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理事会的亚洲观察员与北极治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惠荣 陈奕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0,共6页
北极理事会最近新授予的亚洲观察员在北极事务的参与中具有一定共性,在科研、航运、环保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对相关规制有其影响力。北极理事会通过出台观察员手册等文件,对其身份和活动内容进行了限制;同时又希望其在尊重《联... 北极理事会最近新授予的亚洲观察员在北极事务的参与中具有一定共性,在科研、航运、环保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对相关规制有其影响力。北极理事会通过出台观察员手册等文件,对其身份和活动内容进行了限制;同时又希望其在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北极基本法律框架的前提下为北极事务做出贡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有关公约是亚洲观察员参与北极事务的法律依据。北极治理的区域—全球性需要亚洲观察员的参与,以及全球决策机构的特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观察员 亚洲观察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北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北极理事会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振姣 周言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87,共7页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国,正视这一事实并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加入北极理事会有利于将北极问题纳入国际法的体系,符合我国对北极政策取向,有利于中国掌握北极立法动向,加强中国在北极经济领...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国,正视这一事实并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加入北极理事会有利于将北极问题纳入国际法的体系,符合我国对北极政策取向,有利于中国掌握北极立法动向,加强中国在北极经济领域的存在。但北极理事会自身存在的组织漏洞、"努克标准"等成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障碍。因此,为实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现实利益,在国际法框架内合作、合理规划与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北极原住民的直接合作等路径将成为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利弊分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4
3
作者 程保志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9,80,共7页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北极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北极治理中最重要的区域性机制安排,北极理事会的形成、发展及演进必须予以密切跟踪研究。2009年以来,北极理事会的机制化、法律化不断加速,正逐渐从一个政策塑造型的政...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北极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北极治理中最重要的区域性机制安排,北极理事会的形成、发展及演进必须予以密切跟踪研究。2009年以来,北极理事会的机制化、法律化不断加速,正逐渐从一个政策塑造型的政府间高级论坛日益转变为政治决策型的组织机构,其治理功能也不断从环境及发展领域向能源及航运等"软安全"领域"外溢"。作为北极域外国家,中国应在北极理事会处于"建章立制"阶段积极参与其中,尽早解决常任观察员资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北极治理 功能转型 中国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他性开放:北极理事会的“门罗主义”逻辑 被引量:27
4
作者 肖洋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9期12-19,共8页
北极理事会的扩容标志着北极地区国际组织进入建章立制的关键期,但排他性开放仍是北极理事会扩容的本质。制度参与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2013年中国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的身份,并未根本改变被边缘化的地位,这... 北极理事会的扩容标志着北极地区国际组织进入建章立制的关键期,但排他性开放仍是北极理事会扩容的本质。制度参与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2013年中国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的身份,并未根本改变被边缘化的地位,这是因北极理事会推行的"门罗主义"所致。北极理事会并非是全球性的制度设计,而是北极八国以"享有决策权"进一步强化其主导权,推动"域内自理化"趋势的发展。以航运为核心的中国北极权益的护持需高度重视这一趋势,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域内自理 中国 北极航运 排他性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主要国家与发展中的北极理事会关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伟芳 吴迪 《国际展望》 2010年第6期81-96,124,共17页
近年来,随着北冰洋沿海国以及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权益之争愈演愈烈,北极问题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对此,东亚各国也应当作出积极的反应。北极理事会作为包括全部八个极地国家的政府间组织,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 近年来,随着北冰洋沿海国以及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权益之争愈演愈烈,北极问题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对此,东亚各国也应当作出积极的反应。北极理事会作为包括全部八个极地国家的政府间组织,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北极理事会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的概述,分析东亚国家(主要是指中国、韩国、日本)参与北极理事会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提升东亚主要国家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国家 北极理事会 观察员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任职北极理事会主席及其北极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培清 杨楠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75,156,157,共28页
2021年5月,俄罗斯接替冰岛担任2021~2023年北极理事会主席。通过对俄罗斯以往参与北极理事会情况的回顾,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是其北极政策的缩影。随着2020年俄罗斯北极开发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北极政策也出现新的调整,落实... 2021年5月,俄罗斯接替冰岛担任2021~2023年北极理事会主席。通过对俄罗斯以往参与北极理事会情况的回顾,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是其北极政策的缩影。随着2020年俄罗斯北极开发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北极政策也出现新的调整,落实在北极理事会主席议程中,则表现为增加对契合所有攸关方利益的议题的关注,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利用北极理事会合作机制推动自身在北极的发展,主导北极军事安全议题讨论机制,降低北极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当然,俄罗斯的主席议程也受到国际局势变化、北极理事会自身机制的局限以及与本国北极现实情况相冲突等因素的挑战。俄罗斯此次北极理事会主席任期将增进俄罗斯与其他北极国家的交流,而北极国家间共同身份意识的增强将可能挤压观察员方的参与空间,不过俄罗斯同亚洲观察员国的合作仍有望继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理事会 中俄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建构、议题设置和框架效应:北极理事会与北极航运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佩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9-196,共8页
近年来,北冰洋的海冰融化使得北极地区的航运活动持续增加,然而相比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航运造成的污染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北极理事会在北极航运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极区域... 近年来,北冰洋的海冰融化使得北极地区的航运活动持续增加,然而相比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航运造成的污染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北极理事会在北极航运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极区域制度和国际制度重叠、科学知识和原住民知识交织的背景之下,北极理事会利用知识构建、议题设置和框架效应来影响北极海洋污染治理决策,通过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合作推动了《极地规则》的制定。同时,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的活跃,也预示着北极航运治理逐渐走向民主化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极地规则 航运污染 海洋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理事会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和响应工作组2020年第2次会议(EPPRⅡ-2020)情况介绍
8
作者 陈星森 韩佳霖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14,共4页
1背景北极理事会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和响应工作组(Emergency Prevention,Preparation and Response Working Group of the Arctic Council,简称“EPPR”)2020年第2次会议(EPPRⅡ-2020)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推迟于2021年1月19-20日在线上... 1背景北极理事会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和响应工作组(Emergency Prevention,Preparation and Response Working Group of the Arctic Council,简称“EPPR”)2020年第2次会议(EPPRⅡ-2020)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推迟于2021年1月19-20日在线上召开。来自北极理事会成员国、永久参与方、观察员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9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根据北极理事会2019年高官会确定的预期两年内交付的成果,EPPR开展了相关的研究项目。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北极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响应、海上搜救和核事故救援。并设立了三个相应的专家组在全会之前开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环境突发事件 事故救援 海上搜救 EPP P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经济理事会:不确定的未来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培清 董利民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北极经济理事会由北极理事会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推动北极国家间的合作开发以强化北极理事会,其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北极理事会。北极经济理事会同北极理事会保持着特殊关系,无法实现其宣称的独立性。该理事会也继承了北... 北极经济理事会由北极理事会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推动北极国家间的合作开发以强化北极理事会,其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北极理事会。北极经济理事会同北极理事会保持着特殊关系,无法实现其宣称的独立性。该理事会也继承了北极理事会对待非北极国家的“排斥”政策,不设观察员,只留下仅有的一条沟通渠道——工作小组。但主要北极国家北极政策各有侧重,重要非政府组织对北极经济理事会的政策不透明提出批评,加之北极经济理事会在功能方面有与生俱来的缺陷,其政策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背道而驰。北极经济理事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其未来走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经济理事会 北极理事会 北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优化——以《BBNJ协定》为中心
10
作者 郑舒涵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6,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现行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存在不足,环评的阈值和标准不确定,缺乏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框架,难以保障土著人民组织的参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的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现行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存在不足,环评的阈值和标准不确定,缺乏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框架,难以保障土著人民组织的参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的特别化需求高度契合,环评义务的分层设置与可操作性符合北极环境的特殊需求,环评制度的可问责性能弥补北极环评机制的约束力不足,主体多元的国际化环评制度契合北极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BBNJ协定》生效后,其与现有架构应当是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协定应尊重现有架构,在必要时予以补强,并推动现有架构的改进。鉴于《BBNJ协定》与北极环评制度需求的契合性,应以协定规则为基础,优化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环评体系:通过软硬法协同路径构建统一的环评标准;依托现有机构的合作治理促进环评义务的落实;明晰程序规则,保障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实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BBNJ协定 北极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 土著人民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野生动物保护
11
作者 周旭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6-90,共5页
北极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一环,随着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陷入危机,以具有权威性与相对强制性的国际法加以保障便成为必然。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调研可知,尽管各国已经形成一定法治基础,但存在当地野生... 北极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一环,随着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陷入危机,以具有权威性与相对强制性的国际法加以保障便成为必然。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调研可知,尽管各国已经形成一定法治基础,但存在当地野生动物的权利归属不明确、法律规制的碎片化等隐患。各国需以协调与尊重理念应对北极野生动物的归属问题,并形成北极野生动物保护的完整法治体系,以增强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的法治力量,进而推动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野生动物 国际法 北极理事会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孙凯 郭培清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急剧变化导致国际社会"重新发现北极",这些变化包括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北极冰融、北极在大国战略中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北极地区在北极周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等。为应对北极地区日益增强的挑战,必须加...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急剧变化导致国际社会"重新发现北极",这些变化包括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北极冰融、北极在大国战略中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北极地区在北极周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等。为应对北极地区日益增强的挑战,必须加强北极治理机制的能力,这包括整合多层面的北极治理机制,对北极理事会进行改革,以及加强其他国际机构在北极治理方面的效力等。北极问题具有其内在的国际属性,北极国家必需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吸纳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方可实现北极事务的有效治理。中国在北极拥有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所规定的权益,应积极地多渠道参与北极治理机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治理 北极理事会 北极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北极政策的战略规划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凯 吴昊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作为北极国家的芬兰,在北极地区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安全和科研等利益。2017年5月芬兰再次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并发布了在任期间的优先议程。为维护和拓展芬兰的北极利益并实现有效的北极治理,芬兰在国内和国际层面都非常重视... 作为北极国家的芬兰,在北极地区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安全和科研等利益。2017年5月芬兰再次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并发布了在任期间的优先议程。为维护和拓展芬兰的北极利益并实现有效的北极治理,芬兰在国内和国际层面都非常重视,明确芬兰北极治理的优先领域和基本原则,并强化其北极国家身份。在北极治理新态势的背景下维护北极的安全与稳定,协调众多行为体的利益促进北极地区的合作,推动北极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建构和完善建立基于规则和善治基础上的北极治理体系,是芬兰北极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北极外交 北极战略 北极理事会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政府北极政策评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煌 赵宁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为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奥巴马政府于2013年5月发布了《北极地区的国家战略》,推出了美国全新的北极政策。奥巴马政府的北极政策致力于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做负责任的北极守护者以及提升北极事务的国际合作水平。其北极... 为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奥巴马政府于2013年5月发布了《北极地区的国家战略》,推出了美国全新的北极政策。奥巴马政府的北极政策致力于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做负责任的北极守护者以及提升北极事务的国际合作水平。其北极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势必会对美国未来的北极行动和北极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政策 北极治理 能源安全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极权益及其实现的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白佳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7-94,共8页
中国的北极权益主要包括航行、资源开发、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中国北极权益的实现面临地缘位置、北极理事会观察员苛刻制度、北极国家国内法特殊规定、西方世界误读、本国北极战略及国内法配套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障碍。而合作机制可以有... 中国的北极权益主要包括航行、资源开发、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中国北极权益的实现面临地缘位置、北极理事会观察员苛刻制度、北极国家国内法特殊规定、西方世界误读、本国北极战略及国内法配套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障碍。而合作机制可以有效解除中国权益实现的困难。国际组织平台上的北极合作有利于中国对合乎国际法规则的北极权益进行主张,如国际海事组织即为中国推进北极航行权益实现的有利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极权益 北极理事会 北极航道 国际海事组织 北极合作 海洋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问题与中国的政策 被引量:37
16
作者 唐国强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5,共11页
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北极国家的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一系列公约为处理北极问题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和法律依据,但部分海域的法律地位仍存在不确定之处。北极地区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既合作又竞争... 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北极国家的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一系列公约为处理北极问题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和法律依据,但部分海域的法律地位仍存在不确定之处。北极地区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既合作又竞争,对其他地区国家的参与心存顾忌。目前,北极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中国希望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愿意在尊重该地区国家主权等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问题 北极战略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振姣 刘雪霞 辛美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1,共7页
北极地区除北极沿岸国的主权区域和管辖权区域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公海区域,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其应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实行全球治理,而非由北极国家共治。作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北极理事会缺少国际法基础,我国不... 北极地区除北极沿岸国的主权区域和管辖权区域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公海区域,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其应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实行全球治理,而非由北极国家共治。作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北极理事会缺少国际法基础,我国不应将加入北极理事会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成就,更不应将北极理事会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是符合国际法要求的合法组织,北极地区的治理适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区域制度,而不是某几个国家或组织制定的区域性条约或规章。我国应在增强北极地区实质性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调整参与北极事务的工作思路,依托符合国际法的国际组织实现对北极的治理,同时加强对北极地区区域性国际制度和理论的研究,倡导全球共治北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实质性存在 北极理事会 国际海底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科学合作:制度歧视与垄断生成 被引量:23
18
作者 肖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3,158-159,共12页
科技信息优势是北极国家主导北极治理的权力基础,北极理事会为北极国家集体垄断极地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北极八国控制的北极理事会必然向从"行政型垄断"向"知识型垄断"发展。北极理事会通过的《加强北极国际科... 科技信息优势是北极国家主导北极治理的权力基础,北极理事会为北极国家集体垄断极地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北极八国控制的北极理事会必然向从"行政型垄断"向"知识型垄断"发展。北极理事会通过的《加强北极国际科学合作协议》不仅增强了北极国家内部的科技合作与信息垄断程度,还进一步抬升了非北极国家获取北极科学信息的门槛,这种针对域外国家的制度性歧视,造成北极域内国家与域外国家在北极科学信息领域形成非对称博弈态势。北极知识储备不足是导致中国难以高效参与北极事务的核心原因。本文分析了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博弈的科学因素,认为维护"科学考察权"是中国可持续参与北极事务的根本保障。北极治理的智缘结构变动,终将决定中国北极战略规划的整体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费尔班克斯宣言》 北极科学合作 冰上丝绸之路 科技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北极外交战略:参与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18
19
作者 肖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8,81,共6页
日本作为近北极国家,一直密切关注北极圈地区的经济开发态势,并将北极问题纳入国家大战略的决策视野。日本北极外交战略主要由官僚、政客以及商业集团来决定。日本的非北极国家身份和二战战败国身份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日本作为近北极国家,一直密切关注北极圈地区的经济开发态势,并将北极问题纳入国家大战略的决策视野。日本北极外交战略主要由官僚、政客以及商业集团来决定。日本的非北极国家身份和二战战败国身份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也使得日本在构建北极战略时,必然抛弃短期获得经济收益的功利主义思维,而转向构建参与北极圈经济开发的中长期综合规划。按照循序渐进的战略经营策略,采取多管齐下的参与路径,潜移默化地提升日本在北极治理中的知名度与存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北极 外交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的北极战略:构建逻辑与实施愿景 被引量:18
20
作者 肖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9,79,共7页
韩国政府公布的《2015年北极政策执行计划》,标志着韩国已将其北极战略转化为更为具体的政治、经济政策。本文在韩国开发北极航道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探讨韩国在北极海运、造船和能源开采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检视韩国在北极治理中... 韩国政府公布的《2015年北极政策执行计划》,标志着韩国已将其北极战略转化为更为具体的政治、经济政策。本文在韩国开发北极航道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探讨韩国在北极海运、造船和能源开采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检视韩国在北极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韩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已经超越了商业与科学范畴,追寻大国地位则成为研判韩国参与北极事务内在驱动力的新窗。北极国家大多欢迎韩国参与北极治理,同时韩国在北极地区影响力的增长,有助于韩国成为政治经济大国,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带来了借鉴之处。本文旨在分析嵌入在韩国北极战略的核心内容,以及讨论战略的成功应用需要何种条件,阐析在北极治理的大背景下韩国进行战略拓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北极战略 北极航道 北极外交 北极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