,根据地域分异、生态因素为主、综合分析、整体协调和简单易行的原则 ,依据原产地现实气候生态位宽度与引种地的前期引种效果 ,采用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 ,将我国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边缘区和不适宜区 .适宜区位于亚热带东部和长江两岸北纬 2 5°~ 3 5°、东经 10 0°~ 12 2°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与我国现有的美国山核桃分布区基本相符 .将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结果与聚类分析所得结果比较可知 ,本区划结果更为合理 ,更符合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引种栽培区划 现实气候生态位 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 聚类分析 生长结实表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鄢家全 韩炜 高孟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71-77,共7页
以晋中甫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为例,探讨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不同的资料处理方案会造成参数的不确定性,其b值的变化范围在0.55~0.83之间,v4值的差异可达1.5~2.5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 以晋中甫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为例,探讨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不同的资料处理方案会造成参数的不确定性,其b值的变化范围在0.55~0.83之间,v4值的差异可达1.5~2.5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震烈度区划结果的影响大小,随概率水平高低而有所不同,当50年超越概率为10%时,最大差别在0.5~0.9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地震活动性参数 不确定性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孟潭 潘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3-60,共8页
检验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用实际的地震样本资料直接检验区划图,目前尚无比较好的方法.作者从随机场的理论出发,首先定义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概念,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证明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 检验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用实际的地震样本资料直接检验区划图,目前尚无比较好的方法.作者从随机场的理论出发,首先定义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概念,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证明了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均值具有各点历经的特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地震区划结果随机场的空间平均值以概率1收敛于集平均值,并等于地震区划图的超越概率值.据此,作者提出了用实际样本的空间分布的平均值,检验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区划图的方法.用近15年的实际地震产生的地震烈度资料和近50年的实际地震产生的烈度资料,按本文提出的方法,初步检验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版),认为该地震区划图基本上是合理的.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可以用随机场理论描述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场 地震 区划 概率 地震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逻辑树”地震区划结果及其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耀国 雷建成 +1 位作者 唐荣昌 钱洪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32-39,共8页
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技术思路,讨论了b值、年均发生率和地表空间分布函数等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多参数方案组合成“逻辑树”,对攀西地区重新进行了地震烈度区划。结果表明,地震烈度区划图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需要在地震安全性和... 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技术思路,讨论了b值、年均发生率和地表空间分布函数等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多参数方案组合成“逻辑树”,对攀西地区重新进行了地震烈度区划。结果表明,地震烈度区划图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需要在地震安全性和投资效益之间谋求某种平衡,在认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以“逻辑树”方法进行地震烈度区划不失为目前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震烈度 逻辑树 地震区划 攀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划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立张 解明恩 +2 位作者 杨晓鹏 杨鹏武 肖瑞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4,共9页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西南部次之,东部及西北部少的分布特征。云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905~1800 kWh/m^(2)之间,除滇西北边缘地区外,大致呈西高东低型分布。云南太阳能资源总体可分为5个等级,滇中地区拥有云南最好的太阳能资源量,滇西南是云南太阳能资源的次高值区。云南全省年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577.28×10^(12) kWh,太阳能资源储量总体富裕。云南大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日照 太阳辐射 ARCGIS 时空分布 区划评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度函数分析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芳 左晋 +3 位作者 聂琼 胡家敏 刘宇鹏 古书鸿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目的】探明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全省挖掘各地气候资源引种和调整产业结构。【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为材料,考察其生长量和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探明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全省挖掘各地气候资源引种和调整产业结构。【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为材料,考察其生长量和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选取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10℃积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9个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分析其与铁皮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建立铁皮石斛有效成分与气象因子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区划指标及其权重,利用ArcGIS对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茎、叶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5.98%、67.06%;茎长12.07~17.83 cm,基茎粗3.01~5.56 mm;生物碱含量为0.22~0.31 mg/g,平均0.28 mg/g;多糖含量为22.79%~39.02%,平均30.25%;总氨基酸含量为11.54~24.71 mg/g,平均16.66 mg/g。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7月均温、7月最高温呈正相关,即在一定适宜范围内,随着7月温度升高,多糖含量逐渐增大;生物碱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和≥10℃积温均呈正相关;总氨基酸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和≥10℃积温呈正相关;降水量与铁皮石斛生物碱含量呈负相关,与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与生物碱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增加日照时数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贵州铁皮石斛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论】贵州最适宜发展铁皮石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及北部局地;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南部、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基本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生物碱 氨基酸 生态适宜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变量SOM聚类的区划算法研究
7
作者 吴香华 金芯如 +2 位作者 黎亚少 任苗苗 王巍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3,共11页
针对目前气候区划变量较少、信息利用不充分、较少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和现代统计方法,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区划算法.首先,基于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计算主变量的突变点,把研究时期进行分段;然后,基于BP典型相关... 针对目前气候区划变量较少、信息利用不充分、较少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和现代统计方法,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区划算法.首先,基于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计算主变量的突变点,把研究时期进行分段;然后,基于BP典型相关选取协变量,并建立多变量SOM聚类算法,实现不同阶段的气候区划;最后,结合气候区概况来分析区划结果的实际意义,以及气候变化对气候区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区划算法有别于主变量的等值线分区以及人为确定阈值,而是根据SOM聚类,由数据驱动来确定区域个数以及分区,数据利用率高,区划过程更加客观合理;无需在区划过程中考虑气候背景,而是在算法过程中包含多层协变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区划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 MANN-KENDALL检验 BP典型相关分析 多变量SOM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准则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研究
8
作者 邵萌 管笑 +4 位作者 孙金伟 毛智谋 邵珠晓 伊传秀 李祥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降低专家的主观偏差,应用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Fuzzy level based weight assessment,FLBWA)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继而结合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Borda-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 analysis plus full multiplicative form,Borda-MULTIMOORA)法计算开发适宜性指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得到评价结果;之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Grey wolf optimizer with back propagation,GWO-BP)神经网络构建并训练智能模型,将适宜性分析转化为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最后,以山东省风浪联合开发区划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实现风浪联合开发区划的智能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政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联合开发 区划 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法 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 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用途管制研究
9
作者 王江波 赵梦涵 +1 位作者 李义姝 苟爱萍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7页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和社会发展,但目前区域性风险评估还不够完善。该文选取地质灾害频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体系,得到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用途管制方法与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高...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和社会发展,但目前区域性风险评估还不够完善。该文选取地质灾害频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体系,得到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用途管制方法与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占比18.66%,高危险区面积占比14.76%,高易损区面积约占30%,整体具有高易发、高危险、高易损的特点。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呈现出中部较高、东部和西部较低的总体特征,高风险区面积达到4370.89 km^(2),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深圳等市。该文基于风险防范优先、规划合理引导、分级分类管控等用途管制原则,从边界管控、功能管制、审批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管制措施,为珠三角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用途管制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糊聚类语义分割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10
作者 曾宇 姚琨 秦勤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声环境功能区划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但公开发布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首先提出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超像素方法,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进行语义分割以获取声功能区信息。接着采用简单线... 声环境功能区划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但公开发布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首先提出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超像素方法,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进行语义分割以获取声功能区信息。接着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构建超像素,提取声环境功能区划图特征矩阵,基于K-means++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语义分割超像素粒化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图,并以声功能区面积占比计算结果偏差为评价指标,分析超像素尺度对分割结果的影响。然后基于不同图像特征矩阵构建方法和聚类中心初始化方法,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高斯混合模型聚类、K-medoids聚类语义分割声环境功能区划图,最后比较不同组合方案的声功能区面积占比计算结果偏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环境功能区划 彩色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简单线性迭代聚类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锐锋 朱舒欣 +3 位作者 郭子良 林海 王清春 崔国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9-553,共15页
综合地理区划全面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但当前研究仍缺乏结合生物、非生物以及地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卓有成效,亟需从区域角度提出兼顾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分异格局的区划方案。以... 综合地理区划全面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但当前研究仍缺乏结合生物、非生物以及地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卓有成效,亟需从区域角度提出兼顾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分异格局的区划方案。以综合性、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结合为区划原则,采用热量、水分、土壤、植被和动物地理分布等5项指标,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综合聚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结合山系山脉界线及地貌完整性,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划分区划单元,根据新疆全域野外科学考察结果和卫星遥感三维影像加以修正,同时充分考虑新疆自然保护地的分布情况,保证了区划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新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共分为四级,包括了5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一级区)、11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二级区)、21个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三级区)和4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四级区),其中,一级区划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格局相协调,划分为阿尔泰山Ⅰ、准噶尔盆地-北塔山Ⅱ、天山山地Ⅲ、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Ⅳ和昆仑山-阿尔金山Ⅴ。研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自然保护地及主要保护对象等,该区划方案与新疆自然保护地分布较为吻合,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地都未跨越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物种在地理分布上也相对不隔离,同一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自然保护地可组成以保护关键种、伞护种或旗舰种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地群,以此构建区域自然保护地网络,提高生态系统连通性。该区划方案对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生境廊道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自然保护 地理区划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菠萝蜜生态适宜性区划和种植空间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云婕 唐桓伟 +4 位作者 唐秀观 杜英俊 周海兰 欧景莉 朱鹏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4-1014,共11页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模型,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菠萝蜜种植区的分布情况对区划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进一步结合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探索菠萝蜜种植空间潜力。结果表明:菠萝蜜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全年热量充足、越冬条件佳、光热水条件好的海南岛、广西南部、广东南部、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和福建南部。菠萝蜜在中国可种植的总面积约为47.85×10^(4) km^(2),适宜种植的区域面积约达22.71×10^(4) km^(2),包括可耕地8.89×10^(4) km^(2)和未利用地182.05 km^(2),仅潜在适宜种植的可耕地面积为前人研究成果中现有种植面积的58倍。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政策扶持等因素,表明菠萝蜜在中国适宜和较适宜的可耕地及未利用地上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和生产潜力,并且可优先开发广西及云南的南部等菠萝蜜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菠萝蜜种植的区域布局与产业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生态适宜 种植区划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柑橘低温冻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13
作者 李春晖 霍治国 +3 位作者 郭瑞鸽 蔡哲 李翔翔 周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959,共11页
为因地制宜开展柑橘低温冻害风险管理,优化种植布局,基于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赣南气象数据、柑橘种植区分布数据、统计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构建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数,以及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赣州市柑橘越冬... 为因地制宜开展柑橘低温冻害风险管理,优化种植布局,基于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赣南气象数据、柑橘种植区分布数据、统计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构建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数,以及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赣州市柑橘越冬期低温冻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柑橘低温冻害危险性表现为中部低和由中部向东北、西南升高的特征,高危险性区主要集中在武夷山脉和九连山脉附近地区,包括赣州市东部的宁都、石城、瑞金、会昌东部和南部的全南东南部。2)赣州市柑橘果园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部、东南部及南部地区。高脆弱性区集中在赣州市西部的崇义、中偏南部的安远和信丰以及南部的全南。低防灾减灾能力区主要位于赣州市东北部的宁都和石城、西部的上犹、中偏南部的安远和中部的章贡。3)柑橘低温冻害综合风险表现为东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中偏南部低的特征。柑橘低温冻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宁都大部、石城、瑞金、安远和全南。综合风险区划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柑橘种植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越冬期 低温冻害 综合风险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研究
14
作者 王娜 李楠 +5 位作者 南镇武 刘开昌 王宗帅 薛晓萍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农业气候指标对山东省122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小麦季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综合打分,利用ArcGIS插值法得到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普遍为强筋小麦适宜区和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但气候变暖后,山东省的强筋小麦适宜区大幅缩小,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扩大,主要体现在鲁中和胶东半岛南部地区。小麦季≥0℃积温增加及5月(开花-灌浆期)气温日较差下降是导致小麦季农业气候指标综合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及时调整山东省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及实现品种和生态区的双向适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优质小麦 气候区划 关键生育期 气象要素分值 ArcGIS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及火险区划研究
15
作者 唐映雪 黄远程 赵国梁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4,共10页
为研究秦岭地区2003—2018年林火发生与林火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使用2003—2018年MODIS卫星火点数据,基于逻辑斯蒂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建立秦岭地区林火发生预测模型,并进行精确度评价,选择拟合结果较好... 为研究秦岭地区2003—2018年林火发生与林火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使用2003—2018年MODIS卫星火点数据,基于逻辑斯蒂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建立秦岭地区林火发生预测模型,并进行精确度评价,选择拟合结果较好的随机森林林火发生预测模型绘制林火发生风险等级图。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对林火发生预测拟合结果较好,精确度为87.04%,AUC值为0.949。2)秦岭地区林火发生驱动因子重要性排序为NDVI、月平均风速、海拔、月平均气压、风速、气压、月平均降水、坡度、月平均空气比湿、空气比湿、连续无降水日和降水量。3)秦岭地区东部和南部为林火易发区域,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森林火灾防范宣传,增加瞭望台等基础设施,减少人为火灾的发生,做到林火早发现、早扑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森林火灾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火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方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6
作者 张智雄 李青 +4 位作者 王东升 陈尧 王晗 余娅丽 王紫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96-903,共8页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技术要求》中对于山地洪水防治区划的推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算法改进,依托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对云南省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得出了云南全省各级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的面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山地洪水重点、中等、一般防治区分别占行政区划面积的7.73%、4.99%和87.28%,重点防治区在云南省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密集。并且本次采用的计算方法可随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更新进行快速迭代,可为各地山地洪水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洪水威胁区 防治区划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评价成果综合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永平 陶忠 +1 位作者 程海帆 吴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59-264,共6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2022年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成果,通过构建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罗平县、嵩明县、建水县和云龙县为样本县,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乡村建设水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 为了更好地应用2022年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成果,通过构建云南省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罗平县、嵩明县、建水县和云龙县为样本县,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乡村建设水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云南省样本县乡村建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建水县处于领先发展区,嵩明县和罗平县处于平稳发展区,云龙县处于一般发展区;从乡村建设4大核心目标看,发展水平和县城建设影响最大,农房建设和村庄建设其次。结果可为因地制宜解决云南省乡村建设发展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评估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区划、区县数量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基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涂国前 邓成 李鑫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7,共26页
本文基于2008—2022年中国城投债发行数据,从行政区划视角考察辖区内存在较多超额区县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超额区县越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越高,具体表现为城投债发行利差越大。这一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剔... 本文基于2008—2022年中国城投债发行数据,从行政区划视角考察辖区内存在较多超额区县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超额区县越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越高,具体表现为城投债发行利差越大。这一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剔除样本等一系列测试后仍然保持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超额区县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是通过增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重地方行政负担实现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结果在区县级发债平台、政府运行成本较高地区和基础设施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讨论显示,区县减少能够显著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而超额区县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最终也会转移到中央政府和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区县数量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城投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IS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森林火灾风险区划——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国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151,共9页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宁远县47.6%的区域被确定为四级及以上火险等级,主要分布于该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县火险情况严峻;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预测精度达82.7%。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森林火灾风险预测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林火预测和火险制图的重要工具,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为宁远县的林火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险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多准则决策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冰力学性质的中国海域冰区烈度区划
20
作者 段成林 董祥科 王智峰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工程海冰是威胁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上油气装备结构安全的重要致灾因子,但现行标准Q/HSn 3000-2002《中国海海冰条件及应用规定》中超半数冰区的烈度等级区划与实际冰强度并不一致。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工程海冰力学性质为关键因... 工程海冰是威胁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上油气装备结构安全的重要致灾因子,但现行标准Q/HSn 3000-2002《中国海海冰条件及应用规定》中超半数冰区的烈度等级区划与实际冰强度并不一致。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工程海冰力学性质为关键因素的冰区烈度区划标准和分布。采用50年一遇海冰强度作为抗冰设计依据,基于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正态分析和谱系聚类等多元统计理论,对21个冰区进行定量研究,最终选用离差平方和法作为烈度等级区划参考标准,并给出了以5烈度等级和7烈度等级为典型代表的适用于工程实践的多级别区划空间分布。本文提出的冰工程烈度区划,均不存在实际海冰强度与区划标准不一致问题,可为海冰防灾减灾和冰区标准修正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工程海冰 力学性质 多元统计 聚类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