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付建建
李双林
王彦明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90,共13页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a事...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a的影响并与强La Ni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LA
Ni~↑na
北大西洋增暖
大气环流模式
阻塞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付建建
李双林
王彦明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9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5053
90711004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领域前沿重点项目IAP07120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文摘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a的影响并与强La Ni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雪灾
LA
Ni~↑na
北大西洋增暖
大气环流模式
阻塞高压
Keywords
disastrous climate event,La Ni~↑na,SST anomaly,AGCM,blocking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付建建
李双林
王彦明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