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段塔丽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
文摘
在中国妇女史上,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以 其时间长、人 数多、范围广、影响大而引人瞩目。此间不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主——武则 天,而且在她之前和 身后,女性参政议政者屡见不鲜,甚至蔚然成风。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时期北方 政局动荡、民间深染胡俗、女性参政、“持门户”、以及统 治集团在地域、婚姻观念和习俗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北朝至隋唐时期
女性参政
现象
透视
-
分类号
D442.9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北朝至隋唐时期织物翼马纹样来源及其成因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细珍
孙志芹
-
机构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760069)。
-
文摘
翼马纹样作为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典型的织物纹样,不仅反映了此时期社会的审美趣味与思想情趣,更是丝绸之路畅通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文章以中国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的纺织翼马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出土实物结合文献记录,对此时期出现的纺织翼马纹样的来源、发展过程及其盛行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出现的纺织翼马纹样直接受到萨珊波斯文化的影响,但其间接根源于希腊的翼马形象。希腊的翼马纹样在传播至西亚和中亚的过程中受到双马神奈撒特耶和波斯袄教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塑,形成了具有萨珊波斯风格的团窠翼马纹样。之后随着丝绸技术的兴盛和粟特人的贸易活动带至中国本土,中国本土民众对翼马纹样的接受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
关键词
翼马纹样
织物
北朝至隋唐时期
发展过程
文化背景
-
Keywords
winged horse pattern
fabric
Northern dynasties to Sui and Tang dynasties
development process
cultural background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略论邓拓的史料观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乔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60-62,共3页
-
文摘
略论邓拓的史料观李乔邓拓是个通才,是个博学家。史学研究是他博学的一个方面。学人圈子里曾有一种半开玩笑的说法,称邓拓是“半个史学家”。对这“半个”二字,我一向耿耿于怀,觉得是一种对邓拓的史学研究估计不足的说法。清代史学评论家章学诚说:“千古多文人而少良...
-
关键词
史料观
“二重证据法”
邓拓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文献
门头沟煤矿
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史学
北朝至隋唐时期
民窑
-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三武一宗”毁佛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求士
明德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三武一宗”毁佛的历史考察求士,明德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始盛于动乱的十六国时期。其渐兴,与所谓的胡汉之争,华夷之辨有直接的牵连。道教被认为是汉族的宗教。佛教则是外来品,被认为是“胡神”,非汉族的皇帝往往通过佛教来为自己的统治制造合法的根据。后赵石勒、...
-
关键词
历史考察
毁佛
太武帝
佛教
儒家学说
周武帝
儒学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北朝至隋唐时期
道教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