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闫建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5-1800,共6页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华章 杨元青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第2期11-23,共13页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区位商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各地级市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大差异;全省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优势区域数量与强度、调整幅度与调整方向等方面。基于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供给结构适应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别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等推进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