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6届学术研讨会举办
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1671,共1页
2016年11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6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吸引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 2016年11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6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吸引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Timothy R.Billiar教授、Alex F.Che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殷善开教授、范存义教授、胡海副主任医师和傅国香副主任医师在上午应邀作了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研讨会 医院 美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主任医师 A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医学院系统生物系创始人国际著名生物学家Kirschner教授访问我校医学院
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哈佛大学医学院 生物学家 创始人 生物系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国际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楼梯可判断衰老程度
3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8期72-73,共2页
爬楼梯可从四个方面衡量躯体衰老程度。近日,国际期刊《衰老细胞》刊发新研究显示,通过爬楼梯速度可判断衰老程度。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了196名健康老年人的爬楼梯步速:其中一组受访者年龄在75岁以上,能在不休息的情况下连... 爬楼梯可从四个方面衡量躯体衰老程度。近日,国际期刊《衰老细胞》刊发新研究显示,通过爬楼梯速度可判断衰老程度。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了196名健康老年人的爬楼梯步速:其中一组受访者年龄在75岁以上,能在不休息的情况下连续15分钟爬楼梯或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期刊 健康老年人 衰老细胞 爬楼梯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受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外科——匹兹堡观点(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印钰 傅浩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21-325,共5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广泛在全球开展。现在其有 2 0种以上的手术方法和至少 5种移植物被经常应用。最常用的髌腱 (B -P -B)和绳肌腱均不能达到重建止点结构、恢复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神经反射功能的目的。尤其是绳肌腱由于固定...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广泛在全球开展。现在其有 2 0种以上的手术方法和至少 5种移植物被经常应用。最常用的髌腱 (B -P -B)和绳肌腱均不能达到重建止点结构、恢复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神经反射功能的目的。尤其是绳肌腱由于固定点和内固定物的影响更难达到上述完美要求。以下是匹兹堡大学医学院骨科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几点认识及展望 :1 通过体外移植物生物力学研究 ,我们发现常用移植物在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 (分前内束、后外束 )后的抗旋转负荷能力明显增强。在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中的自身张力接近正常韧带。同时胫骨处移植物的固定位置离关节面越近 ,膝关节的稳定性越好。目前还不能明确是哪种康复程序能最有效地使移植物承担负荷而又不超过自身内固定的力量。希望通过移植物和正常交叉韧带负荷情况下的受力参数对比来检查移植物的功能 ,并指导手术后的康复 ,这是我们所认为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真正金标准。2 生物学方面韧带移植物在形成强有力的纤维组织以前需要经过炎症、部分坏死、再血管化、成纤维细胞重新植入以及逐渐塑型和胶原结构的不断改变来完成重建过程。韧带移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仅起模板作用。而传统的移植物在手术后 6个月内都不可能恢复正常的韧带止点 4层结构。我们考虑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外科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PNAS:发现预测抗癌药物疗效的新型标志物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了一系列不含任何已知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结果发现大部分肿瘤都有一种基因突变,涉及THADA基因与另一个此前未知的,... PNAS:发现预测抗癌药物疗效的新型标志物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了一系列不含任何已知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结果发现大部分肿瘤都有一种基因突变,涉及THADA基因与另一个此前未知的,GGF2BP3相邻基因的融合,结果导致IGF2BP3的含量升高。IGF2BP3是IGF1R蛋白信号通路的重要组件,而该信号通路在肿瘤形成及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基因突变 肿瘤组织 信号通路 测序技术 研究人员 药物疗效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