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北方游牧文化对内蒙古水彩画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云宇峰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1期53-54,共2页
-
文摘
北方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是祖国的生态屏障,是内蒙古文化的摇篮,是人类智慧的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蒙古游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人文观念和审美风尚。内蒙古地区水彩画的发展同样也接受了北方游牧文化的洗礼,游牧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造就并影响了内蒙古水彩画创作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美学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自然景观和草原生活元素为主题的客观性审美创作为内蒙古早期水彩画奠定了丰实的基础;现时期,以大量体现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与人文特色为载体的水彩画创作,突出了这一时期实践性与客观性美学特质相结合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发展、生态变迁与环境的变化,对新时期内蒙古水彩画的创作意识和审美样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关键词
北方游牧文化
内蒙古水彩画
创作意识
生态变迁
审美样式
-
分类号
J215
[艺术—美术]
-
-
题名透视元杂剧中北方游牧文化对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
- 2
-
-
作者
欧仁
谢秀云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
赤峰学院科技处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
文摘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北方游牧文化的渗入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对儒家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儒家传统"礼"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天,是多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
关键词
元杂剧
北方游牧文化
儒家传统伦理文化
-
分类号
I123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