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热带亚高山土壤肥力垂直分异特征——以红河蝴蝶谷为例
1
作者 张燕 王平 +2 位作者 谭小爱 杨镇文 尹正吉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6期31-35,48,共6页
对北热带亚高山地区红河蝴蝶谷不同海拔(105~3012 m)单项肥力空间变异及综合肥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区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按同层五点混合法采集58个垂直土壤样本,测定土壤肥力指标含量,采用变异系数及修正内梅罗指... 对北热带亚高山地区红河蝴蝶谷不同海拔(105~3012 m)单项肥力空间变异及综合肥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区分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按同层五点混合法采集58个垂直土壤样本,测定土壤肥力指标含量,采用变异系数及修正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单项肥力及土壤综合肥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层土壤单项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11~0.86范围,均属于中等变异,其中,亚表层的pH变异系数接近弱变异,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异系数接近强变异,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在不同土层变异差异显著;蝴蝶谷土壤综合肥力一般(P为0.9~1.8),需密切关注,防止肥力下降导致森林生态效益降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综合肥力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在海拔2100 m以上区域,表层土壤综合肥力系数明显高于亚表层。以期为北热带山地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管护、保育、农业生产等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热带亚高山 土壤肥力 垂直分异 红河蝴蝶谷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矿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桦 丁瑞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6-255,共10页
本文对北亚热带地区七个白浆化土壤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重、轻矿物含量表明土壤继承了母质的特性,粘淀层与漂白层的母质沉积是间断的,前者风化强度大于后者。石英颗粒表面特征显示漂白层物质来源于黄土物质再堆积... 本文对北亚热带地区七个白浆化土壤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重、轻矿物含量表明土壤继承了母质的特性,粘淀层与漂白层的母质沉积是间断的,前者风化强度大于后者。石英颗粒表面特征显示漂白层物质来源于黄土物质再堆积,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其结晶度较差,氧化铁类型以外铁矿和赤铁矿为主,也有非晶质氧化铁和硅酸盐中的Fe2+,其形成条件与现代成土条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热带 白浆土 矿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生态系统呼吸作用对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超 胡海波 +1 位作者 蒋琰 张学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8-12,共5页
为了弄清森林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时空格局,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积累,运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北亚热带次生栎林生态系统进行CO2通量观测,得到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的碳通量数据。对非生长季(12月至翌年2月)全天与生长季(3... 为了弄清森林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时空格局,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积累,运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北亚热带次生栎林生态系统进行CO2通量观测,得到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的碳通量数据。对非生长季(12月至翌年2月)全天与生长季(3—11月)夜间的通量值(即呼吸值)与气温和土温的响应关系分析表明:呼吸作用大小与气温和土温呈现出显著的Van’t Hoff指数相关关系。其中,非生长季的呼吸值与气温拟合效果最佳,生长季夜间的呼吸值与土温拟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次生栎林 生态系统 呼吸作用 碳通量 Van’t Hoff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石灰土山地生态重建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深法 王援高 +2 位作者 陆景冈 毛东明 沈建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生态破坏较严重的浙西石灰土山地,经三年的生态重建模式定位试验,明确了银杏、日本甜柿、板栗、枇杷、梨树和黑麦草为石灰土山地适生的生物种群;以此设计的果-草生态重建模式,具有改善生态、提高肥力、增加收入的良好效益,可在... 在生态破坏较严重的浙西石灰土山地,经三年的生态重建模式定位试验,明确了银杏、日本甜柿、板栗、枇杷、梨树和黑麦草为石灰土山地适生的生物种群;以此设计的果-草生态重建模式,具有改善生态、提高肥力、增加收入的良好效益,可在北亚热带石灰岩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土山地 生态结构 适生性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氧化铁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傅桦 丁瑞兴 《科技通报》 1995年第6期370-374,共5页
研究了白浆化土壤氧化铁的含量、氧化铁矿物类型及其形成条件。论述了白浆化土壤成土年龄相对较短,且形成过程受现代成土条件制约,成土母质可能具有不均一性。
关键词 热带 白浆化土壤 氧化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酸性母质发育的土壤的基本属性与分类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承武 徐盛荣 朱克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5-88,共4页
研究了我国北亚热带发育于酸性母质上的10个土壤剖面的基本属性,经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二稿)”验证,其中有6个剖面属于黄壤或褐土的有关亚类,1个属贫盐基黄棕壤亚类;1个属粘淀红褐土亚类,2个属土质初育土纲。
关键词 黄棕壤 盐基 黄壤 阳离子交换量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热带 粘粒胶膜 母质 酸性 基本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的地球化学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桦 丁瑞兴 《科技通报》 1997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北亚热带地区7个白浆化土壤的元素化学组成,认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受母质的影响.主组元分析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程度以铁和锰最为活跃,钛相对稳定,而钠、钾、硅和镁等元素易淋失.
关键词 热带 白浆土 地球化学 成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72-1773,共2页
安徽北亚热带处于我国整个北亚热带的经向中段,是我国南北物种扩散的通道。该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十分单调,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林分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地带性气候资源潜力和优势;而且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沟通南北物种交融的基础薄弱... 安徽北亚热带处于我国整个北亚热带的经向中段,是我国南北物种扩散的通道。该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十分单调,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林分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地带性气候资源潜力和优势;而且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沟通南北物种交融的基础薄弱。笔者研究了恢复该区森林植被的策略,以构成多样化森林植被类型镶嵌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植被类型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OT框架下的北亚热带人工草地鼠害防控响应浅析
9
作者 蔡明 牟兰 黄必志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基于SWOT模型,从防控优势、防控劣势、防控机会、防控威胁四个方面浅析了北亚热带人工草地极具代表性的昆明小哨草场的鼠害防控条件。结果表明,防控优势是农牧民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效防控鼠害经验;防控劣势是鼠害危害程度大,不易被发现... 基于SWOT模型,从防控优势、防控劣势、防控机会、防控威胁四个方面浅析了北亚热带人工草地极具代表性的昆明小哨草场的鼠害防控条件。结果表明,防控优势是农牧民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效防控鼠害经验;防控劣势是鼠害危害程度大,不易被发现;防控机会是防控方法增多,应该借鉴引用;防控威胁是草场退化滋养了鼠害的发生,资金和研发力度不够。提出了建立健全北亚热带区草地鼠害监控系统,将鼠害控制在萌芽阶段,使鼠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北亚热带区人工草地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防控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不同改良水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超群 孙晓梅 +1 位作者 谢允慧 侯义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共9页
【目的】利用EST-SSR标记比较和评价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引种种源群体、一代育种群体和二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日本落叶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和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6个SSR标记分析日本落叶松3个... 【目的】利用EST-SSR标记比较和评价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引种种源群体、一代育种群体和二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日本落叶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和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6个SSR标记分析日本落叶松3个群体共873份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应用GenAlex 6.41软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遗传变异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16对引物在全部样品中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7个,不同位点的多态性差异较大,其中中高度多态性位点有14个,说明这些标记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为2.543,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97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480,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引种种源群体、一代育种群体和二代育种群体的多样性指数I值分别为0.911、1.017和1.009,PIC值分别为0.432、0.484和0.488,说明一代和二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略高于种源群体,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3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在0.006~0.075之间,其中,一代和二代育种群体间的距离最小,种源群体与一代和二代育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渐增大;AMOVA分析结果也表明3个群体间分化较小,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及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种源群体与一代和二代群体的遗传基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将少量种源群体中差异较大的基因型引入二代育种群体中,可有效提高二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论】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改良代群体遗传变异水平并没有降低,说明目前该区域的育种策略对于维持遗传多样性是合适的。3个群体的材料来源差异、栽培与育种中的花粉污染以及高强度的定向选择,是造成种源群体与一代、二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及遗传组成上的差异的主要因素,适时地将原产地资源补充到育种群体中,这对日本落叶松这样的外来树种的高轮次育种群体构建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日本落叶松 育种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不同人工林林分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金龙 胡海波 +2 位作者 周梅佳 吴超明 朱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研究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驱动因素,探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以北亚热带马尾松林、银杏林和杂交鹅掌楸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人工林林分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 为了研究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驱动因素,探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以北亚热带马尾松林、银杏林和杂交鹅掌楸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人工林林分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两者之间的协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马尾松林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酶活性显著低于银杏林和杂交鹅掌楸林(P<0.05),杂交鹅掌楸林土壤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最高,而银杏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低。(2)银杏林土壤酶碳氮比(Ce/Ne)、酶碳磷比(Ce/Pe)和酶氮磷比(Ne/Pe)在3个林分间均最大,马尾松林和杂交鹅掌楸林土壤Ce/Pe和Ne/Pe差异不显著,杂交鹅掌楸林土壤Ce/Ne显著大于马尾松林(P<0.05)。(3)3种人工林土壤酶化学计量的向量角度均大于45°,银杏林向量长度最长,而向量角度最小。(4)土壤酶C∶N∶P经对数转化后为1∶0.75∶1.90,偏离全球平均水平(1∶1∶1),表明研究区土壤微生物受P限制的同时还受C限制。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磷含量、C/P、含水量和C/N是调控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仅施用复合肥会加剧土壤微生物C限制,因此,该地区人工林应施用合理配比的有机肥,以维持人工林长期、稳定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不同林分 养分限制 土壤 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比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大眼金枪鱼秋季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莹超 陈屹林 +3 位作者 戴小杰 李云凯 吴峰 刘攀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6,共9页
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于2018年9-12月在北太平洋亚热带水域(150°W-164°W,30°N-37°N)采集了146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品,并对其胃含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共鉴别出36种饵料... 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于2018年9-12月在北太平洋亚热带水域(150°W-164°W,30°N-37°N)采集了146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品,并对其胃含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共鉴别出36种饵料种类,隶属于28科,优势饵料为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发光柔鱼(Eucleoteuthis luminosa)、魣蜥鱼(Lestidium prolixum)和眶灯鱼(Diaphus sp.),其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分别为25.65%、14.48%、7.56%和6.77%。大眼金枪鱼在叉长为100~110 cm范围内的摄食强度最高,在性腺成熟度Ⅲ期的摄食强度也最高,而Ⅴ期的摄食强度最低,此外,在150~250 m水层中的摄食强度较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征和摄食习性的认识,及进一步了解其在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结构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摄食习性 太平洋亚热带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副高第一次北跳与其后热带气旋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玉国 马应生 刘怡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6月第一次季节性北跳和其之后的第一个热带气旋(TC)生成的关系,利用1980-2015年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研究所发布的最佳路径台风数据,采用统计、气候检验、...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6月第一次季节性北跳和其之后的第一个热带气旋(TC)生成的关系,利用1980-2015年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研究所发布的最佳路径台风数据,采用统计、气候检验、合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近2/3的年份里,副热带高压北跳后不到1周就有TC生成;其余年份在副热带高压北跳后,超过2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无TC生成,而这些年份的气候背景相对比较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即在强厄尔尼诺年,副热带高压北跳之后均无TC生成。副热带高压的合成指数显示:副热带高压北跳后无TC生成时,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强、位置偏南等因素有关;副热带高压北跳后有TC生成时,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与气候态平均值无明显差异,但脊线和南界5 880gpm等位势高度线在副热带高压北跳后均有明显北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高压第一次 热带气旋 热带高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黄土母质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14
作者 周华茂 徐盛荣 朱克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9-90,97,共3页
研究了9个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的基本属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二稿)”,1—6号剖面属湿润铁硅铝土亚纲黄棕壤土类,7—9号剖面属半干润铁硅铝土亚纲的黄褐土类。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黄土母质 粘粒胶膜 热带 分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东段气候变迁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变化趋势
15
作者 汤兴根 庞培骐 +1 位作者 王惠华 李长生 《森林防火》 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
气候变迁直接影响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变化趋势,了解气候变迁与高火险天气等级天数变化趋势,并且提出相应对策,是气象与护林防火人员关心的问题。我们应用上海1873年以来气象资料和南京、杭州、苏州、常熟本世纪的气象资料对公元2... 气候变迁直接影响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变化趋势,了解气候变迁与高火险天气等级天数变化趋势,并且提出相应对策,是气象与护林防火人员关心的问题。我们应用上海1873年以来气象资料和南京、杭州、苏州、常熟本世纪的气象资料对公元234年(三国时期)以来江苏太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迁 森林火险 天气等级变化 中国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路径北移对黄渤海风暴潮增水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冰洁 陶爱峰 +2 位作者 沈红艳 王京富 纪橞颖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热带气旋生命史最大强度(LMI)的年平均纬度在全球主要的热带气旋盆地中向极地移动,正在改变有关海域风暴潮增水的统计结论,对港区潮位设防标准的确定构成影响,西北太平洋(WNP)尤其明显。应用二维水动力模型MIKE21以及Holland台风模型建... 热带气旋生命史最大强度(LMI)的年平均纬度在全球主要的热带气旋盆地中向极地移动,正在改变有关海域风暴潮增水的统计结论,对港区潮位设防标准的确定构成影响,西北太平洋(WNP)尤其明显。应用二维水动力模型MIKE21以及Holland台风模型建立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模型,模拟2106号“烟花”台风期间的风暴潮,并设置3个情景,将“烟花”台风的路径向北平移,分析其对黄渤海海域风暴潮增水的影响。初步得出台风路径北移3°,渤海海域风暴潮整体增水幅度达17%,连云港至启东角沿岸30 m水深范围内风暴潮增水幅度达32%等结论,以资沿岸防灾减灾及确定港区潮位设防标准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风暴潮增水 港区设防潮位 2106号台风“烟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滇中北亚热气候带熟制改革的思索
17
作者 张志华 《云南农业》 1999年第4期2-3,共2页
任何一种耕作制度都带有很强的区域性,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耕作制度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因素(光、温、水)、栽培水平、品种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因而,耕作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生产措施,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 任何一种耕作制度都带有很强的区域性,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耕作制度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因素(光、温、水)、栽培水平、品种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因而,耕作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生产措施,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才能顺利进行。滇中的气候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气象因素 热带 气候类型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引种栽培 被引量:43
18
作者 李润唐 张映南 +3 位作者 李映志 叶春海 廖肖亮 陈丽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6,共2页
湛江市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光照足。年平均气温22.7℃,最高月平均温度28.8℃,最低月平均温度12.8℃,年平均日照时数1809.3小时,全年无霜。鉴于湛江市适合火龙果生长,笔者于2003年起,开展了火龙果引种栽培试验。现将... 湛江市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光照足。年平均气温22.7℃,最高月平均温度28.8℃,最低月平均温度12.8℃,年平均日照时数1809.3小时,全年无霜。鉴于湛江市适合火龙果生长,笔者于2003年起,开展了火龙果引种栽培试验。现将引种栽培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栽培试验 火龙果 年平均气温 月平均温度 季风气候区 日照时数 湛江市 北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窿缘桉防护林小气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1 位作者 温远光 何立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对广西北热带山口林场2 种林龄窿缘桉防护林内及空旷地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15 年生和45 年生窿缘桉林内的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别为246 ×103 k J·m - 2 和202 ×10... 对广西北热带山口林场2 种林龄窿缘桉防护林内及空旷地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15 年生和45 年生窿缘桉林内的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别为246 ×103 k J·m - 2 和202 ×103 k J·m - 2 , 分别比空旷地(543 ×103 k J·m - 2)减少547 % 和628 % ; 平均气温分别低02 ℃和07 ℃; 0 ~20 cm 土层的平均温度分别低13 ℃和18 ℃; 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1 % 和3 % ; 45 年生林内的平均风速降低824 % 。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窿缘桉 防护林 小气候 北热带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1马鞍山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概述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长三角区,总面积4049 km^(2),地形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由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成。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1马鞍山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概述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长三角区,总面积4049 km^(2),地形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由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成。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1100 mm,年均无霜期为234 d左右,这些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极为适宜水稻产业发展。2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2.1选择稻田土壤作为水稻生长根基,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需要挑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优良、保水保肥能力强、酸碱度适宜的土壤进行栽培。注意土壤中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浓度,避免其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热带 农药残留 有机质含量 年平均气温 土壤结构 冲积平原区 自然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