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太平洋夏季海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罗竟成
汪兰
《绿色科技》
2015年第3期26-32,共7页
利用NOAA,NCEP和NCAR的1854~2009年北太平洋区域(10°S-60°N,120°E-80°W)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用EOF、谐波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详细探讨了北太平洋夏季(6~8月)SST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60年来北太平...
利用NOAA,NCEP和NCAR的1854~2009年北太平洋区域(10°S-60°N,120°E-80°W)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用EOF、谐波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详细探讨了北太平洋夏季(6~8月)SST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60年来北太平洋夏季SST的空间变化主要分为3种模态,第一横模态为全区一致型,该模态振幅最大值中心位于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暖池区;第二模态为东西差异型即ENSO模态,该模态反映了中东太平洋SST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反位相变化。第三模态为南北差异型,反映了东北太平洋SST与赤道太平洋SST的南北反位相变化,振幅中心位于阿拉斯加湾暖流附近。北太平洋SST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和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北太平洋SST年际变化显著的区域位于:日本海一带,我国大陆以东洋面,北太平洋中部30°N附近,北太平中部45°N附近,北美海岸山脉以西,墨西哥以西,赤道中、东太平洋亚洲大陆一带洋面。北太平洋SST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偏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呈持续上升趋势。北太平洋SST具有周期为3~6年的年际变化,还叠加有周期分别为21.11年,27.86年,18.28年的年代际变化。北太平洋SST高值年和低值年分别与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
时空变化
EOF
谐波分析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群
孙越
+3 位作者
李建平
王建波
张可
朱晓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为探讨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基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和NOAA海表温度(SST)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中下游秋季降水主模态的时空特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可能成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表明,秋季黄河中下...
为探讨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基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和NOAA海表温度(SST)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中下游秋季降水主模态的时空特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可能成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表明,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在空间分布上西至甘肃省东南部,东至山东省西部,主体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021年是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的典型表现。采用黄河中下游秋季降水指数(ARYR)表征主模态时间变化,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分别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存在相关,拉尼娜年和PDO负位相时降水偏多。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偏多主模态与北太平洋SST异常偏高的区域和强度相关密切,选取关键区定义中纬度北太平洋SST(MNPSST)指数,当MNPSST偏高时,海洋性大陆(MC)区域存在强的上升运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显著的低(高)空辐合(散),指数偏低则降水偏少。其中2021年MNPSST指数为1951年以来最高,2021年MC对流区北侧的中国南海北部有较强上升运动,中纬度北太平洋偏东气流异常偏强,水汽通量异常分为偏南和偏东两支到达黄河流域中游和下游。中纬度北太平洋SST正异常是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地区
秋季降水主模态
2021年极端降水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太平洋夏季海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罗竟成
汪兰
机构
四川省甘孜州气象局
四川省泸州市气象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3期26-32,共7页
文摘
利用NOAA,NCEP和NCAR的1854~2009年北太平洋区域(10°S-60°N,120°E-80°W)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用EOF、谐波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详细探讨了北太平洋夏季(6~8月)SST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60年来北太平洋夏季SST的空间变化主要分为3种模态,第一横模态为全区一致型,该模态振幅最大值中心位于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暖池区;第二模态为东西差异型即ENSO模态,该模态反映了中东太平洋SST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反位相变化。第三模态为南北差异型,反映了东北太平洋SST与赤道太平洋SST的南北反位相变化,振幅中心位于阿拉斯加湾暖流附近。北太平洋SST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和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北太平洋SST年际变化显著的区域位于:日本海一带,我国大陆以东洋面,北太平洋中部30°N附近,北太平中部45°N附近,北美海岸山脉以西,墨西哥以西,赤道中、东太平洋亚洲大陆一带洋面。北太平洋SST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偏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呈持续上升趋势。北太平洋SST具有周期为3~6年的年际变化,还叠加有周期分别为21.11年,27.86年,18.28年的年代际变化。北太平洋SST高值年和低值年分别与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应。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
时空变化
EOF
谐波分析
小波分析
Keywor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North Pacific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EOF
harmonic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群
孙越
李建平
王建波
张可
朱晓清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9ZD12)
山东省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9sdqxm01)。
文摘
为探讨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基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和NOAA海表温度(SST)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中下游秋季降水主模态的时空特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可能成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表明,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在空间分布上西至甘肃省东南部,东至山东省西部,主体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021年是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的典型表现。采用黄河中下游秋季降水指数(ARYR)表征主模态时间变化,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分别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存在相关,拉尼娜年和PDO负位相时降水偏多。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偏多主模态与北太平洋SST异常偏高的区域和强度相关密切,选取关键区定义中纬度北太平洋SST(MNPSST)指数,当MNPSST偏高时,海洋性大陆(MC)区域存在强的上升运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显著的低(高)空辐合(散),指数偏低则降水偏少。其中2021年MNPSST指数为1951年以来最高,2021年MC对流区北侧的中国南海北部有较强上升运动,中纬度北太平洋偏东气流异常偏强,水汽通量异常分为偏南和偏东两支到达黄河流域中游和下游。中纬度北太平洋SST正异常是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地区
秋季降水主模态
2021年极端降水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
异常
Keywords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Leading mode of autumn rainfall
Extreme rainfall in 2021
Sea surface
分类号
P468.0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太平洋夏季海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罗竟成
汪兰
《绿色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秋季黄河中下游降水主模态及2021年极端降水的气候背景
于群
孙越
李建平
王建波
张可
朱晓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