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R聚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自适应格网划分建模方法
1
作者 王亚伟 伍百发 +4 位作者 黄磊 刘华光 吴志文 詹艳春 李海洋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固定间隔格网划分的多路径误差半天球格网点建模方法(MHGM)在多测站应用中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效应的空间域先验分布信息,实现了半天球格网的自适应划分,减少了MHGM的待估参数;然后通过... 针对固定间隔格网划分的多路径误差半天球格网点建模方法(MHGM)在多测站应用中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误差效应的空间域先验分布信息,实现了半天球格网的自适应划分,减少了MHGM的待估参数;然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合并多路径误差变化平缓的区域,并合理加密多路径误差影响较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自适应阈值参数k的增大,虽然北斗系统多路径误差改正效果略有下降,但仍优于作为先验信息的ESM模型。当k=0.9 cm时,相比固定分辨率模式,模型待估参数下降77.2%,参数估计的内存占用仅为固定划分模式的5.2%,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消耗。在保证北斗系统多路径误差改正效果的同时,拓展了该方法在大规模测站多路径误差整体建模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多路径误差 先验分布信息 AMR聚类 格网划分 MH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丘陵山区耕深及面积监测试验分析
2
作者 卫韦 鄢敏 +3 位作者 袁奎 杨洋 杨懿德 罗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针对南方丘陵山区复杂地形地貌导致土壤旋耕深度不够影响深耕质量及作业面积无法精确统计影响作业补贴真实性的问题,搭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耕作业监测终端,在四川省宜宾市开展土壤旋耕及面积监测试验,并对试验作业效果进行分... 针对南方丘陵山区复杂地形地貌导致土壤旋耕深度不够影响深耕质量及作业面积无法精确统计影响作业补贴真实性的问题,搭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耕作业监测终端,在四川省宜宾市开展土壤旋耕及面积监测试验,并对试验作业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对作业地理环境复杂、北斗农机深耕作业监测终端使用故障率高、信息采集终端兼容性差、基站设施不足及农户智能设备操作能力较弱等制约该终端在丘陵山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技术攻关、注重设备防护、制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农业应用统一标准体系、统筹加强北斗差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及注重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出提升该系统在丘陵山区应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该系统未来在南方丘陵山区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改进措施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深耕作业监测终端 监测试验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军 杨长风 +2 位作者 王慧林 杨军 张建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提前半年完成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独具特色的国家超级工程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任务要求,全面阐述工程任务组成、任务进程和系统应用,从“混合星座、通信导航融合、星间链路、导航信号、快速组网、核心产品国产化”等方面梳理系统技术特点与创新,并总结了北斗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技术、进度、质量和运行服务等管理体系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系统 工程技术与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1信号伪距偏差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成艳 郭际 +4 位作者 卢晓春 王雪 饶永南 康立 王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98-2704,共7页
目前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均存在伪距偏差问题,该现象不但不能通过差分的方式进行抵消,在进行双频电离层误差修正时还会被进一步放大,对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精度的提高已构成严重危害。然而目前国内对北斗系统伪距偏差产生机理研究甚少,为了最... 目前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均存在伪距偏差问题,该现象不但不能通过差分的方式进行抵消,在进行双频电离层误差修正时还会被进一步放大,对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精度的提高已构成严重危害。然而目前国内对北斗系统伪距偏差产生机理研究甚少,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伪距偏差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影响,该文首先深入并详细研究了伪距偏差产生机理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试验验证方案,利用国内昊平观测站40 m大口径天线,准确测试并评估了所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轨可视卫星伪距偏差结果。最后根据试验测试结果,提出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主要参数设置建议,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伪距偏差问题带来的测距误差和定位误差。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为GNSS信号设计及实现、GNSS监测评估及用户终端参数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伪距偏差 产生机理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林草行业应用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泽攀 武红敢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当前林草行业实现网格化、精细化资源管理的技术需求,系统地分析了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化管理中时空数据的多样性特点,全面介绍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阐述了林草行业北斗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展望了北斗三号系统在... 针对当前林草行业实现网格化、精细化资源管理的技术需求,系统地分析了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化管理中时空数据的多样性特点,全面介绍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阐述了林草行业北斗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展望了北斗三号系统在林草行业广泛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 林业和草原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定位法与北斗1号卫星导航系统 被引量:13
6
作者 羽佳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4年第1期65-66,F003,共3页
简要介绍了基于双星定位法的北斗 1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
关键词 双星定位法 北斗1卫星导航系统 工作原理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地采集保真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寸洋 景贵飞 李星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76-179,共4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当前一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真方案存在无法保证农产品原料来源问题,本文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时间信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当前一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真方案存在无法保证农产品原料来源问题,本文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时间信息,研制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地采集保真系统。该系统包含原产地地块监测集成设备、溯源认证二维码、电子围栏、时空区块链等模块,并在云南省部分地区农产品上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发现,该系统对消除次品、提高品牌价值、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数据采集 地理标志农产品 采集保真系统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黎莎 林宝军 +5 位作者 邵瑞强 林夏 任前义 贺红雨 孙建锋 田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9,共8页
针对星钟异常跳变引起的星上时间与整网星座时间偏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通过引入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对分布式星座时间同步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快速检测钟差异常跳变并具有自主时间同步的... 针对星钟异常跳变引起的星上时间与整网星座时间偏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通过引入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对分布式星座时间同步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快速检测钟差异常跳变并具有自主时间同步的能力。采用与北斗三号卫星一致的仿真环境,并引入实际在轨测试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准确评估。结果表明在60 d内,星座各星时间同步误差不超过3.68 ns,且当卫星产生跳变异常后,该算法可在1h内恢复时间同步,提高了算法在钟跳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星钟跳变 星间链路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K/MATLAB联合仿真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教学软件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汤婷 艾志 +1 位作者 卢立果 李大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7,102,共5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学是“卫星导航定位”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培养我国北斗新时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但其相关原理较为抽象复杂,导致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因此,为提升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立体性和高效性,该文通过分析北斗系统的教学难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学是“卫星导航定位”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培养我国北斗新时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但其相关原理较为抽象复杂,导致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因此,为提升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立体性和高效性,该文通过分析北斗系统的教学难点,设计了一款基于STK/MATLAB联合仿真的北斗三号系统教学软件。该软件只需简单调节各类参数,即可自动实现混合星座构型模拟、星间链路演示、卫星跟踪分析和系统性能评估等课程内容的仿真。教学成效表明,采用该教学软件,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北斗三号系统的空间结构特性、功能创新特色和定位性能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助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STK MATLAB 教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鹏飞 陈高峰 +3 位作者 李小娟 汪大宝 刘宁 王慧聪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对北斗三号体制下的传输链路、接收门限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捕获算法采用4次非相干累加,可以使捕获灵敏度达到-130 dBm,同时实现定位时间小于5 min的综合较优结果。接着以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利用STK建模进行全轨道周期仿真,结果显... 对北斗三号体制下的传输链路、接收门限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捕获算法采用4次非相干累加,可以使捕获灵敏度达到-130 dBm,同时实现定位时间小于5 min的综合较优结果。接着以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利用STK建模进行全轨道周期仿真,结果显示全程收星数超过4颗,定位精度达到2.59 m,速度误差为0.00378 m/s。2020年底北斗三号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后,首次完成在轨卫星定位测试,实际收星数大于或等于6颗,定位精度达到2.77 m,速度误差0.006 m/s,仿真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良好。该研究成果可作为后续在轨航天器使用北斗三号系统实现定位需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非相干累加 捕获灵敏度 定位精度 在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运行末期卫星钟性能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梦飞 王宇谱 +3 位作者 薛申辉 龚大亮 李博宇 王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2-379,共8页
截至2020年7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的卫星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30颗北斗三号卫星,其中北斗二号系统(BD-2)大部分卫星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甚至超期服役,对其卫星钟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十分必要。利用2019年365天的星地无线电双向比对钟差数据,... 截至2020年7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的卫星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30颗北斗三号卫星,其中北斗二号系统(BD-2)大部分卫星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甚至超期服役,对其卫星钟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十分必要。利用2019年365天的星地无线电双向比对钟差数据,从钟差数据质量、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和频率稳定度等方面,对包括4颗备份卫星在内的所有BD-2在轨卫星原子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目前BD-2系统所有卫星钟运行状况良好,频率准确度为3.38×10^-11,漂移率为6.27×10^-14/d,万秒稳定度为9.93×10^-14,天稳定度为4.70×10^-14;其中4颗备份卫星的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较大值,性能十分稳定,准确度为4.42×10^-11,漂移率为9.13×10^-14/d,万秒稳定度和天稳定度处于较好水平,分别为6.81×10^-14和3.15×10^-14。因此,所有BD-2系统在轨卫星钟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实现北斗二号系统向北斗三号系统的顺利平稳过渡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备份卫星 运行末期 准确度 漂移率 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K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仿真实验教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汤婷 胡伟建 卢立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的圆满完成,北斗系统正式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认识北斗系统是经略时空信息的前提,只有清晰地了解北斗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才能有效推动北斗系统的深化应用。针对...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的圆满完成,北斗系统正式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认识北斗系统是经略时空信息的前提,只有清晰地了解北斗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才能有效推动北斗系统的深化应用。针对北斗系统教学中卫星星座空间分布、导航定位性能评估等知识难点,将STK软件引入课程教学,通过STK软件的模拟仿真和场景分析,使得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仿真情境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STK软件 仿真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瑞华 董立尧 翟显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8,共8页
按照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定义,参考GPS标准定位服务性能规范中URE的计算方法,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多星混合星座类型,在考虑仰角限制情况下,详细推导了适用于BDS的瞬时URE和均方根URE计算公式。利用广播星... 按照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定义,参考GPS标准定位服务性能规范中URE的计算方法,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多星混合星座类型,在考虑仰角限制情况下,详细推导了适用于BDS的瞬时URE和均方根URE计算公式。利用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计算的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钟差,带入所推导的公式,对BDS URE进行分析评估;并使用GNSS接收机原始观测量和伪距观测方程计算BDS URE,最后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 BDS URE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在95%置信度情况下均小于2.5m,满足北斗公开服务性能规范中对空间信号URE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空间信 瞬时用户测距误差 均方根用户测距误差 伪距观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Ⅱ卫星导航系统星座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建利 王俊峰 董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13-3917,共5页
针对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中卫星位置不确定问题,改进并完善了正在筹建中的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布局,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我国区域性导航系统以及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的多星覆盖、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 针对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中卫星位置不确定问题,改进并完善了正在筹建中的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布局,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我国区域性导航系统以及北斗Ⅱ卫星导航星座的多星覆盖、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给出了覆盖性能、导航定位精度等导航星座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北斗Ⅱ卫星导航系统多星覆盖及PDOP性能相对优于GPS导航星座,尤其适用于我国及周边地区。通过对不同最低仰角下北斗II导航星座及GPS星座多星覆盖变化分析,确定了各星座多星覆盖与仰角的关系以及变化特征,为北斗II导航系统组建工作以及应用终端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导航系统 覆盖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谢军 张建军 王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6-984,共9页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全面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系统误差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基于误差层次分解方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个系统层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11个要素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全面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系统误差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基于误差层次分解方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个系统层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11个要素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标等51个指标组成。同时,结合实例,从卫星下行链路的绝对时延的测试需求,引出了绝对时延的测试问题,定义星载导航任务处理单元对外1PPS信号的输出口作为卫星的时间零点,给出需要测试的绝对时延的路径组成。根据目前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每一部分的测试误差,求出整个绝对时延的测量误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测量误差 层析分解方法 误差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谈加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筱虹 李喜来 杨元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alileo、GLONASS和COMPASS/Beidou发展迅猛。美国的WAAS、欧洲的EGNOS、俄罗斯的SDCM以及中国的广域增强系统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日本的QZSS和MSAS,印度的IRNSS和GAGAN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国...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alileo、GLONASS和COMPASS/Beidou发展迅猛。美国的WAAS、欧洲的EGNOS、俄罗斯的SDCM以及中国的广域增强系统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日本的QZSS和MSAS,印度的IRNSS和GAGAN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动态、关键技术和政策法规的跟踪与分析,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提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可能采取的对策,以期对中国的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政策 卫星导航标准 兼容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定轨与钟差处理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红正 唐歌实 +2 位作者 宋柏延 刘荟萃 葛茂荣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目前鲜有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实时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的研究,文章提出了BDS实时轨道与实时钟差处理策略,包括了观测与动力学模型、实时轨道与实时钟差处理流程与评估方法。尤其对于实时钟差,... 目前鲜有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实时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的研究,文章提出了BDS实时轨道与实时钟差处理策略,包括了观测与动力学模型、实时轨道与实时钟差处理流程与评估方法。尤其对于实时钟差,为了提高计算效率,联合使用两个独立并行的线程估计非差绝对钟差和历元间相对钟差。利用多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试验(MGEX)与全球连续检测评估系统(iGMAS)实测数据进行了北斗实时轨道与钟差解算,BDS实时轨道径向平均精度对于GEO卫星优于20 cm,对于IGSO与MEO一般优于10cm;钟差精度对于GEO卫星为0.5~4.5ns,对于IGSO/MEO为0.2~2.0ns。基于目前的轨道与钟差结果,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结果可以达到分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确定 卫星钟差 精密单点定位 全球连续检测评估系统 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互备授时的分布式相量测量单元 被引量:42
18
作者 李建 谢小荣 +3 位作者 韩英铎 胡炯 吴雅璐 吴京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共5页
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同步相量测量的时钟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文章从卫星信号覆盖范围、用户容限、授时脉冲的同步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将北斗授时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广域同步相量测量的可行性。使用北斗和GPS授时的同步相... 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同步相量测量的时钟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文章从卫星信号覆盖范围、用户容限、授时脉冲的同步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将北斗授时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广域同步相量测量的可行性。使用北斗和GPS授时的同步相量测量的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北斗授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研制了北斗与GPS互备授时的分布式相量测量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GPS 分布式 授时 同步相量测量 自主开发 覆盖范围 卫星 电力系统 同步性能 试验结果 时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分簇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拓扑结构与路由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飞龙 李广侠 +1 位作者 李志强 彭锋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41,共11页
针对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路由多重选择等问题,空间节点按其属性划分为3个不同的物理簇,各簇可按需要进行下一级子簇的划分,建立了基于多层分簇架构的动态网络拓扑演化模型,从MEO独立运行、GEO和MEO协同运行2个方面研究了导航系统的路由... 针对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路由多重选择等问题,空间节点按其属性划分为3个不同的物理簇,各簇可按需要进行下一级子簇的划分,建立了基于多层分簇架构的动态网络拓扑演化模型,从MEO独立运行、GEO和MEO协同运行2个方面研究了导航系统的路由策略。设计了基于簇管理者、簇首和簇成员的三级信息传输与分发机制。通过分簇和子簇间边界节点的设置,实现了簇间的拓扑变化相互屏蔽、独立的组网路由策略和子簇间的信息交互,减小了网络管理和路由计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多层分簇 拓扑结构 路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AIS数据采集 被引量:17
20
作者 贺超峰 徐铁 +1 位作者 胡勤友 葛依东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为克服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在船舶动态监控中存在盲区这一缺陷,研究如何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数据,以使得监控区域覆盖陆上AIS基站的盲区以及实现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周围指定船舶的监控.将... 为克服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在船舶动态监控中存在盲区这一缺陷,研究如何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数据,以使得监控区域覆盖陆上AIS基站的盲区以及实现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周围指定船舶的监控.将本船AIS接收的周围船舶AIS信息添加优先权位后存入相应数据库中;采用数据选择、过滤、压缩等技术处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到岸上基站.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信息,能有效监控AIS盲区内没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有效增大船舶动态监控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自动识别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数据转发 船舶动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