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印支期的推覆构造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高社 李学田 +2 位作者 刘德良 周松兴 高一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在分析合肥盆地钻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对北淮阳构造带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存在 ,探讨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模式、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意义。认为 ,印支期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组成统一的推覆构造系... 在分析合肥盆地钻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对北淮阳构造带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存在 ,探讨了印支期推覆构造的模式、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意义。认为 ,印支期合肥盆地与北淮阳构造带组成统一的推覆构造系统 ,其动力学背景是华北陆块深部地壳向造山带内部的陆内俯冲。印支期构造运动为典型的大陆内部构造 ,并非经“B”式俯冲形成的碰撞造山运动。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的保存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陆内俯冲 合肥盆地 北淮阳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的属性及其对板块缝合线位置的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鹏 宋传中 +7 位作者 任升莲 LIN Shoufa 张妍 李加好 刘欢 王微 杨帆 刘啟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2-1129,共18页
北淮阳构造带为一条沿大别造山带北麓展布的狭长构造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其物源组成、构造属性等研究内容是揭示南北板块在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单元格局以及时空演化的关键信息。结合构造变形、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 北淮阳构造带为一条沿大别造山带北麓展布的狭长构造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其物源组成、构造属性等研究内容是揭示南北板块在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单元格局以及时空演化的关键信息。结合构造变形、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对北淮阳前中生代岩石地层单元苏家河群/卢镇关群和信阳群/佛子岭群进行对比分析,就其构造属性形成这样的基本认识:北淮阳构造带是杨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合带,其物质组成具有双源性-主体部分来源于杨子板块,由代表了杨子板块北缘基底的晚元古代苏家河群(784±19Ma)/卢镇关群(756±12Ma)和杨子板块被动陆缘复理石沉积建造-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的信阳群南湾组组成,后者相当于商丹缝合带以南的刘岭群;信阳群龟山组亲缘于华北板块并构成华北板块南缘的弧前楔形沉积体,是沿商丹缝合带分布的桃花铺弧前楔形沉积体的东延。佛子岭群总体可与信阳群相连,全岩成分显示,佛子岭群沉积构造环境既有活动大陆边缘,又有被动大陆边缘。由于中生代以来多期构造变形叠加(至少三期),佛子岭群岩石地层单元的叠置关系被改造或重置,使其缺少"构造解体"的证据,而无法在构造单元上细分。对于两大板块之间的缝合带位置,笔者认为:商丹缝合带进入北淮阳构造带后,应沿着北淮阳的北界,与龟山-梅山-六安-磨墩水库一线延伸的断裂带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构造带 构造变形 LA-ICP-MUS U-Pb锆石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属性 板块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老湾金矿区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文灿 杜建国 +1 位作者 张达 毛晓长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9,共12页
通过对北淮阳构造带内老湾金矿区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流体变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初步研究,提出老湾金矿是一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在龟山—梅山断裂带的韧性推覆、右行走滑、脆性变... 通过对北淮阳构造带内老湾金矿区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流体变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初步研究,提出老湾金矿是一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在龟山—梅山断裂带的韧性推覆、右行走滑、脆性变形3阶段过程中,金元素随差应力和流体变化存在不同的变化。在韧性变形阶段,水/岩比值相对较低的变质热液作用使金元素发生初步富集;在脆性变形阶段,岩浆活动和强烈的水 岩相互作用使金元素富集成矿。因此老湾金矿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经历了早期韧性变形(低水/岩比值)和晚期脆性变形(伴随岩浆活动、高水/岩比值)两阶段金元素富集的成矿过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韧性剪切 金矿床 北淮阳构造带 岩浆作用 水-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 被引量:36
4
作者 彭智 陆三明 徐晓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是我国秦岭-大别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及铅锌多金属矿床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控制,矿床在空间上沿区域性的断裂分布,时间上以燕山期成矿为主,成矿物质来源有幔源和壳源,但以壳源为主...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是我国秦岭-大别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及铅锌多金属矿床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控制,矿床在空间上沿区域性的断裂分布,时间上以燕山期成矿为主,成矿物质来源有幔源和壳源,但以壳源为主。文章在对区内的矿化集中区及相关矿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金一多金属矿床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6
5
作者 陆三明 徐晓春 彭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1,共5页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含矿角砾岩主要有全筒矿化型和复合矿化型两种,前者与浅成岩有一定距离,后者在空间上与浅成岩伴生。两种类型含矿角砾岩的角砾、胶结物成分存在差异,但产出状态、岩石化学、同位素等分析均表明,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受浅...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含矿角砾岩主要有全筒矿化型和复合矿化型两种,前者与浅成岩有一定距离,后者在空间上与浅成岩伴生。两种类型含矿角砾岩的角砾、胶结物成分存在差异,但产出状态、岩石化学、同位素等分析均表明,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受浅部流体的生成方式、区域构造应力和岩浆热动力的联合作用控制的,这一规律为该带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多金属矿床 北淮阳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属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杜建国 刘文灿 +1 位作者 孙先如 胡礼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的基底由一套变火山沉积岩建造 (即原称庐镇关群 )所组成。岩类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研究表明 ,这套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 ,分别形成于中元古宙陆内裂解 (扩张 )带和晚元古...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的基底由一套变火山沉积岩建造 (即原称庐镇关群 )所组成。岩类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研究表明 ,这套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 ,分别形成于中元古宙陆内裂解 (扩张 )带和晚元古宙岛弧两种构造环境 ,其中以岛弧环境火山岩为主要部分 ,由此可以证明北淮阳构造带是在中元古宙陆内裂解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弧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变质岩 构造属性 北淮阳构造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的电性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交东 刘德良 +5 位作者 徐春华 李学田 姜慧超 雷敏 许世红 周桂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44-544,共1页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的地带,紧邻郯庐断裂带和大别山带,处于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重要部位,该区的地质研究势必涉及若干大地构造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电性结构 大地构造 地质结构 北淮阳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区域成岩规律 被引量:4
8
作者 邬宗玲 夏飞强 +1 位作者 盛勇 黄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0-696,共7页
文章在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带内火山岩成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概述。研究认为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各火山构造单元岩石的组合、火山活动时间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活动有... 文章在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带内火山岩成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概述。研究认为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各火山构造单元岩石的组合、火山活动时间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活动有由西向东演化趋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由早期到晚期火山岩碱度不断升高,同化混染作用和结晶分异程度逐步加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国东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发生转变相耦合,也是由其东邻郯庐断裂、西近大别罗田片麻岩穹隆的构造特殊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构造带 火山岩 地球动力学 成岩规律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前中生代地层单元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刚 赵重远 +4 位作者 李丕龙 罗彩珍 李宗亮 李向平 李书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5-598,共4页
运用构造岩石地层学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了北淮阳构造带前中生代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及其可能的形成环境。研究表明:北淮阳带主体发育两套前中生代岩石地层单元,即震旦-泥盆纪裂陷-洋盆阶段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类复理石地层单元,石炭-二叠纪残... 运用构造岩石地层学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了北淮阳构造带前中生代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及其可能的形成环境。研究表明:北淮阳带主体发育两套前中生代岩石地层单元,即震旦-泥盆纪裂陷-洋盆阶段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类复理石地层单元,石炭-二叠纪残余洋盆阶段含煤碎屑岩组成的类磨拉石地层单元;前者主要包括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的卢镇关群-佛子岭群及其相当层系,原岩建造主体代表了震旦-泥盆纪秦岭-大别洋盆近邻北淮阳俯冲带前缘的类复理石沉积环境;后者指低绿片岩相轻微变质的梅山群和杨山群及其相当层系,原岩建造主体代表了石炭-二叠纪秦岭-大别残余洋盆东延至北淮阳区带的滨浅海相类磨拉石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构造带 构造地层单元 类复理石 类磨拉石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带东段变质构造地层早期构造变形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果胜 宋鸿林 +1 位作者 马文璞 刘文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3-90,共8页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 ,其中东段安徽境内变质构造地层佛子岭岩群对北淮阳带区域构造研究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以原黄龙岗岩组为界 ,佛子岭岩群上、下部早期构造变形明显不同。佛子岭岩群下部郑堂子岩组、仙人冲岩组、祥云寨...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 ,其中东段安徽境内变质构造地层佛子岭岩群对北淮阳带区域构造研究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以原黄龙岗岩组为界 ,佛子岭岩群上、下部早期构造变形明显不同。佛子岭岩群下部郑堂子岩组、仙人冲岩组、祥云寨岩组发育以固态流变为特征的褶叠层构造 ,形成于地壳伸展构造体制下 ,是横向构造置换作用的产物。佛子岭岩群上部诸佛庵岩组、八道尖岩组、潘家岭岩组表现为纵弯褶皱变形 ,构造置换不彻底 ,局部保留有原生沉积结构构造 ,形成于地壳收缩构造体制下 ,是纵向构造置换作用的产物。因此 ,文中将原佛子岭岩群解体为下部卢镇关构造混杂岩带和上部诸佛庵岩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构造带 变质构造地层 佛子岭岩群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东段变质构造地层的古构造环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果胜 马文璞 徐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关于大别山北麓北淮阳东段原佛子岭岩群的古构造环境问题, 存在着认识分歧, 其主要原因是将形成构造背景与地质演化历史本不相同的不同构造地层单元混在了一起, 不加区分地进行古构造环境分析。根据构造变形、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的... 关于大别山北麓北淮阳东段原佛子岭岩群的古构造环境问题, 存在着认识分歧, 其主要原因是将形成构造背景与地质演化历史本不相同的不同构造地层单元混在了一起, 不加区分地进行古构造环境分析。根据构造变形、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 将原佛子岭岩群解体为被一重要的构造滑脱带所分隔的下部卢镇关构造混杂岩带和上部诸佛庵岩群。通过对新厘定的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分别进行沉积建造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 下部卢镇关构造混杂岩带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而上部诸佛庵岩群形成于华北板块南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这意味着华北、扬子板块的古生代板块碰撞缝合带的位置应该位于诸佛庵岩群分布区域的南侧, 而且板块俯冲—碰撞的极性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变质构造地层 北淮阳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东段徐家湾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芳 杜建国 +2 位作者 万秋 邱军强 汤金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北淮阳构造带内桐柏-桐城与郯城-庐江两大断裂的交汇处,岩体呈岩株状侵入新元古界老变质岩层中.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ICP-MS法测定了岩体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表明岩体具SiO2和Al2O3较高、富碱、过铝质、Mg#... 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北淮阳构造带内桐柏-桐城与郯城-庐江两大断裂的交汇处,岩体呈岩株状侵入新元古界老变质岩层中.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ICP-MS法测定了岩体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表明岩体具SiO2和Al2O3较高、富碱、过铝质、Mg#小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富集,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Y、Th、Nb、Hf、U富集,Ta、P、Ti亏损;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LaN/YbN与LREEs/HREEs值均较大,具较弱的δCe负异常,显示该岩体为过铝质A型花岗.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在128.0±0.9~129.6±1.4Ma之间,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认为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形成岩体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构造带 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北淮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邱军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30,共2页
安徽北淮阳地区隶属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东段,昔称北淮阳加里东褶皱带,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有利成矿。本文通过初步研究和实地考察,简述了北淮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成矿地质 成矿规律 北淮阳构造带 铅锌矿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湖凹陷基性岩捕获锆石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成龙 朱庆富 +2 位作者 朱光 夏连军 高德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65,共29页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关键大地构造事件,该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是了解华南与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与方式的基本前提。本文利用郯庐断裂带东侧金湖凹陷内7个新生代基性岩样品394个点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在分析岩...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关键大地构造事件,该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是了解华南与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与方式的基本前提。本文利用郯庐断裂带东侧金湖凹陷内7个新生代基性岩样品394个点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在分析岩浆活动时代基础上,利用捕获锆石年龄信息探讨了大别造山带的古生代演化及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为认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表明,金湖凹陷的基性岩浆活动时代为古近纪早期(66.1~56.5 Ma),与围岩的沉积时代吻合;基性岩中的捕获锆石来自大别造山带,是印支期板块碰撞造山中楔入郯庐断裂带东侧华南板块的造山带物质,具有华南板块、北淮阳和华北板块的混杂岩石圈信息;捕获锆石中445 Ma(变质锆石)、290 Ma(岩浆锆石)及214 Ma(变质锆石)等峰值年龄信息指示古生代以来北淮阳构造带经历了与北秦岭构造带类似的弧—陆俯冲、碰撞历程,暗示秦岭造山带的二郎坪洋、商丹洋和勉略洋可延伸至大别造山带东端;年代学数据及构造分析支持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嵌入碰撞背景下的华南板片撕裂边界,其起源形式为陆—陆碰撞下的板块斜向汇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捕获锆石 郯庐断裂 北淮阳构造带 新生代基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深部结构的高精度重磁电震解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交东 杨晓勇 +5 位作者 刘成斋 张丽莉 李冰 徐亚 黄松 胡卫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92-2306,共15页
大别山北缘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地带,其深部精细结构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根据近年来在研究区域内采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OMEGA、OASIS和FUGRO-LCT等多个重磁电震软件处理,获得了深部信息丰富的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图像.本文从中... 大别山北缘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地带,其深部精细结构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根据近年来在研究区域内采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OMEGA、OASIS和FUGRO-LCT等多个重磁电震软件处理,获得了深部信息丰富的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图像.本文从中选取了2条平行的电法和地震剖面,辅以高精度重磁数据,揭示了大别山北缘深部地质结构总体呈现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北淮阳构造带向北逆冲的特征,并可清楚地识别大别山北缘造山带、肥南山前坳陷带和肥北斜坡带.其特征分别如下:①大别山北缘造山带,地震反射杂乱,电性高阻大于2000Ωm,以磨子潭—晓天断裂为界分为北大别杂岩带和北淮阳构造带,主要由大别群、卢镇关杂岩和佛子岭群组成,沿舒城—信阳断裂逆冲于中、下侏罗统之上,浅部发育北倾的金寨—龙门冲滑覆断裂.②肥南山前坳陷带,上部为中、新生界,呈现中低阻特征,地震反射界面清楚,断面波明显;下部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上部可能残存古生界),电性特征为低阻(5~50Ωm),地震反射较连续,内部反射弱.以六安断裂为界分为舒城凹陷和肥中断裂带,其北侧边界为肥中断裂.③肥北斜坡带,上部主要为侏罗系,呈现中低阻、水平层状地震反射特征;下部主要为霍邱群,电性为高阻,地震反射杂乱;中间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向北逐渐减薄、直至缺失.上述认识将为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南北板块碰撞缝合线和油气资源勘查等研究提供深部地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 北淮阳构造带 深部结构 大地电磁剖面 地震反射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信阳新县钼矿床特征及围岩蚀变分带
16
作者 郭龙 肖渊甫 +3 位作者 单杨威 王瑜亮 李学仁 郭显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23,共2页
河南省信阳新县钼矿床地处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矿区内地层系统划分为北淮阳构造带北亚带、北淮阳构造带南亚带和桐柏-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亚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和资料分析,查明了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分带。
关键词 蚀变分 阳新县 北淮阳构造带 钼矿床 辉钼矿 围岩 河南省 磁黄铁矿 矿区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