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额尔齐斯河北极茴鱼形态性状与纯重的通径分析及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
1
作者
毛秦
钟馨
+4 位作者
单阳
王思格
朱子妍
郭焱
杨天燕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开展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和纯重间的通径分析,探明北极茴鱼与同属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明确其分类学地位,为制定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93尾北极茴鱼样本31个形态...
开展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和纯重间的通径分析,探明北极茴鱼与同属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明确其分类学地位,为制定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93尾北极茴鱼样本31个形态性状和纯重进行通径分析,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茴鱼属鱼类进行系统发育探讨。结果表明,全长(X_(1))、枕骨后末端至腹鳍起点距离(X_(14))、臀鳍起点至背鳍基部末端距离(X_(21))3个指标对鱼体纯重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辅助选育的最优表型;COI基因序列分析共得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_(d))为0.984,核苷酸多样性(P_(i))为0.0386,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0.7718,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系统发育树显示黑龙江茴鱼、欧洲茴鱼和北美茴鱼各自形成完整的进化枝,北极茴鱼可能存在不同的进化单元,新疆分布的北极茴鱼与短头茴鱼和蒙古茴鱼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茴鱼
形态特征
通径分析
COI基因
系统发育
额尔齐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叶尔特斯河野生北极茴鱼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向伟
范镇明
+2 位作者
殷建国
钱龙
胡伯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2007年8月30日~9月3日,对生活在阿勒泰市富蕴县可可托海镇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叶尔特斯河里的野生北极茴鱼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资源调查,采样距离5km,采集样本36尾。逐尾进行全长、体长、体重等测量及性腺发育、食性、鱼鳞年龄等观察,并做...
2007年8月30日~9月3日,对生活在阿勒泰市富蕴县可可托海镇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叶尔特斯河里的野生北极茴鱼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资源调查,采样距离5km,采集样本36尾。逐尾进行全长、体长、体重等测量及性腺发育、食性、鱼鳞年龄等观察,并做记录。生物学研究表明:渔获物中1+龄鱼平均体长11.07cm,平均体重17.67g;2+龄鱼平均体长17.79cm,平均体重86.08g;3+龄鱼平均体长22.48cm,平均体重196.33g;性成熟个体3+龄;年龄组成主要为2+龄、3+龄。野生北极茴鱼规格偏小,年龄组成和性成熟年龄均呈现低龄化。野生北极茴鱼秋季摄食旺盛,胃充塞度多为2级和3级,在水温5~8℃时,摄食强度与水温升高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北极茴鱼
生物学指标
叶尔特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极茴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永增
魏冬梅
+1 位作者
向伟
王咏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肌肉营养成分利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极茴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9.38%、20.41%、0.78%和1.26%。肌肉(100 g干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37 ...
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肌肉营养成分利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极茴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9.38%、20.41%、0.78%和1.26%。肌肉(100 g干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37 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39.95%和39.13%。北极茴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比值系数分为85.45。肌肉(鲜样)中含有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4.1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含量为0.21%、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为2.73%。由以上数据可知北极茴鱼食物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可以确认北极茴鱼是一营养保健价值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良养殖鱼种,应该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茴鱼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茴鱼属鱼类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凯
佟广香
+6 位作者
张澜澜
孙慧智
卫明亮
赵成
何宝全
尹家胜
张永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8,共12页
为查明中国现存茴鱼属(Thymallus)鱼类形态差异,以黑龙江茴鱼(T.grubii)、北极茴鱼(T.arcticus)、鸭绿江茴鱼(T.yaluensis)和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茴鱼属鱼类的10项分节...
为查明中国现存茴鱼属(Thymallus)鱼类形态差异,以黑龙江茴鱼(T.grubii)、北极茴鱼(T.arcticus)、鸭绿江茴鱼(T.yaluensis)和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茴鱼属鱼类的10项分节特征和32项标准化可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鸭绿江茴鱼全部分节特征与黑龙江茴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龙江茴鱼、北极茴鱼和下游黑龙江茴鱼两两之间均存在5项以上分节特征差异显著(P<0.05)。(2)差异系数分析显示,除尾柄长/体长外,鸭绿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之间形态特征差异均属种内地理种群间的差异水平。(3)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8项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17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第一、二主成分分别主要解释了茴鱼属鱼类之间的躯干部和头部差异,构建第一、二主成分散点图发现,鸭绿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个体交叉程度较高且无法单独进行区分,下游黑龙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的个体交叉程度次之,可以部分被区分开,仅北极茴鱼可以被单独区分开。(3)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4项标准化可量性状用于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个体被正确判入各自群体的判别率高达97.30%。(4)聚类分析显示,与黑龙江茴鱼相比,鸭绿江茴鱼与其相似度最高,下游黑龙江茴鱼次之,北极茴鱼与黑龙江茴鱼相似程度最低。综合分析表明:(1)鸭绿江茴鱼不应被定为有效种,其学名应修订为黑龙江茴鱼。(2)黑龙江茴鱼、北极茴鱼和下游黑龙江茴鱼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于其分节特征以及躯干部和头部的可量性状上。本研究将为茴鱼属鱼类的物种分类和进化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茴
鱼
北极茴鱼
下游黑龙江
茴
鱼
鸭绿江
茴
鱼
形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额尔齐斯河北极茴鱼形态性状与纯重的通径分析及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
1
作者
毛秦
钟馨
单阳
王思格
朱子妍
郭焱
杨天燕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基金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STPR200101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340023)。
文摘
开展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和纯重间的通径分析,探明北极茴鱼与同属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明确其分类学地位,为制定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93尾北极茴鱼样本31个形态性状和纯重进行通径分析,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茴鱼属鱼类进行系统发育探讨。结果表明,全长(X_(1))、枕骨后末端至腹鳍起点距离(X_(14))、臀鳍起点至背鳍基部末端距离(X_(21))3个指标对鱼体纯重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辅助选育的最优表型;COI基因序列分析共得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_(d))为0.984,核苷酸多样性(P_(i))为0.0386,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0.7718,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系统发育树显示黑龙江茴鱼、欧洲茴鱼和北美茴鱼各自形成完整的进化枝,北极茴鱼可能存在不同的进化单元,新疆分布的北极茴鱼与短头茴鱼和蒙古茴鱼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北极茴鱼
形态特征
通径分析
COI基因
系统发育
额尔齐斯河
Keywords
Thymallus arcticus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path coefficient analysis
COI gene
phylogenetics
Erqis River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尔特斯河野生北极茴鱼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向伟
范镇明
殷建国
钱龙
胡伯林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新疆兵团农十师额尔齐斯河特种鱼救护中心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基金
新疆兵团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06GG18)"额尔齐斯河冷水鱼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文摘
2007年8月30日~9月3日,对生活在阿勒泰市富蕴县可可托海镇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叶尔特斯河里的野生北极茴鱼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资源调查,采样距离5km,采集样本36尾。逐尾进行全长、体长、体重等测量及性腺发育、食性、鱼鳞年龄等观察,并做记录。生物学研究表明:渔获物中1+龄鱼平均体长11.07cm,平均体重17.67g;2+龄鱼平均体长17.79cm,平均体重86.08g;3+龄鱼平均体长22.48cm,平均体重196.33g;性成熟个体3+龄;年龄组成主要为2+龄、3+龄。野生北极茴鱼规格偏小,年龄组成和性成熟年龄均呈现低龄化。野生北极茴鱼秋季摄食旺盛,胃充塞度多为2级和3级,在水温5~8℃时,摄食强度与水温升高呈正比。
关键词
野生
北极茴鱼
生物学指标
叶尔特斯河
Keywords
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Biological characters
Yetex river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茴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永增
魏冬梅
向伟
王咏星
机构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兵团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25)
文摘
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肌肉营养成分利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极茴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9.38%、20.41%、0.78%和1.26%。肌肉(100 g干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9.37 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39.95%和39.13%。北极茴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比值系数分为85.45。肌肉(鲜样)中含有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4.1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含量为0.21%、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为2.73%。由以上数据可知北极茴鱼食物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可以确认北极茴鱼是一营养保健价值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良养殖鱼种,应该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北极茴鱼
肌肉
营养成分
Keywords
Thymallus arcticus
muscle
nutrition compositions
分类号
TS254.7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茴鱼属鱼类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凯
佟广香
张澜澜
孙慧智
卫明亮
赵成
何宝全
尹家胜
张永泉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及增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8,共12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HSY202205M,2020TD56)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常态化监测)共同资助。
文摘
为查明中国现存茴鱼属(Thymallus)鱼类形态差异,以黑龙江茴鱼(T.grubii)、北极茴鱼(T.arcticus)、鸭绿江茴鱼(T.yaluensis)和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茴鱼属鱼类的10项分节特征和32项标准化可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鸭绿江茴鱼全部分节特征与黑龙江茴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龙江茴鱼、北极茴鱼和下游黑龙江茴鱼两两之间均存在5项以上分节特征差异显著(P<0.05)。(2)差异系数分析显示,除尾柄长/体长外,鸭绿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之间形态特征差异均属种内地理种群间的差异水平。(3)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8项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17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第一、二主成分分别主要解释了茴鱼属鱼类之间的躯干部和头部差异,构建第一、二主成分散点图发现,鸭绿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个体交叉程度较高且无法单独进行区分,下游黑龙江茴鱼与黑龙江茴鱼的个体交叉程度次之,可以部分被区分开,仅北极茴鱼可以被单独区分开。(3)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4项标准化可量性状用于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个体被正确判入各自群体的判别率高达97.30%。(4)聚类分析显示,与黑龙江茴鱼相比,鸭绿江茴鱼与其相似度最高,下游黑龙江茴鱼次之,北极茴鱼与黑龙江茴鱼相似程度最低。综合分析表明:(1)鸭绿江茴鱼不应被定为有效种,其学名应修订为黑龙江茴鱼。(2)黑龙江茴鱼、北极茴鱼和下游黑龙江茴鱼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于其分节特征以及躯干部和头部的可量性状上。本研究将为茴鱼属鱼类的物种分类和进化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
茴
鱼
北极茴鱼
下游黑龙江
茴
鱼
鸭绿江
茴
鱼
形态差异
Keywords
Thymallus grubii
Thymallus arcticus
Thymallus tugarinae
Thymallus yaluensis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额尔齐斯河北极茴鱼形态性状与纯重的通径分析及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
毛秦
钟馨
单阳
王思格
朱子妍
郭焱
杨天燕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叶尔特斯河野生北极茴鱼生物学研究
向伟
范镇明
殷建国
钱龙
胡伯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极茴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梁永增
魏冬梅
向伟
王咏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4种茴鱼属鱼类形态差异比较
马凯
佟广香
张澜澜
孙慧智
卫明亮
赵成
何宝全
尹家胜
张永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