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质性与情境性调节定向匹配效应的一致性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玲 林晖芸 逄晓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60,共8页
研究试图探讨基于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而达成的匹配所导致的效应是否一致。实验一、二均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防御)×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被试间设计,分别考察了两种匹配对信息说服效果(包括信... 研究试图探讨基于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而达成的匹配所导致的效应是否一致。实验一、二均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防御)×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被试间设计,分别考察了两种匹配对信息说服效果(包括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行为意向3项指标)的影响。MANOVA检验表明,实验一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2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实验二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3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这表明,基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所达成的匹配在对信息价值评价和情绪强度的影响上具有一致的效应,但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上具有不一致的效应。这一结果对于理解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之间的差异以及基于两者而达成的两种调节匹配之间的差异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匹配效应 调节定向 特质性调节定向 情境性调节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拥挤与广告导向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晓彤 黄二帅 徐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6,共7页
社会拥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拥挤如何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力这一营销学变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社会拥挤与广告导向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社会拥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拥挤如何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力这一营销学变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社会拥挤与广告导向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拥挤和广告导向(抽象导向vs.具体导向)交互影响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具体来说,在社会拥挤的情境下,具体导向的广告使消费者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产品态度;在非拥挤的情境下,抽象导向的广告使消费者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产品态度。感知流畅性在两者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拥挤 广告导向 感知流畅性 匹配效应 产品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扶涛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1,共10页
经济新常态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人力资源与产业转型匹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适配度评价模型,对广东省2000年~2013... 经济新常态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人力资源与产业转型匹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适配度评价模型,对广东省2000年~2013年产业转型升级与人力资源开发适配效应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及产业转型升级匹配度与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动趋势,匹配度提升还有利于人力资源效率和效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 双转移战略 匹配效应 粤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效应”:政治信任、民主支持对政治谣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7,共11页
当缺乏信息且对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或对官方信息来源不信任时,社会个体通常会发生集体的信息搜索和制作行为,形成政治谣言并产生“减收效应”。政治体系的某些因素对政治谣言的认同和政府辟谣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 当缺乏信息且对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或对官方信息来源不信任时,社会个体通常会发生集体的信息搜索和制作行为,形成政治谣言并产生“减收效应”。政治体系的某些因素对政治谣言的认同和政府辟谣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7》的数据分析,发现政治信任和民主支持与政治谣言间存在“匹配效应”,政治信任和民主支持度越高的社会个体越不认同政治谣言且越相信政府辟谣绩效,反之亦然。因此,建构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传播渠道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将有利于减少社会恐慌并防止不良事件特别是政治谣言的扩大和传播且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提升辟谣绩效。同时,基于政治信任和民主支持的多维概念,且其内嵌着社会个体的价值认同,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升公民的幸福感、自豪感以消解政治谣言的消极影响,提升政府辟谣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谣言 政治信任 民主支持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匹配效应与农户小组贷款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燕 杨良 杨鹏 《西南金融》 2015年第8期30-33,共4页
本文发展了一个包括成员筛选在内的基本框架,对农户组成借款团队时可能存在"匹配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户小组贷款的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基于这一研究,我们认为,在正向匹配效应下,通过提供信贷合约选择,贷款机... 本文发展了一个包括成员筛选在内的基本框架,对农户组成借款团队时可能存在"匹配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户小组贷款的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基于这一研究,我们认为,在正向匹配效应下,通过提供信贷合约选择,贷款机构的小组贷款模式能够解决农村信贷市场抵押物缺失导致的失灵问题。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以及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已经改变了曾经成功推行的小组联保模式的适用性,尤其是越需要小组贷款的欠发达地区,越缺乏小组贷款的社区基础。这样的悖论,意味着我国的农户联保贷款模式需要做较大的思路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匹配效应 连带责任 小组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1 位作者 吴波 王红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4,共11页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文章验证了消费产品领域的国家刻板印象在国际旅游情境下同样发挥作用,结果对基于刻板认知和产品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际间目的地营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国家刻板印象 旅游产品类别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渠道的匹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侯津津 曲洪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7,共10页
品牌活化成为唤醒品牌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对于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渠道之间的关系鲜有人讨论。文章通过实验法,探讨了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渠道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活化的传播策... 品牌活化成为唤醒品牌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对于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渠道之间的关系鲜有人讨论。文章通过实验法,探讨了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与营销渠道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活化的传播策略(创新型vs怀旧型)与营销渠道(电商平台vs社交媒体)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的信息分享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品牌采用创新型传播策略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传播能够使得消费者的信息分享意愿更高;采用怀旧型传播策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能够使得消费者信息分享意愿更高,且感知流畅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活化 传播策略 营销渠道 感知流畅性 匹配效应 信息分享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何以促进化肥减量——基于经营主体的匹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谢琳 张禹欣 钟文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6,共10页
现有政策希望通过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来推进化肥减量施用,但是其效果仍然受到质疑。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化肥减量效应,而主要决定于其匹配的服务对象:当服务的... 现有政策希望通过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来推进化肥减量施用,但是其效果仍然受到质疑。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化肥减量效应,而主要决定于其匹配的服务对象:当服务的经营主体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匹配效应才能达到更优,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能有效地起到化肥减量的效果。研究也表明,在达成化肥减量目标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协同作用。因而,中国农业的减量化有必要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匹配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化肥减量 经营主体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并购中的匹配效应——并购溢价和标的公司盈利质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蓝发钦 国文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4,共15页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公司并购数据,本文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中,并购中均存在正向匹配效应,即并购溢价与标的公司盈利质量越匹配、收购方并购绩效越高;并且,本文证实了短期匹配效应的信号传递机制、长期匹配效应的投资效率和协同效应机制...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公司并购数据,本文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中,并购中均存在正向匹配效应,即并购溢价与标的公司盈利质量越匹配、收购方并购绩效越高;并且,本文证实了短期匹配效应的信号传递机制、长期匹配效应的投资效率和协同效应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连续并购中也存在短期和长期匹配效应,但在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并购中不存在长期匹配效应。本文拓展了并购溢价合理性的理论框架,为正确认识匹配对并购绩效和资源再配置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溢价 盈利质量 并购绩效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匹配效应与产业集聚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时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4期44-51,共8页
工人与厂商之间匹配质量的改善是推动产业集聚的一种重要机制。在现实经济中,这种匹配效应主要表现为厂商生产技术与异质性劳动力生产技能之间的一种动态匹配过程。建立了一个两国贸易模型,考察了异质性劳动力和匹配效应对产业集聚的作... 工人与厂商之间匹配质量的改善是推动产业集聚的一种重要机制。在现实经济中,这种匹配效应主要表现为厂商生产技术与异质性劳动力生产技能之间的一种动态匹配过程。建立了一个两国贸易模型,考察了异质性劳动力和匹配效应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异质性劳动力和匹配效应会产生集聚力,当贸易成本足够低时,所有厂商都选择集聚于异质性劳动力差异大的区域。这不同于以往文献基于生产要素流动和上下流企业之间垂直联系所引发的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 匹配效应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效应——基于“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11
作者 冯海波 雷衍笑 徐咏仪 《财经问题研究》 2025年第10期78-90,共13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00—2021年县级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直管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00—2021年县级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弱县、低市场化地区和高工业化地区更明显;“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增强县域财政能力和提高财力与事权匹配程度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改革形式的改革效应存在差异,“行政+财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一行政改革和单一财政改革;“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长期促进作用,改革力度越大,“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乡村振兴、完善财政体制、建立财力与事权更加匹配的财税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财力与事权 匹配效应 “省直管县”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相匹配线性电光效应的激光偏振态操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东洲 王玉青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562,共8页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的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利用邦加球理论,晶体在不同占空比和温度下,探索了输出激光偏振态随外加电场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激光偏振的演变对外加电场E_0、晶体占空比D和温度T_0非常敏感;若T_0为27...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的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利用邦加球理论,晶体在不同占空比和温度下,探索了输出激光偏振态随外加电场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激光偏振的演变对外加电场E_0、晶体占空比D和温度T_0非常敏感;若T_0为273 K,D为0.25、0.5和0.75,随着E_0的增加,输出偏振态成周期性演变;当D为0.5,且T_0为263 K、293 K和313 K时,输出偏振态的演变表现为无规则性。合理选择一定的外加电场、占空比和温度,可以实现任意偏振光。这些结果有助于PPLN偏振控制器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偏振态控制 邦加球理论 准相位匹配线性电光效应 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正六角铝蜂窝异面力学特性与筋胞厚度匹配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中钢 姚松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1,共6页
基于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不同构型等壁厚加筋正六角铝蜂窝的全尺度精细离散模型,对比不同形式加筋蜂窝低速10m/s异面加载时力学特性的变化,评估出双筋加筋形式强于单筋形式,双厚强于单厚的加筋构型。研究加筋板厚度... 基于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不同构型等壁厚加筋正六角铝蜂窝的全尺度精细离散模型,对比不同形式加筋蜂窝低速10m/s异面加载时力学特性的变化,评估出双筋加筋形式强于单筋形式,双厚强于单厚的加筋构型。研究加筋板厚度与蜂窝胞元壁厚间的匹配效应,通过改变筋板厚度,分析加筋板厚对蜂窝整体屈曲模式的影响,并采用等效表观密度特征因子评价加筋蜂窝的屈曲模式改变对整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贡献度,发现筋胞匹配间存在明显的"分离点",当所加筋板小于一定厚度时,加筋蜂窝的平台区平齐、完整,但随厚度增加,其响应特性突变,平台区波动剧增,超出此厚度比例构造的加筋型蜂窝其功用将受到影响;1.5倍胞壁厚加筋的蜂窝力学性能稳定,平台强度提升显著,是最优的筋厚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蜂窝 加筋 力学特性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引资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吗?——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14
作者 李勇刚 刘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1,114,共14页
经济韧性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交易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探讨以地引资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以地引资对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是抑制城... 经济韧性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交易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探讨以地引资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以地引资对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是抑制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因素,以地引资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抑制了经济韧性的提升,而生产匹配效应则是减轻以地引资对经济韧性提升负面作用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地引资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规模、效率和阶段异质性,其中对非一线城市的负向影响程度大于一线城市,对低生产效率城市的影响显著为负。此外,研究还发现,本地经济韧性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地区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地引资 城市经济韧性 生产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简单否定陈述句理解的心理模拟过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志华 鲁忠义 马红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0-1387,共8页
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从体验认知的角度探索了汉语简单否定句的动态理解过程。以具有对立谓词的汉语陈述性的肯定句和否定句为实验句,以与否定句的两种状态相对应的图片为实验图片,并构成句子-图片匹配/不匹配两种匹配状态。研究结... 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从体验认知的角度探索了汉语简单否定句的动态理解过程。以具有对立谓词的汉语陈述性的肯定句和否定句为实验句,以与否定句的两种状态相对应的图片为实验图片,并构成句子-图片匹配/不匹配两种匹配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1在以250ms为间隔时间的条件下,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理解有显著的匹配效应;实验2以750ms为间隔时间,则未表现出匹配效应,而实验3以1500ms为间隔时间,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理解又表现出显著的匹配效应。实验结果证明,具有对立谓词的简单的汉语否定句理解的心理模拟过程,并不像两步模拟假设所设想的那样遵循着先模拟被否定状态再模拟实际状态的顺序,而是在理解的初期就完成了对事件的实际状态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两步模拟假设 匹配/不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智化与家庭消费升级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梦霞 黄凯祥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6,共12页
本文将省际数据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基于OLS模型分析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产业数智化通过劳动力收入效应、产品质量效应和供需匹配效应影响家庭消费升级;产... 本文将省际数据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基于OLS模型分析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产业数智化通过劳动力收入效应、产品质量效应和供需匹配效应影响家庭消费升级;产业数智化通过收入效应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智化对东部地区家庭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数智化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居民;家庭互联网使用程度能够帮助产业数智化发挥供需匹配效应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但对于低技能劳动力家庭存在一定门槛。本文为解决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智化 家庭消费升级 劳动力收入效应 产品质量效应 供需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齐当别理论的公交出行决策选择反转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年 罗霞 张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67,共7页
选择反转是交通行为中的一种悖论现象,未能通过实验的谨慎误差控制得到良好解释.本研究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基于齐当别理论建立起选择支属性的判断维度体系,在确定、不确定以及风险条件下进行了3种公交出行决策场景的心理实验.实验结果... 选择反转是交通行为中的一种悖论现象,未能通过实验的谨慎误差控制得到良好解释.本研究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基于齐当别理论建立起选择支属性的判断维度体系,在确定、不确定以及风险条件下进行了3种公交出行决策场景的心理实验.实验结果中匹配任务的效应分析说明,齐当别理论的侦测性占优原则可对出行方式选择进行解释;选择一致性的重测信度分析说明,出行者对交通方式属性维度的判断是可变过程;选择和匹配一致性分析说明,选择变异随匹配任务中的维度判断的改变而产生.总体上,3组实验选择反转的变化特征趋势符合实验设计框架,齐当别模型的解释在3组实验中均表现出显著一致性,能够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反转进行预测和解释,即当出行者采取不同的齐同策略时,重复选择中令人费解的反转悖论现象便会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选择反转 齐当别理论 心理实验 匹配效应 重测信度 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动态影响
18
作者 鲁忠义 高志华 +2 位作者 马红霞 李丽娜 刘力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6,159,共7页
探讨否定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动态影响。实验以"主语+(没)谓语"结构的肯定或否定句为实验材料,其中谓语为表示"向上"或"向下"动作的动词。被试阅读完句子后间隔一定时间(200ms、1000ms和1500ms)进行图形辨... 探讨否定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动态影响。实验以"主语+(没)谓语"结构的肯定或否定句为实验材料,其中谓语为表示"向上"或"向下"动作的动词。被试阅读完句子后间隔一定时间(200ms、1000ms和1500ms)进行图形辨别。实验结果表明,动词理解能够自动激活其所指代的动作的作用方向;否定对动词的方向表征的影响是动态的,被否定的状态首先被模拟,但实际状态的模拟过程没有能探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动词 动作方向 匹配/不匹配效应 否定理解的经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索成本对B2B交易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游企业主导搜索的分析
19
作者 李治文 马志强 +1 位作者 熊强 田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搜索交易伙伴是企业开展B2B交易流程中的首要一环。当下,信息通讯技术的扩散简化了企业搜索交易伙伴的程序,搜索成本得到极大降低,交易效率得以极大提升。本文考虑B2B交易由上游企业主导搜索实现的情况下,搜索成本降低对B2B交易规模及... 搜索交易伙伴是企业开展B2B交易流程中的首要一环。当下,信息通讯技术的扩散简化了企业搜索交易伙伴的程序,搜索成本得到极大降低,交易效率得以极大提升。本文考虑B2B交易由上游企业主导搜索实现的情况下,搜索成本降低对B2B交易规模及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搜索成本降低对企业的交易行为将产生两种效应:进入效应和匹配效应。进入效应促使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匹配效应促使企业持续搜寻最优的交易伙伴。理论分析结果与一般直观认识相悖,具体而言,若交易由上游企业主导完成,两种效应叠加导致B2B交易并非总是随着搜索成本的降低而持续增长,而是呈现出增中有降的态势;同时,搜索成本的降低对主导搜索企业所在产业发展有利亦有弊,并不必然导致一个竞争更加剧烈的产业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成本 B2B交易 交易行为 进入效应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初婚年龄与离婚风险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冲 李想 《西北人口》 CSSCI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2013、2015三年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和多层次Logit模型研究女性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并未出现理论假设中... 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2013、2015三年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和多层次Logit模型研究女性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婚年龄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并未出现理论假设中的U型关系。与20~24岁正常婚龄内初婚的女性相比较,15~19岁早婚和25~27岁晚婚的女性离婚风险没有明显上升,但是28~40岁晚婚的女性离婚风险约为前者的1.4倍。研究结果支持了“差匹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晚婚会导致离婚风险的升高。为了促进婚姻稳定,建议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女性在正常婚龄内结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婚年龄 离婚风险 成熟效应 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