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制造中心的缘起:基于区位竞争优势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明之 毛丰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共8页
区位竞争优势的本质是低成本或高效率的领先优势。以区位竞争优势分析框架来探究,世界制造中心的兴起在于其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在英国迈向世界制造中心的进程中,对需求显著变动的反应能力、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本地... 区位竞争优势的本质是低成本或高效率的领先优势。以区位竞争优势分析框架来探究,世界制造中心的兴起在于其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在英国迈向世界制造中心的进程中,对需求显著变动的反应能力、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本地文化和政策战略体系构成了其领先全球的区位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竞争优势 世界制造中心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竞争优势转移假说:世界工厂变迁与中国“世界工厂”成长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4-200,共7页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本质上属于产业组织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的国家缺乏更为合理的指导性,必须引入区位竞争优势分析框架。世界工厂的生成和成长在于其出众的区位竞争优势,而世界工厂地位的“禅让”则是区位竞争优势更迭...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本质上属于产业组织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的国家缺乏更为合理的指导性,必须引入区位竞争优势分析框架。世界工厂的生成和成长在于其出众的区位竞争优势,而世界工厂地位的“禅让”则是区位竞争优势更迭的必然结果。由于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工厂的内涵已历史性地发生变化,其制造中心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应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成长阶段的不同区位竞争优势,利用全球制造业转移和FDI在中国发达地区集聚的态势,对中国“世界工厂”的成长进行差异性战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竞争优势 世界工厂 变迁 差异性战略定位 “世界工厂” 竞争优势理论 区位 中国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工业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国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基于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对2003-2010年甘肃工业支柱产业进行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甘肃工业支柱产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区位竞争优势整体良好,但专业化程度不高。
关键词 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 工业支柱产业 区位竞争优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态势与匹配 被引量:2
4
作者 岳立 苗菊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6,共12页
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合理有序推进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有助于促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重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循环发展。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分离出产业结构效应和当地份额效应判断产业转移类型,并基于... 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合理有序推进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有助于促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重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循环发展。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分离出产业结构效应和当地份额效应判断产业转移类型,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产业承接环境优势,从转出方和承接方两个维度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匹配。研究发现:从2012年、2019年工业转移和承接的比较来看,中国30个省份各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竞争优势普遍表现出“东部衰退,中西部增强”的动态变化趋势;从产业承接环境优势变迁来看,西部地区除资源承接环境优势较突出外,劳动力、投资、科技创新等要素承接环境优势普遍表现出“东部较明显,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较弱”的梯度发展态势;综合考虑中国各地区各要素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承接动态变化趋势及承接环境优势,中国各地区工业产业存在转移和承接不匹配的突出现象。当前,以山西、河南、福建、安徽等为代表的地区分别是承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最佳区域,并提出有助于引导各要素密集型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密集型产业 转移和承接态势与匹配 区位竞争优势 承接环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工厂”变迁的文化动因——文化何以主导制造强国变迁
5
作者 张明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4,共6页
全球化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推动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在于推动着各国制度的变迁,这些重大变化极大地降低了要素结构、制度选择与政策体系对不同国家的重大影响,各地区间要素结构与交易成本的差距趋于收敛。但由特定文化所决定的文化... 全球化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推动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在于推动着各国制度的变迁,这些重大变化极大地降低了要素结构、制度选择与政策体系对不同国家的重大影响,各地区间要素结构与交易成本的差距趋于收敛。但由特定文化所决定的文化终极影响力、本地文化的根植性、文化的信息传播价值和文化的学习价值的差距却依然存在,文化成本的差异成为决定区位竞争优势进而主导制造强国变迁的深层因素"。世界工厂"的变迁历程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制造强国 变迁 文化 文化成本 区位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