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洋时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唐启华
-
机构
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
文摘
从北洋派的角度看,辛亥要解决的是国体与政体问题,应称之为变更国体或改革政体。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运用北洋派文武势力以及南方之民气,诱迫清帝逊位将政权和平转移,促成南北统一,维系五族共和,这是北洋派对辛亥最大的贡献。北京政府是继承清朝统治权南北统一五族共和的正统政权,尊重辛亥的禅让性质。北洋派认为辛亥的重要性在于建立共和而非革命,共和是北洋派之功,值得纪念的是2月12日"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北洋派强调"共和"与清帝逊位的关联,以及北洋派与建立、维护"共和"之贡献,将"辛亥"与"共和"、"统一"相连结,反对"革命",贬抑1月1日南京政府成立之日,并将10月10日国庆节意义转换,与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相结合。国民党则独重革命,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一连串与"革命"有关的纪念日,不再纪念南北统一与实行共和,"宣布共和纪念日"遂无形取消。
-
关键词
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
北洋派
辛亥革命
-
分类号
K258.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关于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善中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1-54,83,共5页
-
文摘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有关事实,史学界的看法似趋向一致,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故提出来与各位商榷。一、是谁杀死了吴禄贞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为其警卫营长马惠田等所害。后来,世人根据其好友冯耿光等所言,多以为是袁世凯派人所为。依冯等所说,当时清、民两军尚在汉口激战,吴任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拥重兵于石(家庄)、保(定)一带,袁世凯出山时,吴是袁一大威胁,故必去之。
-
关键词
吴禄贞
北洋新军
镇统制
滦州兵谏
冯耿光
朱尔典
湖北云梦
湖北军政府
国会选举
北洋派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