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小麦北移种植的可行性与实践 被引量:21
1
作者 侯立白 陈贺芹 +3 位作者 陈贵 张惠臣 王洪岩 吴光华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5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结合近几年东北寒地冬小麦引种试种的实践,分析了辽宁省冬小麦北移种植的可行性。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年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负总积温有明显变暧趋势.从1911—1993年间1月份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看,辽宁处于通过冬小麦品... 本文结合近几年东北寒地冬小麦引种试种的实践,分析了辽宁省冬小麦北移种植的可行性。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年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负总积温有明显变暧趋势.从1911—1993年间1月份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看,辽宁处于通过冬小麦品种抗冻性的选择可以北移种植的区域之内.由于冬小麦与目前主栽春小麦品种相比,具有可以早种、无覆盖越冬、稳产高产等优点,在辽宁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冬小麦 种植 北移种植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冬麦北移种植中品种筛选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贺芹 侯立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5-179,共5页
自1991年在辽宁省引种试种冬小麦。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品种筛选是冬麦北移种植初期的一项核心内容。对品种的要求应该是抗寒、耐旱、早熟及高产。品种来源应该是南种北引与北种南引相结合以及对引进品种的改良。筛选方法是通... 自1991年在辽宁省引种试种冬小麦。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品种筛选是冬麦北移种植初期的一项核心内容。对品种的要求应该是抗寒、耐旱、早熟及高产。品种来源应该是南种北引与北种南引相结合以及对引进品种的改良。筛选方法是通过多年多点试种鉴定,在高胁迫环境下,对引进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筛选 引种 北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杂1号油菜在渭北旱塬北移种植越冬死苗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任进兴 朱志斌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甘兰型油菜 死苗原因 北移种植 甘杂1号 旱塬 越冬 西农林科技大学 种植面积 技术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DSSNWWH)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邹立坤 蓝岚 +2 位作者 冯丽肖 张建平 郎红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0,114,共5页
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DSSNWWH)是辅助用户对"冬麦北移"进行决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是根据"冬麦北移"工作需要建立的。其主要功能是对小麦越冬死亡率、物候期出现时间、群体动态变化、同化物分配状况以及... 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DSSNWWH)是辅助用户对"冬麦北移"进行决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是根据"冬麦北移"工作需要建立的。其主要功能是对小麦越冬死亡率、物候期出现时间、群体动态变化、同化物分配状况以及最终产量等几方面进行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来判断某一冬小麦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及某一区域适宜种植的品种,同时提出相应的栽培管理建议,从而达到对"冬麦北移"进行辅助性决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北移种植 决策支持系统(D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麦北界北移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5
作者 邹立坤 蓝岚 +1 位作者 李小娟 冯丽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305-6308,共4页
[目的]研究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Northing of Winter Wheat"in Hebei,DSSNWWH),为提高农业系统决策的科学性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方法。[方法]介绍了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开发... [目的]研究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Northing of Winter Wheat"in Hebei,DSSNWWH),为提高农业系统决策的科学性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方法。[方法]介绍了河北省冬麦北移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开发流程、运行向导以及输入输出方式,并对该系统的相关预测结果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该研究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在以往气象数据或当地气象预报的基础上,对某一冬小麦品种在河北省北部某一地区能否安全越冬及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预测,并给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用户可根据预测结果来判断该品种在这一地区能否种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DSSNWWH可有效地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为冬小麦的北移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北移种植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吉县冬小麦种植现状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彩霞 田振荣 +3 位作者 蒙蕊学 丁晓玲 王小丹 杨瑞芹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99-100,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吉县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的影响下,冬季气温增高,暖冬天气频繁出现,极端低温出现频率明显减少和冬季降雪过程增多的这种气候变化为冬小麦的东扩北移创造了条件。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顺应气候变化规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吉县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的影响下,冬季气温增高,暖冬天气频繁出现,极端低温出现频率明显减少和冬季降雪过程增多的这种气候变化为冬小麦的东扩北移创造了条件。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顺应气候变化规律,抢抓机遇,积极实施了冬小麦东扩北移种植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西吉县冬小麦东扩北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切实加快了冬小麦东扩北移种植步伐,进而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找到了突破口,为山区抗旱减灾,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冬小麦 西吉县 种植现状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气候变化规律 农产品区域布局 北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白菜型冬油菜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5 位作者 杨宁宁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曾秀存 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8,共10页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生育期缩短,越冬期延长;越冬后返青期~成熟期生育期总天数不变,但早期(返青期~终花期)生育期进程加快,而角层期延长。北移种植后冬油菜株高、分枝部位降低,主花序变短、单株角果数减少,分枝数增加,株型变差;角粒数、千粒重增加,角、粒性状改善。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芥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廿碳烯酸、硫苷含量降低;油酸、亚麻酸含量与纬度、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年均温度、最冷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廿碳烯酸、硫苷与油酸、亚麻酸表现相反。冬油菜北移后株型变差,角、粒性状改善;冬前生育期变短,越冬期延长,返青后生育期加快,而角层期延长,有利于粒重增加;籽粒含油量增加,高纬度、高海拔有利于油酸、亚麻酸积累,而高降雨量、低温有利于廿碳烯酸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北移种植 生态区 生育期进程 农艺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蜜1号蜜本类型南瓜适应性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申琼 黄河勋 +2 位作者 钟玉娟 李俊星 武峻新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17-619,700,共4页
2016—2017年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了广蜜1号蜜本类型南瓜适应性试验,对其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蜜1号第1次采收露地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35 kg,比对照蜜本南瓜增加27.9%;小拱棚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7 kg... 2016—2017年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了广蜜1号蜜本类型南瓜适应性试验,对其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蜜1号第1次采收露地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35 kg,比对照蜜本南瓜增加27.9%;小拱棚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7 kg,比对照增加36.2%。露地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9 315.7 kg/hm2,平均总产量(含未熟瓜)为54 374.2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6%和46.0%;小拱棚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6 856.5 kg/hm2,比对照增产46.8%。广蜜1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6年为5.8%~8.5%,2017年为11.3%~13.7%。综合结果表明,广蜜1号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地区露地及小拱棚种植,试验结果可为蜜本类型南瓜在山西省晋中市及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蜜1号 蜜本类型南瓜 北移种植 配套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对受寒害木薯出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宁秀呈 唐秀桦 +7 位作者 韦本辉 韦民政 韦哲 覃维治 何虎翼 陆柳英 韦威旭 甘秀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703-11704,11731,共3页
研究受寒害木薯在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的生根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进行消毒处理可提高受寒害木薯种茎的生根率、出苗率,降低茎段的霉烂率,其中以施保克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出苗率均为63%,茎段霉烂率为28%);不同生根剂处理中,以根... 研究受寒害木薯在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的生根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进行消毒处理可提高受寒害木薯种茎的生根率、出苗率,降低茎段的霉烂率,其中以施保克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出苗率均为63%,茎段霉烂率为28%);不同生根剂处理中,以根旺+石灰处理效果最好,使受寒害木薯的生根率、出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从采用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寒害木薯种茎生长情况的影响来看,根旺+石灰组对促进木薯植株伸长与生长的作用最明显(可使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8.58 cm),而多效唑+石灰处理组对植株茎秆增粗效果最好(可使茎粗比对照增加0.4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寒害 北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日勇闯“禁区”今朝重振旗鼓——韶安建设农场又见橡胶林
10
作者 李发林(摘) 《福建热作科技》 2006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经以北移种植胶树成功而名闻全国的福建省诏安县建设农场,在经历了市场经济荡涤后,如今又掀起种植胶树热潮。10月17日,笔者在当年种植过橡胶、之后又改种茶果的山坡上,见到了一排排刚种下不久的橡胶树。
关键词 橡胶林 农场 禁区 北移种植 橡胶树 市场经济 诏安县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日勇闯“禁区”今朝重振旗鼓——诏安建设农场又见橡胶林
11
《福建热作科技》 2006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橡胶林 农场 禁区 北移种植 橡胶树 市场经济 诏安县 种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12
作者 李民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年第11期12-13,共2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党中央作出发展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战略决策。以屯垦戍边、建立中国天然橡胶基地为己任的云南农垦事业从此展开。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农垦职工的努力奋斗,正确认识云南植胶环境,探索抗寒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党中央作出发展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战略决策。以屯垦戍边、建立中国天然橡胶基地为己任的云南农垦事业从此展开。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农垦职工的努力奋斗,正确认识云南植胶环境,探索抗寒高产植胶技术,不仅使橡胶树突破世界传统植胶区在云南省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而且获得了大面积高产。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建成了在规模上仅次于海南省的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产业 云南省 产业现状 大面积高产 农垦事业 新中国 科技人员 北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