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庭都护府应置于七○三年
1
作者 韩杰 《人文杂志》 1988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于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新旧《唐书》均载于《地理志·陇右道》条下,“长安二年,为北庭都护府”。
关键词 北庭都护 新旧《唐书》 地理志 均载 长安 武则天 公元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庭与唐朝的丝绸之路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宪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唐朝经营西域,继承的是汉朝传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有西汉体制的影响。最初,唐朝在北疆以西州为中心展开建设,即使在安西都护府转驻龟兹之后,西州的地位依然重要。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四镇驻军数万人,南疆地区终于获得稳... 唐朝经营西域,继承的是汉朝传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有西汉体制的影响。最初,唐朝在北疆以西州为中心展开建设,即使在安西都护府转驻龟兹之后,西州的地位依然重要。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四镇驻军数万人,南疆地区终于获得稳定。继续探索北疆的管理体制,最终设置北庭都护府,把庭州建设为北疆的军事政治中心。至此,天山南北分别设立两个军事政治中心,互有分工又彼此配合。唐朝的西域管理体制终于从汉代的制度模式中发展起来,拥有了唐朝制度特色。南北两个军事政治中心既分工又配合,在稳定西域、维护丝绸之路畅通方面,唐朝的新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丝绸之路 西州 北庭 丝路管理 安西都护 北庭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续完)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盛璋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1期1-13,共13页
17、2 Secu bise Kamthe西州(Secu)诸城原文大意说:“这些是西州中的城镇,下文分记各城镇的名称,从伊州开始,一直到焉省、龟兹,则此西州诸城乃指西州回鹘所管城镇。17、3 icǖ城镇这是伊州的对音,今之哈密,附近有一大城遗址,近年来才夷... 17、2 Secu bise Kamthe西州(Secu)诸城原文大意说:“这些是西州中的城镇,下文分记各城镇的名称,从伊州开始,一直到焉省、龟兹,则此西州诸城乃指西州回鹘所管城镇。17、3 icǖ城镇这是伊州的对音,今之哈密,附近有一大城遗址,近年来才夷为平地。《世界境域志》第十二节“九姓乌古斯及城镇。”第九地为kh. Mud,当即哈密:“一个有草地和牧场的地方,有回鹘的帐幕与毡棚,人民拥有很多羊群”。(9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 地理志 高昌国 北庭都护 新唐书 哈密 别失八里 西州回鹘 龟兹 吐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流外官试探——兼析敦煌吐鲁番有关流外文书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锋 《敦煌学辑刊》 1986年第2期45-55,共11页
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几件与唐代流外官有关的官府公文抄件,例如: 【一】 《神龙散颁刑部格》抄卷(伯三○七八) 流外行署、州县杂任,位于监主,犯赃一(?)以上,决杖六十。满五十(?)以上,先决一百,并配入军。如当州无府,配侧近州。断后... 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几件与唐代流外官有关的官府公文抄件,例如: 【一】 《神龙散颁刑部格》抄卷(伯三○七八) 流外行署、州县杂任,位于监主,犯赃一(?)以上,决杖六十。满五十(?)以上,先决一百,并配入军。如当州无府,配侧近州。断后一月内即差口领送所口府,取领报讫,申所司。赃不满(?)者即却。虽会恩,并不在免军及解免之限。口在都及京犯者,于尚书右门对众决;在外州县者长官集众对决。赃多者即依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外官 州县 北庭都护 敦煌吐鲁番 吐鲁番文书 中央集权 考课 国家机器 尚书省 通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代元音——长篇小说《空城纪》后记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华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我生于新疆天山脚下的一座小城。那时还很年少,我去了位于吉木萨尔县的一座古城废墟,当地朋友说这就是唐代的北庭都护府遗址。我在那些残垣断壁中流连忘返,看着夕阳斜下,看着成群的野鸽子腾空而起,看着拉长的身影引来了大戈壁的阵阵小... 我生于新疆天山脚下的一座小城。那时还很年少,我去了位于吉木萨尔县的一座古城废墟,当地朋友说这就是唐代的北庭都护府遗址。我在那些残垣断壁中流连忘返,看着夕阳斜下,看着成群的野鸽子腾空而起,看着拉长的身影引来了大戈壁的阵阵小旋风。出了废墟,我的脚下是芨芨草,是骆驼刺。暮色降临,北风卷地,那些蓬勃生长的红柳丛逐渐幻化成守卫军镇的唐代士兵,发出盛世边陲的呼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庭都护 天山脚下 腾空而起 吉木萨尔县 芨芨草 骆驼刺 废墟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西域的朝鲜族人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伯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隋唐时期,先后曾有多批朝鲜族人迁居西域,其中的高仙芝父子、高耀及其祖父和父亲,都曾活跃在西域的舞台上,他们几乎都为安定西域、保卫边疆而奋斗终生。
关键词 高丽 朝鲜 高仙芝 安西都扩府 高耀 北庭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孜柯里克新发现的《杨公重修寺院碑》 被引量:9
7
作者 柳洪亮 《敦煌研究》 1987年第1期62-63,114,共3页
1984年4月,吐鲁番柏孜柯里克千佛洞发现了一方石碑,掩埋在80号窟西面的废墟中,出土时有字的一面朝下.碑为沙岩石料.边缘有损伤,下部残缺,高0.75、宽0.5、厚0.25米.背面凸凹不平,未经修整.正面凿磨平滑,阴刻汉文十四行.上部和行间散乱刻... 1984年4月,吐鲁番柏孜柯里克千佛洞发现了一方石碑,掩埋在80号窟西面的废墟中,出土时有字的一面朝下.碑为沙岩石料.边缘有损伤,下部残缺,高0.75、宽0.5、厚0.25米.背面凸凹不平,未经修整.正面凿磨平滑,阴刻汉文十四行.上部和行间散乱刻划有少量突厥文,是后人所为.(见图版八)碑文虽剥蚀残缺较甚,但仔细辨认,立碑的目的、所记事件等等,大意均可考.现全文转录于下(原为竖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洞 节度使 寺院 突厥文 御史大夫 北庭都护 吐鲁番 碑文 新发现 立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室出《西州图经》残卷考释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仲荦 郑宜秀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3-75,共3页
伯希和敦煌文书第二○○九号《西州图经》残卷,残存五十六行。正文今顶格写;注文附具下;考释低两格写。道十一达。赤亭道右道出蒲[昌县界] 碛滷雄沙考释曰:西州东至伊州,东南至沙州,西南至焉耆,北至庭州,西北至轮台,
关键词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残卷 伯希和 新唐书 地理志 高昌 沙州 北庭都护 西州图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三——唐代的烽铺(属斤)田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喜霖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72-80,共9页
【正】 我在拙稿《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一、二两文中,论证了唐代烽铺的管理、建制、雇人上烽等问题。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获得唐前期烽铺文书,并见有烽铺斸田,牵涉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唐代的烽铺斸田作些探讨。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北庭都护 营田使 吐鲁番文书 节度使 屯田 唐前期 新唐书 唐朝前期 检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与岑参行年小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52,共6页
《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与岑参行年小考熊飞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一生曾两入西北边塞,在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中担任幕僚。其第二次入伊西北庭实在何时,所任何职,都是历来聚讼不已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吐鲁番阿斯塔那... 《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与岑参行年小考熊飞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一生曾两入西北边塞,在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中担任幕僚。其第二次入伊西北庭实在何时,所任何职,都是历来聚讼不已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吐鲁番阿斯塔那506号墓所出《唐天宝十三—十四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常清 岑参 都护 节度使 吐鲁番出土文书 北庭都护 闻一多 玉门关 掌书记 秘书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边塞诗中的“阴山”辨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剑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4-73,共2页
唐代边塞诗中写及“阴山”这个地名的不少,注家们都释为“今内蒙河套地区以北的阴山山脉”。岑参在新疆写的诗里提到阴山的有五处,如用内蒙阴山释之则很难读通;有的研究者就只好说成是“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或者解释为“借用”、... 唐代边塞诗中写及“阴山”这个地名的不少,注家们都释为“今内蒙河套地区以北的阴山山脉”。岑参在新疆写的诗里提到阴山的有五处,如用内蒙阴山释之则很难读通;有的研究者就只好说成是“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或者解释为“借用”、“夸大”、“为了使环境典型化”,甚至说成是“无妨加以忽略的‘错误’。”(见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其实,根据岑诗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 岑参 天山北麓 边塞诗 北庭都护 博克 西域 葛逻禄 新疆 程千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二——唐代烽铺的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喜霖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正】 我国烽堠有其悠久历史,早在西周已有烽燧,到西汉已形成制度。汉代烽燧的管理系统,从汉简见管理边郡的烽燧记载颇详,如居延的情况是:边郡太守——都尉(太守下专佐武职的官员,开府辟曹)——候官——候长——士吏——燧长——燧卒... 【正】 我国烽堠有其悠久历史,早在西周已有烽燧,到西汉已形成制度。汉代烽燧的管理系统,从汉简见管理边郡的烽燧记载颇详,如居延的情况是:边郡太守——都尉(太守下专佐武职的官员,开府辟曹)——候官——候长——士吏——燧长——燧卒。可是唐代却不然,唐有关烽铺的管理,史所不详。《唐六典》卷五兵部职方郎中员外郎条: 职方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候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都督府 吐鲁番文书 北庭都护 州县 都尉 节度使 烽燧 公元 安西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西征”诗地名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46-54,100,共10页
《甘肃师大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载了胡大浚同志的《岑参“西征”诗本事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该文以充分的事实说明,岑参的两首“西征”诗,即《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并不是闻... 《甘肃师大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载了胡大浚同志的《岑参“西征”诗本事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该文以充分的事实说明,岑参的两首“西征”诗,即《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并不是闻一多先生说的“天宝十三载冬破播仙之作”,而是为“征讨越境西侵的回纥”而作。几十年来,凡论及岑参“西征”诗者,大部分都受闻一多先生上述说法的影响,以致对“西征”诗的地名、本义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质疑》通过对“西征”诗地名的辨析,试图推翻这个旧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 西征 都督府 西突厥 北庭都护 新唐书 长春真人西游记 阿尔泰山 叶尼塞河上游 地理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轮台在哪里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44-51,共8页
最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两篇讨论唐代轮台的文章(1979年第4期林必成“唐代轮台初探”,下简称林文,1980年第3期王有德“再谈唐代轮台问题”,下简称王文),很有好处,它澄清了过去某些将唐代轮台和汉代轮台混为一谈的糊涂... 最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两篇讨论唐代轮台的文章(1979年第4期林必成“唐代轮台初探”,下简称林文,1980年第3期王有德“再谈唐代轮台问题”,下简称王文),很有好处,它澄清了过去某些将唐代轮台和汉代轮台混为一谈的糊涂概念,明确了唐代轮台不在南疆而在北疆,此乃史地学方面的一大成绩。但是,唐代轮台到底在北疆的哪个地方,意见仍不一致。鉴于这两篇文章中都引用了一点考古材料,而要讨论这个问题,离开考古学方面的材料又是很难排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唐代 北庭都护 昌吉 堡子 吐鲁番 考古学 马面 北疆 新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管窥
15
作者 郑文 《河北学刊》 1986年第4期74-78,共5页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详注》曰:“意钟青柏,言交情长久;义动蛰蛇,言豪气激发.此正可方鲍叔处.”按:自“千载”以下六旬,虽叙交谊相投,但须注意送程还乡,乃全《诗》主旨,否则不免有违《诗》意.考“千载”二句,言已...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详注》曰:“意钟青柏,言交情长久;义动蛰蛇,言豪气激发.此正可方鲍叔处.”按:自“千载”以下六旬,虽叙交谊相投,但须注意送程还乡,乃全《诗》主旨,否则不免有违《诗》意.考“千载”二句,言已得交程氏,如管仲之遇鲍叔,非同寻常;“意钟”二句继之,上句承“末契”,言我等意之所钟,有如青柏长久至老,下句赞程远程还乡,有如修蛇之蛰居,乃是义举,因而为其所动.“若人”二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诗》 集注》 至德 长安 北庭都护 节度使 下句 元载 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实说
16
作者 张永鑫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5-57,共3页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向以创作边塞诗闻名。其所作边塞诗,形象瑰丽,想象新奇,气势雄放,因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已几乎众口一词,咸无异议。但是,笔者以为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却绝不容忽视。即以其脍炙人口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名诗而论,...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向以创作边塞诗闻名。其所作边塞诗,形象瑰丽,想象新奇,气势雄放,因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已几乎众口一词,咸无异议。但是,笔者以为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却绝不容忽视。即以其脍炙人口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名诗而论,便可明显看到岑参边塞诗朴实的写实风格之一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是一首富于浓郁地方色彩的边塞诗。诗中记述的风雪别宴与山行相送等感人至深的场面,无不以其真实描绘震慑读者心灵,并非以浪漫情调取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异议 边塞诗 天山北麓 丝绸之路 北庭都护 岑参 西域传 节度使 阜康县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唐代轮台问题——兼与林必成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有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81-86,共6页
关于唐代轮台的地理位置问题,究竟在南疆还是在北疆,经过海内学者们的探讨、研究和论证,意见逐渐趋向一致了,即大多数同志认为,唐代轮台在北疆北庭都护府界内。现在的问题是,在北疆的那个地理方位?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由于史料和... 关于唐代轮台的地理位置问题,究竟在南疆还是在北疆,经过海内学者们的探讨、研究和论证,意见逐渐趋向一致了,即大多数同志认为,唐代轮台在北疆北庭都护府界内。现在的问题是,在北疆的那个地理方位?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由于史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之不足证,却仍然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文史哲》一九七八年第五期,曾发表拙著《岑参诗中的轮台及其它》一文,谈到唐代轮台地望当在今米泉县境内。同年十一月出版的,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修订的《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轮台条说:“古县名。唐贞观中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 北庭都护 地理方位 史料 文史哲 二十年 历史系 地望 南疆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18
作者 梁彦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1年第5期39-40,共2页
现行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新考虑和注意:一是唐朝疆域的地图绘制出现错误;一是教材中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标准不一,概念不清。下面,我结合中学教材,就此两个问题扼要阐明观点,与大家商榷,不对之处,请... 现行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新考虑和注意:一是唐朝疆域的地图绘制出现错误;一是教材中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标准不一,概念不清。下面,我结合中学教材,就此两个问题扼要阐明观点,与大家商榷,不对之处,请指正。 (一) 唐朝疆域地图绘制的错误在于把吐蕃国划归唐朝的版图,也就是说对唐朝西南边界线的确定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材 地图绘制 历史教育 中原王朝 中华民族历史 赞普 带珠 北庭都护 安西都护 教学参考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诗中的轮台及其它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友德 《文史哲》 1978年第5期79-81,共3页
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他几度出使边疆,戎马倥偬,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深有体察,所以边地的风土景物,在他的很多诗中,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人们把他的这类诗叫边塞诗,誉岑参为边塞诗人。最近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 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他几度出使边疆,戎马倥偬,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深有体察,所以边地的风土景物,在他的很多诗中,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人们把他的这类诗叫边塞诗,誉岑参为边塞诗人。最近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的《唐诗选》中岑参的几首诗,觉得注者给“轮台”等所作注解和诗中所描绘的征战生活的地理方位与塞外风光不符,甚至有的正相抵牾。现在仅就个人所知来谈谈这些问题,并与编注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地理方位 历史地理 所知 北庭都护 车师 南疆 唐太宗 岑参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岑参的边塞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积才 《思想战线》 1979年第3期46-50,共5页
岑参(公元七一五——七七○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随军两次出塞,任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幕僚,“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他不仅“投笔从戎”,参加到巩固边防、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去... 岑参(公元七一五——七七○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随军两次出塞,任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幕僚,“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他不仅“投笔从戎”,参加到巩固边防、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去,而且经过战斗生活的磨炼,“马背吟诗”,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唐代诗坛上突放异采,成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勤王甘苦辛报主静边尘岑参边塞诗的显著特色是具有奔腾彭湃的爱国热情,给人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诗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正确认识唐代边塞战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当时社会斗争生活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人 爱国主义精神 封常清 唐代 正确认识 唐王朝 战斗 北庭都护 唐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