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海北部区域底层冷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
34
1
作者
苏育嵩
李凤岐
+1 位作者
马鹤来
钱清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1-14,共14页
本文着重探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北部冷水)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过程。指出北部冷水系冬季黄海沿岸水南下向东海输送低温水并与外海高盐水混合变性形成的。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移动规律,即先由西向东移,而后向北收缩。...
本文着重探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北部冷水)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过程。指出北部冷水系冬季黄海沿岸水南下向东海输送低温水并与外海高盐水混合变性形成的。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移动规律,即先由西向东移,而后向北收缩。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冷水舌离岸期,北部冷水半封闭期,北缩消亡期和更新期。文中分析了上述变化的原因,较详细地阐述了黄海沿岸水沿陆架下沉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爬升的关系及其对北部冷水的影响。分析了北部冷水与黄海冷水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冷水
黄海
冷水
团
黄海沿岸水
黑潮次—中层混合水
黄、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海和东海分界线附近水文、化学特征的季节性演替
被引量:
7
2
作者
韦钦胜
王辉武
+1 位作者
葛人峰
谢琳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0-1181,共12页
分析和探讨了黄、东海交界海域32.3°N断面化学水文学精细化特征的季节性演替,结果显示:化学、水文学要素的空间区域化分布与该断面上环流场的布局及其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水团配置对各要素含量及分布起着控制性作用;冬、...
分析和探讨了黄、东海交界海域32.3°N断面化学水文学精细化特征的季节性演替,结果显示:化学、水文学要素的空间区域化分布与该断面上环流场的布局及其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水团配置对各要素含量及分布起着控制性作用;冬、春和秋季,在黄海西部沿岸流影响范围内出现的浊度和悬浮物浓度高值区多与营养盐浓度高值区和pH低值区相共存,可能是受东海北部气旋式涡旋所产生的辐聚效应的影响,此高值区中的悬浮物趋于向该海域的底层冷涡区沉积,夏季此特征则不明显,从而证实该海域悬浮物沉积作用具有"冬强夏弱"的特征;夏季123.5°—124.25°E范围海域内存在海水下沉现象,上层水体中的长江冲淡水可被携带至下层,导致在夏季长江冲淡水东北向扩展过程中一部分冲淡水从其主体中分离出来;夏季台湾暖流的阻隔作用使得悬浮物的影响范围远没有长江冲淡水的大,促使水体和物质输运发生分离。同时,根据水文和化学各要素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勾勒出了32.3°N断面4季的水团配置状况,并通过分析东海北部冷水域典型站位的温、盐度垂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该冷水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东海交界海域
长江冲淡水
水团
化学要素
东海
北部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州岛南部海区的双跃层现象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育嵩
李凤岐
+1 位作者
马鹤来
钱清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15-21,共7页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跃层
跃层间环流
黄海
冷水
团
北部冷水
黑潮次—中层混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海北部区域底层冷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
34
1
作者
苏育嵩
李凤岐
马鹤来
钱清瑛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着重探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北部冷水)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过程。指出北部冷水系冬季黄海沿岸水南下向东海输送低温水并与外海高盐水混合变性形成的。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移动规律,即先由西向东移,而后向北收缩。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冷水舌离岸期,北部冷水半封闭期,北缩消亡期和更新期。文中分析了上述变化的原因,较详细地阐述了黄海沿岸水沿陆架下沉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爬升的关系及其对北部冷水的影响。分析了北部冷水与黄海冷水团的关系。
关键词
北部冷水
黄海
冷水
团
黄海沿岸水
黑潮次—中层混合水
黄、东海
Keywords
Northern Cold Water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Yellow Sea Coastal Water
Kuroshio Subsurface-Intermediate Mixed Water: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海和东海分界线附近水文、化学特征的季节性演替
被引量:
7
2
作者
韦钦胜
王辉武
葛人峰
谢琳萍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0-1181,共12页
基金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908-01-ST03号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41206068号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GY02-2007T08和GY02-2012G13号
文摘
分析和探讨了黄、东海交界海域32.3°N断面化学水文学精细化特征的季节性演替,结果显示:化学、水文学要素的空间区域化分布与该断面上环流场的布局及其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水团配置对各要素含量及分布起着控制性作用;冬、春和秋季,在黄海西部沿岸流影响范围内出现的浊度和悬浮物浓度高值区多与营养盐浓度高值区和pH低值区相共存,可能是受东海北部气旋式涡旋所产生的辐聚效应的影响,此高值区中的悬浮物趋于向该海域的底层冷涡区沉积,夏季此特征则不明显,从而证实该海域悬浮物沉积作用具有"冬强夏弱"的特征;夏季123.5°—124.25°E范围海域内存在海水下沉现象,上层水体中的长江冲淡水可被携带至下层,导致在夏季长江冲淡水东北向扩展过程中一部分冲淡水从其主体中分离出来;夏季台湾暖流的阻隔作用使得悬浮物的影响范围远没有长江冲淡水的大,促使水体和物质输运发生分离。同时,根据水文和化学各要素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勾勒出了32.3°N断面4季的水团配置状况,并通过分析东海北部冷水域典型站位的温、盐度垂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该冷水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黄、东海交界海域
长江冲淡水
水团
化学要素
东海
北部冷水
Keywords
border region of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water masses
chemical parameters
northern cold eddy of the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4.2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州岛南部海区的双跃层现象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育嵩
李凤岐
马鹤来
钱清瑛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15-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关键词
双跃层
跃层间环流
黄海
冷水
团
北部冷水
黑潮次—中层混合水
Keywords
double-thermocline
inter-thermocline circulation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Northern Cold Water
Kuroshio Subsurface-Intermediate Mixed Water.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海北部区域底层冷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
苏育嵩
李凤岐
马鹤来
钱清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海和东海分界线附近水文、化学特征的季节性演替
韦钦胜
王辉武
葛人峰
谢琳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济州岛南部海区的双跃层现象
苏育嵩
李凤岐
马鹤来
钱清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