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舆论和情报的跨国纠缠:五四时期在中美之间的中美通讯社
1
作者
刘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9,共11页
晚清至民国时期,外国在华通讯社不仅有国别属性,更有跨国属性;不仅有舆论功能,更兼具情报作用。中美通讯社自1918年创办至1928年解散这十年间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表面是主事者从美国人变为中国人,实则在中国和美国、官办与私营之间摇摆,...
晚清至民国时期,外国在华通讯社不仅有国别属性,更有跨国属性;不仅有舆论功能,更兼具情报作用。中美通讯社自1918年创办至1928年解散这十年间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表面是主事者从美国人变为中国人,实则在中国和美国、官办与私营之间摇摆,深层蕴含着在中美之间各方势力相互渗透竞合的复杂跨国性。它既为美国政府服务,又有国民党势力渗透,还为北洋政府提供国际情报,不只是列强对中国精英的主动布局,更是中国复杂政治集团借助外国通讯社进行有目的宣传以搅动政局、获取国际信息以调整内外政策的主动使然。中美通讯社在中美跨国之间、在情报与舆论之间,产生了复杂多变的利益缠绕和身份认同,其在京沪的“双城”活动以及联通中外的信息流动,对五四运动前后的国内政局和北洋外交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通讯社
跨国性
国际情报
五四运动
北洋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舆论和情报的跨国纠缠:五四时期在中美之间的中美通讯社
1
作者
刘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通讯社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72-1949)(23&ZD216)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22NTSS23):北师大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
文摘
晚清至民国时期,外国在华通讯社不仅有国别属性,更有跨国属性;不仅有舆论功能,更兼具情报作用。中美通讯社自1918年创办至1928年解散这十年间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表面是主事者从美国人变为中国人,实则在中国和美国、官办与私营之间摇摆,深层蕴含着在中美之间各方势力相互渗透竞合的复杂跨国性。它既为美国政府服务,又有国民党势力渗透,还为北洋政府提供国际情报,不只是列强对中国精英的主动布局,更是中国复杂政治集团借助外国通讯社进行有目的宣传以搅动政局、获取国际信息以调整内外政策的主动使然。中美通讯社在中美跨国之间、在情报与舆论之间,产生了复杂多变的利益缠绕和身份认同,其在京沪的“双城”活动以及联通中外的信息流动,对五四运动前后的国内政局和北洋外交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美通讯社
跨国性
国际情报
五四运动
北洋外交
Keywords
the Sino-American News Agency
transnational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Beiyang diplomac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舆论和情报的跨国纠缠:五四时期在中美之间的中美通讯社
刘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