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失蜡质蛋白类型小麦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分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小兰 沈银柱 +2 位作者 黄占景 王子宁 李杏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北方冬麦 小麦 蜡质蛋白缺失体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遭受严重干旱——2009年1月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红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关键词 北方冬麦 干旱 平均气温 月降水量 气候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干旱缓解 长江中下游持续阴雨——2009年2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秋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关键词 北方冬麦 长江中下游 月平均气温 干旱 阴雨 气候特点 新疆北部 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买春艳 李洪杰 +4 位作者 刘宏伟 杨丽 于立强 周阳 张宏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3-781,共9页
为了解北方冬麦区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特点,对该麦区1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产量相关性状在10个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产量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 为了解北方冬麦区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特点,对该麦区1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产量相关性状在10个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产量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45和0.08。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间产量潜力差异较小,高产品种(>9 000kg·hm-2)的成穗数均为中等偏多型。品种间幼穗分化进程有明显差异,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品种一般表现为前期发育慢,后期发育快,个别品种的各个时期发育均慢;黄淮冬麦区南片多数品种则表现为各个时期发育都较快,个别品种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快。对春化和光周期基因不同等位变异检测发现,除了Vrn-D1,10个供试品种在其他已知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座Vrn-A1、Vrn-B1、Vrn-B3和Ppd-D1上含有相同的等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北方冬麦 产量性状 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气候变率和变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宁金花 申双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24-17526,17530,共4页
[目的]研究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气候变率和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北方冬麦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04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日照... [目的]研究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气候变率和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北方冬麦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04年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日照时数、温度、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961~2004年北方冬麦区年平均温度、年降水、年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均呈一定的纬向分布,降水和温度从南向北逐渐减少,日照时数则从南向北逐渐增加。44年来北方冬麦区年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总体基本都是增温的,但增温速率存在地区差异,年平均温度在纬度较高地区比纬度较低地区升温明显;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地区年降水倾向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中部和西部降水量减小的速度比其他地区大;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绝大多数地区年日照时数倾向率均为负值,但不同地点有一定的差异,减幅较小的地区散布在西部(包括陕西中部、山西南部及山东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河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区减幅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北方冬麦区气候的历史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率 变化特征 北方冬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湘泉 胡云霖 杨庆铭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39-40,共2页
根据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冬麦超高产育种的设想,经10余年的实践,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式轮选法,选出了T90—115,T91—1—8—13—6,T5—13—1—7三个超高产品种的雏型系。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 小麦 超高产育种 北方冬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洪菊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11期53-55,共3页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地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小麦是山东省临沂市主要粮食作物,需要结合新时期生产种植要求建立高产高效的栽培目标,并提升栽培技术,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并不断提升小麦产量及质量。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地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小麦是山东省临沂市主要粮食作物,需要结合新时期生产种植要求建立高产高效的栽培目标,并提升栽培技术,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并不断提升小麦产量及质量。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在北方冬麦区,温度变化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基于此,本文针对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冬麦 小麦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明春 赵智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2期87-88,共2页
从种子准备、培肥地力、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对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全面提升北方冬麦区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管理 北方冬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防御低温冻害技术建议
9
作者 陈立娟 李桂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23期12-12,共1页
近年我国北方冬麦区遇到了早冬降雪、冬季极端低温、早春持续低温等特殊气象条件,并引发了冬小麦不同程度的冻害。以河北廊坊为例,2009年冬天来的早,11月上中旬连续两次出现了大幅度的降雪降温过程,使小麦比常年提早2周进入越冬期。冬... 近年我国北方冬麦区遇到了早冬降雪、冬季极端低温、早春持续低温等特殊气象条件,并引发了冬小麦不同程度的冻害。以河北廊坊为例,2009年冬天来的早,11月上中旬连续两次出现了大幅度的降雪降温过程,使小麦比常年提早2周进入越冬期。冬前降温早,生长时间短,个体发育较差,主要表现为单株分蘖偏少、主茎叶龄较小、次生根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冬麦 低温冻害 技术 防御 降温过程 极端低温 气象条件 持续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麦区干热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10
作者 李桂梅 陈立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22期11-11,共1页
北方冬麦区干热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其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防御干热风应从播种环节抓起,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御措施,积极培育壮苗,落实规范化播种技术,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切实加强各时期的田间... 北方冬麦区干热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其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防御干热风应从播种环节抓起,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御措施,积极培育壮苗,落实规范化播种技术,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切实加强各时期的田间管理,做到植株个体健壮,群体合理,通过健康栽培来抵御和减轻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冬麦 防御措施 危害程度 干热风 播种技术 气象灾害 小麦品种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变化幅度大 北方冬麦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2009年1月
11
作者 张金艳 臧克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月降水量 北方冬麦 幅度 高变化 旱情 平均气温 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冬小麦冬季冻害及播期延迟应对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艳玲 周广胜 +6 位作者 郭建平 李勇 潘亚茹 付严 杨荣光 白晓英 徐金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5,共12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北方冬麦区冬季冻害是否仍是主要气象灾害,冬小麦播期延迟是否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表明:1981—2000年北方冬麦区偏北地区冬季冻害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相关系数为0.62(达到0.00...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北方冬麦区冬季冻害是否仍是主要气象灾害,冬小麦播期延迟是否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表明:1981—2000年北方冬麦区偏北地区冬季冻害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相关系数为0.62(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即2000年前冬季冻害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2000年后冻害与冬小麦减产率相关不显著,即冬季冻害已不再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影响因子。2018—2021年的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分析表明:山东泰安和陕西咸阳主栽的冬小麦品种播期推迟,冬前积温和生长季积温明显减少,导致冬小麦植株高度、地上总干重和叶面积指数减小;播期推迟对产量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分别减少,导致减产,播期推迟10 d平均减产22%,推迟20 d平均减产40%。因此,冬小麦推迟播期并未产生积极效应,可能原因是当前冬小麦播期和主栽的冬小麦品种已适应当地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冬麦 冻害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麦区墒情良好 江南华南秋高气爽 1992年10月
13
作者 杨建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2-63,共2页
10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低。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生长。西南大部地区阴雨绵绵,不利于秋收秋种;江南、华南秋高气爽,光照充足;但由于持续少雨,部分地区秋旱明显。华北平原初霜早;江南、华南出现... 10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低。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生长。西南大部地区阴雨绵绵,不利于秋收秋种;江南、华南秋高气爽,光照充足;但由于持续少雨,部分地区秋旱明显。华北平原初霜早;江南、华南出现明显的寒露风天气。1 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生长 本月,北方冬麦区月降水量一般有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北方冬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麦田选择性除草剂阔世玛的除草机理与科学使用
14
作者 戴士记 《河北农业》 2018年第2期28-29,共2页
近几年以节节麦、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和冬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禾本科恶性杂草,因其出苗比冬小麦晚、成熟早、易脱落、一般除草剂很难防治的特点,迅速传播蔓延,短短几年已上升为我国北方冬麦区杂草优势种群。据全国农技中心调查,... 近几年以节节麦、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和冬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禾本科恶性杂草,因其出苗比冬小麦晚、成熟早、易脱落、一般除草剂很难防治的特点,迅速传播蔓延,短短几年已上升为我国北方冬麦区杂草优势种群。据全国农技中心调查,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当年1粒种子落地,第二年可繁殖520粒,第三年可达27万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恶性杂草 选择性除草剂 科学使用 除草机理 阔世玛 多花黑麦草 北方冬麦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昌平 诸德辉 李鸿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1 北京小麦生产概况北京麦区位于北方冬麦区的北缘,解放前小麦生产极不稳定,由于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小麦生产水平很低。建国以后,京郊小麦生产发展迅速,50年代全市平均亩产徘徊在50kg左右,1985年突破100kg/亩,1975年继续闯过200kg/... 1 北京小麦生产概况北京麦区位于北方冬麦区的北缘,解放前小麦生产极不稳定,由于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小麦生产水平很低。建国以后,京郊小麦生产发展迅速,50年代全市平均亩产徘徊在50kg左右,1985年突破100kg/亩,1975年继续闯过200kg/亩大关,1988年超过300kg/亩kg,到1992年创历史最高记录387.2kg/亩,总产从50年代最高1.09亿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栽培 北方冬麦 晚播小麦 小麦总产 成穗率 小麦种植面积 生产水平 栽培技术 高产小麦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彩玲 李天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石家庄地处辽阔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被誉为“华北粮仓”。冬小麦生产总量居北方冬麦区之首,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几年来,石家庄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 华北平原 北方冬麦 冬小麦生产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籽粒品质评价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信志红 郭建平 +4 位作者 谭凯炎 刘凯文 杨荣光 张利华 孙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5-1217,共13页
选用南北方冬麦区主要推广品种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方法,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冬小麦籽粒性状和内在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利用线性相关、二次曲线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法,选择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绘制品质响应曲线,构建冬... 选用南北方冬麦区主要推广品种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方法,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冬小麦籽粒性状和内在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利用线性相关、二次曲线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法,选择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绘制品质响应曲线,构建冬小麦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供试小麦品种均属中蛋白品种,其主要品质性状中,淀粉含量最高且变异程度最小,蛋白质含量次高变异程度居中,脂肪含量最低但变异程度最大;蛋白质、脂肪和产量区域差异显著,各品质含量地域分布总体呈北方较南方高而稳定的特点;蛋白质组分氨基酸品质可由3个主成分解释,一般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含量最低,北方麦区氨基酸品质优于南方麦区,表明北方气温日较差大更利于提高氨基酸含量;脂肪组分脂肪酸品质可由4个主成分解释,一般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十五碳一烯酸含量最低。温湿条件是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可通过调整开花—成熟期气温日较差和降低土壤湿度的方式提高蛋白质或氨基酸品质,通过调节开花—成熟期最低气温和土壤湿度的方式提高脂肪或脂肪酸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北方冬麦 籽粒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小麦高产应变栽培技术
18
作者 张素平 刘现贞 屈城乡 《中国种业》 2011年第10期81-82,共2页
河南省新乡市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光能、热量、水分资源较为丰富.农业资源潜力较大.但受地貌和季风影响,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严重。因此该地区既有北方冬麦区的严寒、倒春寒和晚霜冻,又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暖冬现象.严重危害... 河南省新乡市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光能、热量、水分资源较为丰富.农业资源潜力较大.但受地貌和季风影响,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严重。因此该地区既有北方冬麦区的严寒、倒春寒和晚霜冻,又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暖冬现象.严重危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产量损失。为应对气候多变,要采用应变栽培技术.以保证小麦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技术 栽培 应变 农业自然灾害 北方冬麦 麦高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子(含大麦)纯度检验中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探讨
19
作者 杨英茹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大麦是人类栽培的远古作物之一,我国栽培大麦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冬大麦主要产区在长江流域一带,集中于江苏、湖北、四川、河南及安徽五省,在有的省份大麦是重要冬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机械收割从南到北连续作业,种子调运、换种... 大麦是人类栽培的远古作物之一,我国栽培大麦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冬大麦主要产区在长江流域一带,集中于江苏、湖北、四川、河南及安徽五省,在有的省份大麦是重要冬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机械收割从南到北连续作业,种子调运、换种等原因.人为地将南方的大麦带到了北方冬麦区,使北方冬麦区的大麦参杂的比例连年提高,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对北方冬小麦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也对小麦种子纯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我们对小麦种子(含大麦)的纯度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麦 小麦种子 检验标准 纯度检验 检验方法 北方冬麦 冬小麦生产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4640冬小麦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原保先 刘军红 张茂盛 《种子科技》 2005年第6期365-365,共1页
关键词 冬小麦 栽培技术 特性 特征 旱地种植 小麦新品种 北方冬麦 山西省 审定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