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英杰
孙滨
+3 位作者
夏明
阙补超
于亚辉
王莹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与食味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通过株型选择提高和改善水稻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株高和穗颈粗度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水稻上三叶特别是剑叶对食味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北方杂交粳稻优质育种过程中应选择株高中等、穗颈较细、叶片较窄、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且剑叶叶片角度较小的材料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株型性状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花期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及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全东兴
周广春
侯立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BT型不育系
花粉败育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杂交粳稻主要亲本的株叶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对育种的意义
3
作者
姚继攀
梁传斌
+5 位作者
张敏
张雪
张丽颖
李如海
李全英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81-85,共5页
北方杂交粳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得理想株型是北方杂交粳稻主要的攻克目标。文章主要选用北方杂交稻常用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100个杂交组合,通过和亲本相比较,对株叶型性状及配合力进行分析,观察杂交粳稻亲本和后代...
北方杂交粳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得理想株型是北方杂交粳稻主要的攻克目标。文章主要选用北方杂交稻常用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100个杂交组合,通过和亲本相比较,对株叶型性状及配合力进行分析,观察杂交粳稻亲本和后代株叶型性状遗传的表现力。结果表明,剑叶宽、倒二叶长、剑叶与茎秆夹角(剑叶角)、倒二叶宽、倒二叶与茎秆夹角(倒二叶基角)、倒三叶长、倒三叶宽、倒三叶与茎秆夹角(倒三叶基角)、株高与秆长指标之间在大多数亲本上表现出了配合力的同向性,而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和株叶型性状方面没有太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配合力
株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新质源粳稻雄性不育系恢保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先俱
陈亚君
+3 位作者
张城
丁芬
谭学林
邵国军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当前,北方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创新新质源不育系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包台型(BT)不育胞质的育性不稳定、高温自交结实等缺点,同时比较新质源的粳稻杂交稻杂种优势,以期获得生产上可应用...
当前,北方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创新新质源不育系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包台型(BT)不育胞质的育性不稳定、高温自交结实等缺点,同时比较新质源的粳稻杂交稻杂种优势,以期获得生产上可应用的优良组合。结果表明:9种不同细胞质源不育系间保持关系的相似性,使转育同核异质不育系成为可能,从而为实现北方杂交粳稻细胞质多样化提供了实验依据。试验中的7个BT型常用恢复系对这9个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个恢复系对这9个不育系的恢复力不同,同时7个恢复系对同一不育系的恢复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源
北方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粳稻育种的科研与策略探讨
5
作者
何娜
付亮
姜洪涛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66-66,共1页
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是显著的,对其育种攻关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杂交粳稻生产上停滞滑坡的原因作了分析,在选育力量相对较弱和繁殖制种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其推广利用的速度要求不能过急。从新组合高产、优质、多抗和易于制种的要求出...
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是显著的,对其育种攻关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杂交粳稻生产上停滞滑坡的原因作了分析,在选育力量相对较弱和繁殖制种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其推广利用的速度要求不能过急。从新组合高产、优质、多抗和易于制种的要求出发,在继续改良恢复系的同时,强调了矮秆、优质、抗病、配合力高、开花习性好的保持系的选育及不育系的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趁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简介
6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专注于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业机构。作为辽宁省北方杂交粳稻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以及全国农...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专注于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业机构。作为辽宁省北方杂交粳稻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以及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在水稻研究领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中心
北方
粳稻
技术创新中心
农业科研
北方杂交粳稻
稻谷加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分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7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从事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 业所,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 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主...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从事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 业所,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 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主要从事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 利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
改良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北方
粳稻
农业科研
北方杂交粳稻
新品种新技术
稻谷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英杰
孙滨
夏明
阙补超
于亚辉
王莹
机构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四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与食味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通过株型选择提高和改善水稻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株高和穗颈粗度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水稻上三叶特别是剑叶对食味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北方杂交粳稻优质育种过程中应选择株高中等、穗颈较细、叶片较窄、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且剑叶叶片角度较小的材料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株型性状
食味品质
Keywords
Japonica hybrid rice in the northern China
Plant type, Taste character
分类号
S5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花期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及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全东兴
周广春
侯立刚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农业重点项目(20060603)
文摘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BT型不育系
花粉败育
育性
Keywords
north hybrid japonica rice
CMS-BT line
pollen abortion
ferti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4.5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杂交粳稻主要亲本的株叶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对育种的意义
3
作者
姚继攀
梁传斌
张敏
张雪
张丽颖
李如海
李全英
张忠旭
机构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辽宁省庄河市鞍子山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81-85,共5页
文摘
北方杂交粳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得理想株型是北方杂交粳稻主要的攻克目标。文章主要选用北方杂交稻常用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100个杂交组合,通过和亲本相比较,对株叶型性状及配合力进行分析,观察杂交粳稻亲本和后代株叶型性状遗传的表现力。结果表明,剑叶宽、倒二叶长、剑叶与茎秆夹角(剑叶角)、倒二叶宽、倒二叶与茎秆夹角(倒二叶基角)、倒三叶长、倒三叶宽、倒三叶与茎秆夹角(倒三叶基角)、株高与秆长指标之间在大多数亲本上表现出了配合力的同向性,而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和株叶型性状方面没有太大联系。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配合力
株叶型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新质源粳稻雄性不育系恢保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先俱
陈亚君
张城
丁芬
谭学林
邵国军
机构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当前,北方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创新新质源不育系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包台型(BT)不育胞质的育性不稳定、高温自交结实等缺点,同时比较新质源的粳稻杂交稻杂种优势,以期获得生产上可应用的优良组合。结果表明:9种不同细胞质源不育系间保持关系的相似性,使转育同核异质不育系成为可能,从而为实现北方杂交粳稻细胞质多样化提供了实验依据。试验中的7个BT型常用恢复系对这9个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个恢复系对这9个不育系的恢复力不同,同时7个恢复系对同一不育系的恢复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新质源
北方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比较
Keywords
CMS-FA
Hybrid japonica rice
Hybrid heterosis comparison
分类号
S511.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粳稻育种的科研与策略探讨
5
作者
何娜
付亮
姜洪涛
机构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苏家屯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66-66,共1页
文摘
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是显著的,对其育种攻关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杂交粳稻生产上停滞滑坡的原因作了分析,在选育力量相对较弱和繁殖制种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其推广利用的速度要求不能过急。从新组合高产、优质、多抗和易于制种的要求出发,在继续改良恢复系的同时,强调了矮秆、优质、抗病、配合力高、开花习性好的保持系的选育及不育系的转育。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趁势
对策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简介
6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文摘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专注于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业机构。作为辽宁省北方杂交粳稻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以及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在水稻研究领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改良中心
北方
粳稻
技术创新中心
农业科研
北方杂交粳稻
稻谷加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分中心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7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文摘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从事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 业所,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 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主要从事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 利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
改良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北方
粳稻
农业科研
北方杂交粳稻
新品种新技术
稻谷加工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
郑英杰
孙滨
夏明
阙补超
于亚辉
王莹
《北方水稻》
CAS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开花期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及育性的影响
全东兴
周广春
侯立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方杂交粳稻主要亲本的株叶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对育种的意义
姚继攀
梁传斌
张敏
张雪
张丽颖
李如海
李全英
张忠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方新质源粳稻雄性不育系恢保关系比较研究
王先俱
陈亚君
张城
丁芬
谭学林
邵国军
《北方水稻》
CAS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杂交粳稻育种的科研与策略探讨
何娜
付亮
姜洪涛
《农业与技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简介
《辽宁农业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辽宁农业科学》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