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费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论述了褒衣博带式佛衣的生成及 6世纪中期这种佛衣在南北两地的不同演变 ,南方出现褒衣博带演化式 ,北方出现敷搭双肩下垂式 。
关键词 北朝后期 佛像服饰 褒衣博带演化式 敷搭双肩下垂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朝后期的武川军人集团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修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3-70,共8页
在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浪潮中,数十万北镇鲜卑不断南移,进入中原地区。其中,武川镇部份鲜卑及鲜卑化汉族军人先由北而东南进入中原腹地,尔后又由东而西进入关中地区。这一空间地域的转换,造就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武川军人集团,导致西魏... 在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浪潮中,数十万北镇鲜卑不断南移,进入中原地区。其中,武川镇部份鲜卑及鲜卑化汉族军人先由北而东南进入中原腹地,尔后又由东而西进入关中地区。这一空间地域的转换,造就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武川军人集团,导致西魏、北周政权的出现,给当时北方以至全国的形势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军 鲜卑 贺拔岳 宇文泰 六镇 起义 尔朱荣 北朝后期 汉化 军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重视对北朝后期民族融合的研究
3
作者 孔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0-101,共2页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民族融合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无不渗透着民族融合的内容。因此,民族融合的问题,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关键,对于北朝史的研究,尤具典型意义。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民族融合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无不渗透着民族融合的内容。因此,民族融合的问题,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关键,对于北朝史的研究,尤具典型意义。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程,以北魏分裂为界,划为前期和后期。对于北朝前期民族融合情况,研究者颇多,论述亦甚精详,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北朝的民族融合,就往往将它与北朝前期拓跋珪、拓跋焘、元宏等人的活动加以联系,划上等号。历观研究北朝民族融合情况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北朝后期 魏晋南北朝 拓跋焘 北魏孝文帝 军事 封建化 政治 典型意义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庾信看北朝后期的文人“节操”问题
4
作者 刘志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62-67,共6页
如何看待庾信的节操问题?这是庾信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却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受传统比“德”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庾信“人品”的高下来论定其“文品”的高下。因而,围绕他的所谓节操问题聚讼不已而很难摆脱封建... 如何看待庾信的节操问题?这是庾信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却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受传统比“德”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庾信“人品”的高下来论定其“文品”的高下。因而,围绕他的所谓节操问题聚讼不已而很难摆脱封建道德评价的影响。这样,庾信研究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晴雨表”,对他的评价随着政治形势的起伏而起伏;也导致研究者从各自的主观好恶出发进行评价;一部分研究者视节操问题为禁“区”,力图回避或涉入时十分浅简。这种从先入之见出发或予以回避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后期 节操 颜之推 门阀士族 历史条件 民族大融合 研究者 庾信 乡关之思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朝写本的三个分期 被引量:8
5
作者 藤枝晃 白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6-55,127-130,共14页
一、敦煌吐鲁番出土写本的分期中国的印刷书籍普及的时候,以后的手抄本全部消失了。石刻拓片、法帖、以及名人书法的复制品等,到了本世纪,由于中亚细亚探险,大量的古代写本从敦煌和西域各地发现,但其研究方法尚未确立。这些古代写本中... 一、敦煌吐鲁番出土写本的分期中国的印刷书籍普及的时候,以后的手抄本全部消失了。石刻拓片、法帖、以及名人书法的复制品等,到了本世纪,由于中亚细亚探险,大量的古代写本从敦煌和西域各地发现,但其研究方法尚未确立。这些古代写本中大部分是佛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敦煌吐鲁番 高昌国 中亚细亚 敦煌地区 北魏 晋国 北朝后期 西域 三个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北朝辞赋及其与南朝辞赋的异同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道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0-97,共8页
北魏前期,统治者对汉文化不感兴趣,文人缺乏良好之创作环境与切磋条件;即使在孝文帝迁洛以后,辞赋起步亦较晚,缺少技巧积累,故北朝前期辞赋之数量与质量均不及南朝,赋作主要继承西晋后期遗风。北朝中后期,受南朝文学浸润渐深,出现了袁... 北魏前期,统治者对汉文化不感兴趣,文人缺乏良好之创作环境与切磋条件;即使在孝文帝迁洛以后,辞赋起步亦较晚,缺少技巧积累,故北朝前期辞赋之数量与质量均不及南朝,赋作主要继承西晋后期遗风。北朝中后期,受南朝文学浸润渐深,出现了袁翻《思归斌》、阳固《演赜赋》、李骞《释情赋》、李谐《述身赋》等名篇。作者刻意学习南朝赋作,虽然在叙事之详尽与艺术技巧上不及南赋,但其语言之质朴与笔力之道劲则为南赋所不及。北周之庾信,北齐之颜之推,虽为辞赋名家,但均来自南朝;而北朝最有成就之赋家是生于北齐、历周入隋之卢思道,其赋作兼具北赋刚健质朴与南赋绮丽细腻之特色,在南北贼风融合中,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前期 孝文帝 十六国 北齐 汉文化 异同 统治者 北朝后期 魏书 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六镇鲜卑的民族融合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27-32,共6页
一般认为,六镇鲜卑在民族性上是一个鲜卑化的集团,从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之后,鲜卑人和汉人并非根据民族来划分,而是根据汉化还是鲜卑化来划分,甚至有人认为“孝文帝汉化政策没有及于边镇,故这里的鲜卑人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没有汉... 一般认为,六镇鲜卑在民族性上是一个鲜卑化的集团,从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之后,鲜卑人和汉人并非根据民族来划分,而是根据汉化还是鲜卑化来划分,甚至有人认为“孝文帝汉化政策没有及于边镇,故这里的鲜卑人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没有汉化”,由于六镇鲜卑对北朝后期及隋唐历史影响很大,正确认识六镇鲜卑的民族性及六镇民族融合程度就显得十分必要。1. 六镇是北魏为了捍卫边疆、拱卫平城而设立的几个重要军镇。从经济上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镇鲜卑 民族融合 汉化政策 拓跋鲜卑 鲜卑人 孝文帝 汉人 历史影响 北朝后期 北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边出土的钱币窖藏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延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64,共7页
定边出土的钱币窖藏王延林定边县位于陕西省最西北,北靠内蒙,西邻宁夏,南接甘肃。西秦时隶属北地郡,汉时设卫所。定边有十余个天然盐湖,西魏时设称盐州,南北朝后期改称五原县,隋炀帝时复改称盐川郡。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 定边出土的钱币窖藏王延林定边县位于陕西省最西北,北靠内蒙,西邻宁夏,南接甘肃。西秦时隶属北地郡,汉时设卫所。定边有十余个天然盐湖,西魏时设称盐州,南北朝后期改称五原县,隋炀帝时复改称盐川郡。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设都督府。北宋咸平五年一度陷于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 定边县 唐宋时期 数据表 五代十国 开元通宝钱 类符号 北朝后期 拓本 永泰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