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山成矿带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S-Pb-C-O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卫东 魏立勇 +6 位作者 高永宝 刘天航 吴欢欢 葛战林 何佳乐 杨冰 孙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126,共16页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是北山成矿带内蒙古段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存在较多争议,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和方解石,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C-O同位素测试。研...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是北山成矿带内蒙古段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存在较多争议,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和方解石,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C-O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δ34S值为-0.56‰~5.54‰,^(206)Pb/^(204)Pb比值为18.326~18.390,207Pb/^(204)Pb比值为15.563~15.645,^(208)Pb/^(204)Pb比值为38.226~38.390,铅同位素μ值变化范围为9.40~9.55,ω值变化范围为35.77~36.85,方铅矿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32~270 Ma,δ^(13)C值介于-0.04‰~2.93‰之间,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岩浆和地层混合来源性质,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成矿作用晚期流体中混入了地层变质水。文章从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方面,结合前人对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认识,提出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S-Pb同位素 C-O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成矿带霍勒扎德盖金矿床碲化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疏孙平 张静 +3 位作者 陈衍景 李雷 李秋根 王琦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59-1871,共13页
甘肃省霍勒扎德盖大型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的黑鹰山弧内,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内的裂隙或断裂中。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分别形成(磁铁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 甘肃省霍勒扎德盖大型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的黑鹰山弧内,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内的裂隙或断裂中。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分别形成(磁铁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石脉。本次研究通过矿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在该矿床Ⅱ阶段矿石样品中首次发现大量碲化物,该矿物系列主要产出在黄铁矿、石英中或其裂隙内。矿区已发现的碲化物包括碲金矿、斜方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汞矿、碲铋矿等;金银矿物仅以碲化物的形成存在。Ⅰ阶段流体的硫逸度(logfS2=-11.1^-9.5)较高、碲逸度(logf Te2≤-12.8)较低,Ⅱ阶段流体显示低硫逸度(logfS2=-13.5^-10.2)、高碲逸度(logfTe2=-11.1^-7.8)特征。碲化物的发现揭示了矿床与深部幔源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不能排除矿区英云闪长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物 逸度 霍勒扎德盖金矿床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成矿带月牙山–老硐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耀 张成 +6 位作者 张青 曹磊 付乐兵 刘冬勤 杨伟卫 蔡恒安 尚世超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山成矿带东南部的月牙山–老硐沟地区发育有月牙山、老硐沟等一系列金多金属矿床。笔者对该区典型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关键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各类找矿信息开展综合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区内的典型...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山成矿带东南部的月牙山–老硐沟地区发育有月牙山、老硐沟等一系列金多金属矿床。笔者对该区典型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关键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各类找矿信息开展综合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区内的典型金多金属矿床多伴生Ag、Pb、Zn等元素,矿体受加里东—华力西期中酸性岩体、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为典型的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高磁异常体、北西–北西西向断裂、Au−Ag−Sb地球化学异常叠加部位为此类矿床的有利找矿地段。笔者采用MRAS软件对各类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共圈定4个找矿靶区,野外查证在其内均发现重要矿化线索,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成矿带 月牙山 老硐沟 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成矿带东段新发现一处具中—大型远景萤石矿
4
作者 刘天航 唐卫东 +3 位作者 高永宝 魏立勇 范堡程 何佳乐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1-1922,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北山成矿带东段哈珠—鼎新一带,除已有的东七一山、交叉沟、沙红山南、神螺山和玉石山萤石矿床外,近几年相继发现了金蟾岭、豆角梁、黑石山东等中—小型萤石矿床(点),显示该区萤石找矿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地质调查... 1研究目的(Objective)北山成矿带东段哈珠—鼎新一带,除已有的东七一山、交叉沟、沙红山南、神螺山和玉石山萤石矿床外,近几年相继发现了金蟾岭、豆角梁、黑石山东等中—小型萤石矿床(点),显示该区萤石找矿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于2021年在虎头山—月牙山一带部署5个图幅萤石、金等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通过3年野外工作,在花石头山地区新发现热液充填型萤石矿产地1处,经槽探揭露和钻探验证,估算萤石的潜在资源达中型规模。花石头山萤石矿的发现对于在北山地区寻找类似成因的萤石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北山成矿带 中国地质调查局 矿产资源调查 图幅 螺山 虎头山 中型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 被引量:177
5
作者 杨合群 李英 +5 位作者 李文明 杨建国 赵国斌 孙南一 王小红 谭文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2-28,共7页
北山地区可划分为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和敦煌微板块,二者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带为界。古陆裂解初期的寒武纪浅海具有形成磷钒铀锰沉积矿产的有利背景;奥陶纪洋盆和弧后盆地具备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有关铜锌矿的有利背景,被... 北山地区可划分为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和敦煌微板块,二者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带为界。古陆裂解初期的寒武纪浅海具有形成磷钒铀锰沉积矿产的有利背景;奥陶纪洋盆和弧后盆地具备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有关铜锌矿的有利背景,被动陆缘裂谷具备形成海相沉积岩系有关铅锌银矿的有利背景;志留—泥盆纪岛弧火山建造具备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背景;石炭—二叠纪陆内裂谷具备形成火山沉积铁矿、斑岩铜矿、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铜镍矿的有利背景;各单元古陆壳活化重熔型花岗岩具形成钨锡稀有金属矿的有利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成矿带 构造单元 成矿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斑岩铜(钼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建国 闫晔轶 +3 位作者 任有祥 王小红 谢春林 李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3-314,共2页
北山成矿带位于中亚古亚洲成矿域中南部,天山-兴蒙铜多金属成矿省中段。是我国铜多金属矿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和邻区蒙古国奥玉陶勒盖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该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找矿倍受矿床学界... 北山成矿带位于中亚古亚洲成矿域中南部,天山-兴蒙铜多金属成矿省中段。是我国铜多金属矿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和邻区蒙古国奥玉陶勒盖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该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找矿倍受矿床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北山成矿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多期裂谷增生型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地区 找矿方向 北山成矿带 晚古生代 岩浆岩 大型斑岩铜矿床 斑岩型铜矿床 矽卡岩型 中酸性侵入岩 马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荒漠戈壁浅覆盖区萤石矿定位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诚 杨凯 +3 位作者 唐卫东 贺景龙 薛东旭 李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7-88,共2页
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天山—北山成矿带中新生界覆盖区广泛分布,仅戈壁、沙漠覆盖区就占据了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3%。随着东部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日益提高,西北部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浅覆盖区有望成为有利的矿产资源接替基地。因此... 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天山—北山成矿带中新生界覆盖区广泛分布,仅戈壁、沙漠覆盖区就占据了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3%。随着东部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日益提高,西北部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浅覆盖区有望成为有利的矿产资源接替基地。因此,在戈壁、沙漠等中新生界覆盖区开展矿产综合定位预测工作是当前形势下最佳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萤石矿 综合物探方法 戈壁荒漠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研究北山斑岩铜矿区绢英岩中白色云母的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叶美芳 刘三 +7 位作者 解古巍 赵慧博 周宁超 魏小燕 杨建国 侯弘 王磊 王轶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绢英岩化蚀变带是近地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重要矿物学标志之一。公婆泉和白山堂铜矿是甘肃北山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技术,研究矿区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白色云母的结构与化学特征... 绢英岩化蚀变带是近地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重要矿物学标志之一。公婆泉和白山堂铜矿是甘肃北山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技术,研究矿区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白色云母的结构与化学特征,探讨其成矿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绢英岩中的云母集合体呈边缘不规则的细小花瓣状、扭折板片状和平直板片状等形态;公婆泉矿区云母晶体化学式中四次配位Si原子数为3.04~3.37,白山堂矿区为3.03~3.35,绢英岩中的白色云母结构为1M型普通绢(白)云母与2M1型热液成因的多硅白云母共存。不同多型的云母具有不同的b0值,二者共存的温度和酸度条件,揭示了斑岩铜矿成矿过程中流体从较高温、强酸性快速向低温、弱酸性演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成矿带 斑岩型铜矿 绢云母 多硅白云母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法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老硐沟金矿石榴子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卫东 何佳乐 +6 位作者 刘天航 魏立勇 范堡程 赵福东 何毅 郭永超 杨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75,共16页
老硐沟金矿是北山成矿带东段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复杂。矿床共分为5个矿段,其中Ⅲ矿段以矽卡岩矿体为主。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石榴子石更具震荡环带。通过详细... 老硐沟金矿是北山成矿带东段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复杂。矿床共分为5个矿段,其中Ⅲ矿段以矽卡岩矿体为主。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石榴子石更具震荡环带。通过详细的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对两期石榴子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早期石榴子石核部以钙铝榴石组分为主,向边部为钙铁-钙铝过渡组分;晚期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为主。石榴子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早期矽卡岩化阶段,热液环境为中酸性、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后期铁质含量增多,氧逸度增加,热液环境碱性、氧化性增强。老硐沟金矿Ⅲ矿段石榴子石为钙铁-钙铝榴石系列,属热液交代成因,早期多形成钙铝-钙铁榴石,伴随铜矿化,晚期热液环境变化,钙铁榴石增多,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增多,造成金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电子探针 矽卡岩 老硐沟金矿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浅覆盖区萤石矿定位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诚 唐卫东 +4 位作者 杨凯 李含 贺景龙 姚川 李新斌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北山地区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萤石成矿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处戈壁荒漠,受浅覆盖层影响,地表仅可观察到极少量露头,需开展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为区域成矿潜力及覆盖区下方矿脉赋存空间进行定位预测研究。以北山成矿带东段花石头山... 北山地区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萤石成矿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处戈壁荒漠,受浅覆盖层影响,地表仅可观察到极少量露头,需开展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为区域成矿潜力及覆盖区下方矿脉赋存空间进行定位预测研究。以北山成矿带东段花石头山地区为示范,采用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地面伽马能谱测量、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探测,其中面积性激电和磁法工作可有效识别隐伏赋矿空间分布,地面伽马能谱测量、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约束赋矿空间的矿化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构建了隐伏萤石矿赋存位置深部结构模型,并通过工程验证方法组合的有效性。本研究建立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定位预测技术方法组合,可为北山成矿带及戈壁荒漠浅覆盖区萤石矿定位预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萤石矿 综合物探方法 戈壁荒漠 浅覆盖区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床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康凯 杜泽忠 +4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吕鑫 孙海瑞 杜轶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8-1432,共15页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集Fe、Mn、In、Cd、Cu等元素,贫Ga、Ge、Ni等元素为特征,其中Fe、Mn、In、Cd、Cu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Ag、Pb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其微量元素组成与岩浆热液为主导的矿床(都龙、黄岗梁、孟恩陶勒盖、赤土店)类似,除此之外,闪锌矿Tl元素质量分数以及Cd/Fe和Cd/Mn值均显示岩浆热液属性,在微量元素判别图中样品也落入岩浆热液区域。野外调研发现,矿体底部未见角砾状和网脉状矿体,矿体均发育在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中。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花牛山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高温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 花牛山铅锌矿 闪锌矿 微量元素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