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个糜子品种在北方5个生态区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瑶 张立媛 +2 位作者 琦明玉 李志光 赵敏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5,10,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糜子品种在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的产量表现,以10个糜子品种(除固糜21号为粳性品种外,其他均为糯性品种)为研究对象,2021—2022年连续2 a在赤峰、鄂尔多斯、大同、会宁和石家庄5个试点进行种植,糜子成熟后测定子粒产量,并对... 为了探究不同糜子品种在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的产量表现,以10个糜子品种(除固糜21号为粳性品种外,其他均为糯性品种)为研究对象,2021—2022年连续2 a在赤峰、鄂尔多斯、大同、会宁和石家庄5个试点进行种植,糜子成熟后测定子粒产量,并对产量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均对糜子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5个试点中,在赤峰和鄂尔多斯试点种植的糜子产量较高;10个品种中,粳性糜子品种固糜21号的产量最高且稳定,糯性糜子品种中晋黍8号、九黍1号和伊选黄糜的产量较高。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及因素互作对糜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糜子品种更有利于获得高产。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中糜子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北方生态区 产量 多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期变化及复种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海卿 孙万仓 +5 位作者 刘自刚 侯献飞 钱武 马骊 刘林波 王凯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研究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的生育期差异,可为合理安排后茬作物、提高复种指数、优化种植制度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8份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析17个不同生态区冬油菜5年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 研究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的生育期差异,可为合理安排后茬作物、提高复种指数、优化种植制度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8份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析17个不同生态区冬油菜5年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总体表现为生育期在品种间、年份间差异较小,相差1~5 d左右;不同抗寒性的品种生育时期存在差异,抗寒性强的品种表现出越冬期延长(枯叶期提前,返青期推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相对缩短,花期缩短,但籽粒灌浆期、成熟期延长。而不同生态地区间生育期差异较大,突出地表现为华北等气温较高的地区,播期较迟,收获期高温逼热促早熟,生育期较短,为240~270 d;而最冷月平均气温较低的甘肃河西地区、极端低温较低的新疆地区及高海拔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育期较长,为270~300 d。影响北方冬油菜生育期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其次为纬度、海拔等,随着纬度、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冬油菜生育期延长。冬油菜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收获,收获后可复种向日葵、糜子、谷子、荞麦、早熟马铃薯等,可实现一年二茬,提高复种指数,具有较大复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北方生态区 生育期变化 复种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