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雪 陈桂英 +6 位作者 张苗苗 刘爽 颜语 姚亚男 李名知 单凌寒 吴群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72-1674,共3页
背景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并发症发病风险明显相关,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哈尔滨... 背景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并发症发病风险明显相关,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为两组:睡眠质量差组(PSQI评分≥11分)40例;睡眠质量好组(PSQI评分≤10分)40例。比较两组脑功能指标水平(脑耗能、困倦+脑疲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脑功能指标水平与PSQ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睡眠质量差组脑耗能为(342.38±147.14),睡眠质量好组脑耗能为(211.03±11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P<0.001)。睡眠质量差组困倦+脑疲劳为(58.78±29.23),睡眠质量好组困倦+脑疲劳为(43.73±1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P=0.02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耗能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409,P<0.001),困倦+脑疲劳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41,P=0.002)。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功能指标(脑耗能、困倦+脑疲劳)与睡眠质量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睡眠质量。脑功能评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客观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障碍 脑电波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白雪 朱亚鑫 +2 位作者 王子琪 王东博 曲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9-740,744,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辽宁省某大学的24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的PSQI平均分数为(4.5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辽宁省某大学的24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的PSQI平均分数为(4.54±2.37)分,18.1%的大学生PSQI≥8分,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男生的睡眠质量较女生差(P<0.05)。吸烟、喝酒、参加体育锻炼和心理因素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其中"睡眠障碍"这一方面的情况尤为严重,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大学生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路潜 耿妍 +2 位作者 王晓月 张卨 苏春燕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Health Status Short Form,SF-36)对75例老年腹...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Health Status Short Form,SF-36)对75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7.89±4.36,高于正常老年组(P<0.05),33例(44.0%)患者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好的患者除社会功能外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差者(P<0.05,P<0.0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结论本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建议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肾病 腹膜透析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简明健康调查量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芊 阮晓楠 +12 位作者 吴抗 杨屹 邱桦 王莹莹 刘晓琳 王小楠 柯居中 李智韬 陈晓丹 刘庆平 林涛 付朝伟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选取6个社区中符合条件的轻中度COPD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 目的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选取6个社区中符合条件的轻中度COPD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以PSQI>7者视为睡眠质量较差,生命质量评估采用欧洲五维三水平量表(EQ-5D-3L)进行。结果最终纳入273位轻中度COPD患者,其中轻度COPD患者占96.7%,60岁以上者占79.1%,27.5%的患者过去一年间发生过急性加重。29.3%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所有患者的EQ-5D-3L效应值平均得分为0.938±0.094,疼痛或不适最常见。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混杂因素后,与睡眠质量较好的患者相比,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生命质量更易处于较低水平(ORad=1.80,95%CI:1.03~3.14),这一关联在轻度患者中仍然存在,调整后OR为1.90(95%CI:1.07~3.36),日常睡眠障碍可能是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睡眠问题(ORad=1.26,95%CI:1.02~1.56)。结论社区轻中度COPD患者中睡眠质量较差者的生命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应在诊疗中关注患者睡眠质量以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 EQ-5D-3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2
5
作者 胡蕊 王华丽 +7 位作者 于鲁璐 王志峰 王冉 王岚 宋美 赵晓川 马玉霞 王学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初步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选取河北省4市区3176例60岁以上社区老年被试者,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睡眠...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初步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选取河北省4市区3176例60岁以上社区老年被试者,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睡眠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参与调查的3176例老人中有938例(29.5%)PQSI≥7分,其中男性286例,女性652例,男∶女=1∶2.3。ADL>26分者232例(7.3%),其中PQSI≥7分者132例(5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L评分较高(OR=1.58)、需要生活照料(OR=1.49)、高龄(≥70岁)(OR=1.37)、女性(OR=1.69)、无业(OR=1.66)、脑力劳动(OR=1.92)、单身或丧偶(OR=1.33)、伴有躯体疾病(OR=2.18)者PQSI得分较高。居住地点固定(OR=0.81)、参加体育锻炼(OR=0.76)、参加读报纸/杂志/书籍(OR=0.82)、参加娱乐活动(OR=0.80)者PQSI得分较低。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较高年龄、女性、无职业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障碍 相关因素 睡眠质量数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抑郁症状孕妇睡眠质量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俊英 陶媛 +2 位作者 李力 唐素英 蒋晓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了解伴有抑郁症状孕妇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在大坪医院(所)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就诊、伴有抑郁症状的孕妇(研究组,n=45)和健康孕妇(对照组,n=45)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目的了解伴有抑郁症状孕妇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在大坪医院(所)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就诊、伴有抑郁症状的孕妇(研究组,n=45)和健康孕妇(对照组,n=45)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及多导睡眠图(polysomonography,PSG)监测。结果伴有抑郁症状的孕妇PSQI总分(11.46±4.78)分,睡眠质量差的占93.3%,对照组PSQI总分(6.35±3.28)分,睡眠质量差的占26.7%,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长(P<0.01),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多,睡眠效率明显下降(P<0.05);浅睡(S1期睡眠)增加而深睡(S3、S4期睡眠)减少,S1期睡眠与S3+S4期睡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增多(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孕妇主、客观睡眠质量均差,以入睡困难、易醒、REM潜伏期缩短及REM睡眠时间增多为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睡眠质量 抑郁症 睡眠质量数量 多导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芹颖 李冰 +3 位作者 许勇 刘萌 王铭维 王彦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09-4614,共6页
背景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 背景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月参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的居民作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采用《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影响因素社区、乡镇人群追访干预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试,并在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收集其基本测量指标(如身高、体质量、颈围、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PSQI总分>7分作为低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作为正常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调研过程中,调查人员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讲解,由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口述作答,调查人员填写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依据“8+2”项脑卒中影响因素及判定标准对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761份,回收有效问卷47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5%。共373例受试者存在低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95%CI(1.018,1.043)〕、性别〔OR=1.478,95%CI(1.116,1.957)〕、婚姻状况〔OR=1.044,95%CI(1.005,1.085)〕、退休情况〔OR=2.402,95%CI(1.758,3.281)〕、饮酒情况〔OR=1.395,95%CI(1.157,1.681)〕、饮食情况〔OR=1.411,95%CI(1.221,1.630)〕、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OR=1.484,95%CI(1.176,1.873)〕是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问题不可忽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退休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是该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异常 卒中 横断面研究 睡眠质量数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改善失眠症睡眠质量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高璐 孔德昭 +1 位作者 王思佳 张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753-2758,共6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收集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9月2日,使用Revman5.3软件、Stata/SE 15.0软件及频率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6种中医外治法,共1796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推拿、电针、针刺、足浴、温针灸与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拿与针刺比较、电针与温针灸比较、针刺与温针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排序为:温针灸、足浴、推拿、电针、耳穴压贴、针刺、艾司唑仑片。结论:中医外治法改善失眠症效果显著,温针灸成为最佳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最大,本研究因纳入文献的数量及质量的原因,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涵盖多种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给予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失眠症 艾司唑仑 睡眠质量数量 网状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频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老年人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关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华 贾海玲 +6 位作者 毕皓 孙建华 李林 杨云龙 史玲 张云淑 栗克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老年人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纳入河北省老年人4427名,收集一般情况,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 目的探讨河北省老年人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纳入河北省老年人4427名,收集一般情况,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根据MMSE评分将老年人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2164)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2263)进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间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吸烟、饮酒、睡眠质量[1.00(1.00,1.00)分vs.1.00(0.00,1.00)分]、入睡时间[1.00(1.00,3.00)分vs.1.00(0.00,3.00)分]、睡眠效率[0.00(0.00,1.00)分vs.0.00(0.00,1.00)分]、日间功能损害[0.00(0.00,0.00)分vs.0.00(0.00,0.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长睡眠(睡眠时长>9 h)者较认知功能正常组多(1.89%vs.0.93%,P=0.004)。校正混杂因素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效率(OR=1.111)、日间功能损害(OR=1.165)、睡眠时长>9 h(以6~9 h为参照,OR=1.808)相关(P<0.05)。结论睡眠效率越差、日间功能损害越严重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越差,睡眠时长>9 h较睡眠时长6~9 h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老年人睡眠质量数量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雪松 樊永平 +4 位作者 杨涛 齐崇 王思佳 杨松 孟蓝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62-1765,1770,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30),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10),观察组口服补肾益髓方...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30),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10),观察组口服补肾益髓方,治疗半年,治疗前后测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多发性硬化生命质量问卷(MSQOL-5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atigue Scale-14得分显著升高(P<0.01),MSQOL-54显著降低(P<0.01),PSQI中的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睡眠障碍得分、日间障碍得分和总得分显著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atigue Scale-14降低(P<0.05),MSQOL-54升高(P<0.05),PSQI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服用补肾益髓方后,生命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数量 测疲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梅川 王真真 +1 位作者 钟伟丽 牛富生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测定,比较两组的各项分值差异;进一步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ys...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测定,比较两组的各项分值差异;进一步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与患者的PSQ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SQI平均得分13.12±2.73分,PSQI>7分者126例(54.07%)。急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左侧病变、前循环病变是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患者个性特点和积极、消极应对分值具有相关性。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睡眠质量受年龄、左右侧别、病变血管、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睡眠质量数量 睡眠质量 个性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12
作者 胡汝锐 康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招募失眠患者,纳入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大于50 m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11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得分>7分的患者。以11随机分组。试验组每日使用CES治疗仪,每次干预时间为15 min,时长14 d;对照组佩戴无电流刺激的同款治疗仪。使用期间监测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长、浅睡眠时长、深睡眠时长、快速动眼睡眠时长及觉醒次数,并在干预第7天、第14天、第4周后,进行PSQI和ISI量表评估,研究CES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8.2岁,中位SOL 84.7 min、PSQI评分14分、ISI评分19分。经过2周的干预,试验组SOL平均减少18.7 min,对照组减少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评分减少3.4分,对照组减少2.9分(P=0.53);试验组ISI评分减少5.6分,对照组减少6.6分(P=0.51)。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结论 经颅微电流刺激可有效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安全性高,但在主观睡眠体验改善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经颅微电流刺激 非药物治疗 睡眠潜伏期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不同程度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汤叶舟 史一凡 +4 位作者 黄雨欣 赵雅娟 符浩 黄佳 王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比较伴不同程度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选取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组别划分:HAMA分值0~6分为无焦虑组,HAMA分值7~13分为焦虑倾向组,HAMA分值≥14分为焦虑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 目的·比较伴不同程度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选取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组别划分:HAMA分值0~6分为无焦虑组,HAMA分值7~13分为焦虑倾向组,HAMA分值≥14分为焦虑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特征,分析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的PSQI分值高于焦虑倾向组和无焦虑组(均P=0.000)。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HAMD-17分值的情况下,在不同程度焦虑组中,HAMA分值与PSQI指标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HAMA分值的情况下,睡眠障碍依然是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使用和日间功能都是HAMD-17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抑郁障碍患者中,焦虑程度与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尤其在较低程度焦虑的患者中。无论是否伴有焦虑,睡眠障碍都是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状况与不同维度的睡眠障碍指标的关系提示睡眠障碍在抑郁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综合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抑郁 焦虑 汉密尔顿抑郁量-17 汉密尔顿焦虑量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官兵海上长航期睡眠状况调查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瑾 李斐 +2 位作者 郭玉峰 蔡维乐 庄建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了解水面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以海军水面舰艇官兵为研究对象,于长航28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调查官兵的睡眠状况和负性情绪。采用Spearman秩... 目的了解水面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以海军水面舰艇官兵为研究对象,于长航28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调查官兵的睡眠状况和负性情绪。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法探讨官兵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睡眠障碍预测模型。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率为92.50%。PSQI量表总分为(8.78±3.73)分,163例(73.42%)舰艇官兵存在睡眠障碍(PSQI量表总分≥7分)。不同睡眠状况舰艇官兵的抑郁、焦虑、压力三大负性情绪评分有所不同,睡眠质量较差者负性情绪得分高于睡眠质量较佳者(P均<0.001),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性质等一般资料在不同睡眠状况舰艇官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SQI量表总分与军龄、上舰时间、作业岗位、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官兵作业岗位(P=0.004)和焦虑(P=0.049)是长航期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26.40%(校正R^(2)=0.264),回归方程为PSQI量表总分最大值(PSQI_(max))=4.657+0.511×作业岗位+0.255×焦虑。结论舰艇官兵长航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特殊岗位及存在焦虑情绪者应予以关注并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官兵 水面舰艇 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数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阮仁杰 刘茜茜 +1 位作者 金华丹 王崇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0,P<0.05)。治疗1周、2周、1月、2月、3月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7、12.02、19.26、11.79,P<0.05);两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74、8.79、9.60、9.91,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氦氖激光理疗能显著降低PHN患者疼痛值和提升睡眠质量,促进PHN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理疗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崔威 王淑平 +3 位作者 成永明 王彬 钟小文 王冬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表(MRS)评定。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优于对照组91.43%。(2)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针对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 更年期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数量 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1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海鸥 杨明会 +2 位作者 李绍旦 赵宏 刘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患者睡眠、中医证侯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对照组(n=58)。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评分、中医证侯积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患者睡眠、中医证侯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对照组(n=58)。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评分、中医证侯积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和胃安神方可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PSQI量表评分(P>0.05);降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P<0.01);提高失眠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P<0.05);结论:和胃安神方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和胃安神方 睡眠质量数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菲 赵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8-692,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经皮穴位...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神阙、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强度为6-12mA,频率10-100Hz,每次30min,每周5次;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肝、脾、胃、神门、交感,每穴按压4-6次,每次3-5min,每次贴压一侧耳穴,3d后改为另侧耳穴;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评分评价CRF的疲劳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同时观察TEAS的安全性。结果:与耳穴贴压组相比,TEAS组RPF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在第4周末、第8周末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SQI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入组前相比,TEAS组和耳穴贴压组的RPFS评分、PSQI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在第4周末、第8周末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第4周末相比,TEAS组和耳穴贴压组的RPFS评分、PSQI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在第8周末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EAS治疗癌因性疲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疲乏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生存质量 Piper疲乏修订量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宁心治疗失眠症(心胆气虚证)临床处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涛 杜辉 +4 位作者 洪兰 林颖娜 张锦花 汪卫东 高荣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3个备选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有效药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原方组、核心方组及核心方加减组,每组30例。疗程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3个备选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有效药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原方组、核心方组及核心方加减组,每组30例。疗程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个备选处方在PSQI量表总分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处方有效率依次为原方55.56%,核心方57.14%,核心加减方61.54%,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处方都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其作用基本相当;核心加减方有效率在3组中最高,可作为优化处方备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中医药疗法 睡眠质量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疗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5-HT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玉洁 谢敏 +2 位作者 阮勤 冯春叶 陶海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412-241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腹针治疗组与艾司唑仑组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血浆5-HT水平初步探讨腹针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腹针治疗组与艾司唑仑组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血浆5-HT水平初步探讨腹针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腹针治疗组(A组)和艾司唑仑组(B组),同时纳入30例正常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12周分别测量A组和B组PSQI评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A组、B组血浆5-HT,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一次及第二次随访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经治疗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评分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治疗后腹针治疗组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腹针治疗组在第一次及第二次随访时各睡眠因素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5-H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分别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针疗法改善患者睡眠的效果优于艾司唑仑口服,尤其是在改善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腹针治疗组存在较好的远期疗效;腹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血浆5-HT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疗法 慢性原发性失眠 心肾不交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