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胜利滩浅海地区北西向构造带组成及形成演化
- 1
-
-
作者
谢成龙
宋飞梓
朱光
何文彬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5-940,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2372265)资助。
-
文摘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呈北西向展布的特征,指示区域上存在北西向控藏的构造带,但长期以来对北西向构造带的构成、特征及成因缺乏必要的系统认识。本次工作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断裂解析及区域构造分析,厘定了滩浅海地区存在北西向逆冲褶皱带、左阶雁列断层带、基底潜山带和盆缘凸起带等4种北西向构造带。北西向逆冲褶皱带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包括五号桩断层、孤西断层及旁侧的前印支期地层褶皱变形,是华北和华南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前陆变形的产物。北西向左阶雁列断层带形成于早白垩世初,为一系列近南北向断层呈北西向左阶排列而成,该雁列剪切带是郯庐断裂带在燕山运动B幕中大规模左行走滑的派生R'剪切带,其中各南北向断层同时也是五号桩断层的派生T剪切,这两种派生构造相互强化叠加,形成左阶雁列断层带。北西向潜山带形成于早白垩世区域大规模北西—南东向伸展背景下,北部的低位潜山带是受南北向断层控制的扭张型断块潜山,南部的高位潜山带是受北东向断层控制的伸展型断块潜山。北西向盆缘凸起带形成于古近纪近南北向伸展断陷过程中,北部的低凸起带受西侧的南北向变换断层控制,南部的高凸起带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扭张断层控制。不同方向基底断裂在区域伸展背景下以不同方式复活,是控制白垩纪潜山带和古近纪凸起带发育的根本原因。
-
关键词
滩浅海地区
北西向构造带
变换构造
基底断层
断裂复活
-
Keywords
Paralic area
NW trending tectonic belt
Transfer fault
Basement fault
Fault reactivation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西秦岭北西西向构造带中的金矿床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刘家军
-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
-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2-83,共2页
-
文摘
西秦岭北西西向构造带中的金矿床刘家军(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北西西向构造带、金矿床、西秦岭西秦岭金成矿带是我国川甘陕“金三角”成矿集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中金矿成出类型虽较多,但众多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占绝大多数,且密集分布成...
-
关键词
北西西向构造带
金矿床
西秦岭
-
分类号
P618.5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山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特征及综合预测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贺振
张学仁
-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5,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威海市科技合作项目(1999)资助
-
文摘
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简称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主要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断裂。通过对该区地壳结构以及岩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北西向存在4个构造地球化学条带,并与北北东、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着区内金矿床的分布。文章利用张伯声先生的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对带内不同方向断裂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物探和遥感解译进行了综合成矿预测。
-
关键词
北西向构造带
控矿规律
综合预测
牟乳金矿带
-
Keywords
NW - trending structure belt, ore - controlling rule,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Muping-Rushan gold belt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济阳坳陷滩海地区古近系构造样式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马立驰
王永诗
景安语
杨贵丽
武云云
赵铭海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16ZX05006)
-
文摘
在对济阳坳陷东部滩海地区边界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古近系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构造带划分为单断-低凸型、双断-中凸型和多断-高凸型3种类型潜山披覆构造带。单断-低凸型潜山披覆构造带古近系储盖组合最好,各个层系都有可能形成好的储盖组合,发育岩性、构造、地层和复合圈闭类型。双断-中凸型潜山披覆构造带沙三段下亚段—东营组下部发育岩性和地层超覆圈闭,东营组中上部以披覆和岩性-构造圈闭为主。多断-高凸型潜山披覆构造带以多层系地层超覆圈闭为主,整体储盖组合条件差。垦东凸起沙三段地层油藏、长堤凸起东营组岩性油藏、埕岛凸起东营组岩性油藏将会成为下步研究区重点勘探目标。
-
关键词
潜山披覆构造带
储盖组合
圈闭类型
勘探方向
北西向构造带
济阳坳陷
-
Keywords
buried hill draped structural belts
reservoir-seal assemblages
trap types
exploration direction
north-west tectonic belt
Jiyang Depress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柯柯地区铀矿化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吴孔运
杜宗明
高利鹏
-
机构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一大队
-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3-387,共5页
-
基金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铀矿勘查项目(2008-40)
-
文摘
为了扩大柯柯地区铀矿勘查成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方法,综合分析柯柯地区的铀矿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发现F4、F5构造带控制着柯柯地区铀矿床的分布和规模,云母石英片岩是铀成矿的有利围岩,变砂岩是成矿条件最好的含矿主岩,红化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及闪长玢岩脉等脉体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也是较好的找矿标志。F4构造带下盘和F5构造带上盘之间是本区找矿潜力最大的区段。
-
关键词
铀矿化
成矿特征
北西向构造带
找矿标志
-
Keywords
uranium mineralization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NW-structure belts
core guide of prospecting
-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