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大港潜山在沙三段沉积期的隆升状态及其对沉积物源的供给 被引量:8
1
作者 石万忠 王振升 +3 位作者 宋志峰 马建英 陆永潮 刘国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9,共8页
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高点区无沙三段沉积,依照地层终止方式无法厘定出北大港潜山的高点区是在沙三段沉积期一直暴露地表没有接受沉积,还是在沙三段沉积期接受了沉积,后被晚期构造抬升剥蚀殆尽。确定北大港潜山高点区在沙三段沉积期的演... 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高点区无沙三段沉积,依照地层终止方式无法厘定出北大港潜山的高点区是在沙三段沉积期一直暴露地表没有接受沉积,还是在沙三段沉积期接受了沉积,后被晚期构造抬升剥蚀殆尽。确定北大港潜山高点区在沙三段沉积期的演化状态对于分析本区沉积体系及储层分布至关重要。本文以构造与沉积的响应关系为分析的思路和依据,通过地层厚度图的框架约束,基于砾岩分布和泥岩颜色所指示的古环境、古地貌、古物源的特征,分析出北大港潜山高点区在沙三段沉积期一直是一个稳定的物源区,其剥蚀下来的物源通过构造转换带的控制,沉积在板桥凹陷和岐口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转换带 北大港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池银 周建生 +6 位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鲁超 吕琳 荣辉 顾元 白小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4-491,共8页
通过北大港地区重力异常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证实在北大港潜山上发育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红7-1断裂,其夹持于大张坨断裂与港西断裂之间,呈弧形沿南北方向展布。该断裂在古近系早中期均有活动,对多个层位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通过北大港地区重力异常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证实在北大港潜山上发育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红7-1断裂,其夹持于大张坨断裂与港西断裂之间,呈弧形沿南北方向展布。该断裂在古近系早中期均有活动,对多个层位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该走滑断裂弧形带南侧,砂体厚度突变增大,呈"点源式"分布,从而形成明显的、且具有继承性的"沟-扇"对应关系。结合重矿物分析及北大港潜山上下切河道追踪发现,在走滑断裂顶部发育一系列下切河道;这些河道下切深度可达230~280ms,它们可以沟通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在过补偿阶段将板桥次凹的沉积物沿下切河道搬运到北大港潜山南侧的歧北次凹。可见,北大港潜山上近南北向的走滑断裂可以形成下切河道并起到搬运沉积物的作用(即断裂的河道化作用),进而在过补偿阶段控制板桥次凹与北大港潜山南翼的物源分配形式,所以,板桥次凹和歧北次凹在一定程度上均隶属于沧县隆起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北大港潜山 走滑断裂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祖兵 崔俊峰 +3 位作者 宋舜尧 成亚斌 卢异 陈岑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92,共12页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但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和微裂缝所占比例较小;储层物性特征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为主,高孔-高渗储层段发育的比例较小,多数储层为低渗小孔喉储层。③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共同控制,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胶结、溶蚀及油气充注对储层发育均有影响,其中溶蚀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较大;从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程度来看,岩石颗粒的分选性强于岩性,成岩压实作用强于胶结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斜坡、不整合面及断裂不仅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场所,也为溶蚀流体的流动提供了通道。该研究成果为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地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优选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储层特征 储层成因 中生界 北大港潜山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潜山滨海断层发育特征及其与上古生界二次生烃耦合成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建红 王延斌 +3 位作者 缪欢 张雨健 龚训 熊幸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8,共7页
断层的形成及演化对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明北大港潜山滨海断层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成藏的控制作用,基于大量地震资料及各时期的底面构造图,精细刻画了滨海断层发育特征,并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分析两者之间油气成藏匹... 断层的形成及演化对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明北大港潜山滨海断层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成藏的控制作用,基于大量地震资料及各时期的底面构造图,精细刻画了滨海断层发育特征,并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分析两者之间油气成藏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层东段断层发育程度最强,中段稍弱,西段最弱,东段发育大量花状组合构造,以牵引背斜成藏模式为主,中段发育多米诺式组合构造,以断块-断鼻成藏模式为主;E s 3时期断层活动性最强,活动中心位于中段,平均垂直活动速率达227.5 m/Ma,E d时期断层活动性减弱,活动中心位于东段,平均垂直活动速率最低仅为7.0 m/Ma;E d时期为北大港潜山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成藏关键时期,各成藏要素匹配关系极好,北大港中段为油气成藏有利区,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研究结果对北大港潜山石炭系—二叠系原生油气藏的深入勘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成藏 断层发育特征 二次生烃 滨海断层 北大港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潜山带翼部成藏特点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梓强 卢刚臣 +3 位作者 李玉海 赵秀丽 隋祥军 李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5,19,共6页
北大港潜山带位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之间,主要分为构造主体区和构造围斜区两部分,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演化特点。以往勘探都是以围绕潜山高点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本次研究发现构造围斜部位具有紧邻油源断层、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 北大港潜山带位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之间,主要分为构造主体区和构造围斜区两部分,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演化特点。以往勘探都是以围绕潜山高点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本次研究发现构造围斜部位具有紧邻油源断层、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上倾方向受分割断层或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封堵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潜山 逆冲断层 构造反转 风化壳 岩溶作用 油源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新生代宏观构造解释及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哲清 吴振东 +1 位作者 白玉春 陈洪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402-410,共9页
歧口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分年度采集区块小,为此进行了连片三维地震宏观构造解释研究。提出"点-线-面一体"的解释方法,即井震结合层位标定、区域结构剖面建立、构造层序划分、井层控制变速成图等方法。将歧口凹陷连片三维地震区... 歧口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分年度采集区块小,为此进行了连片三维地震宏观构造解释研究。提出"点-线-面一体"的解释方法,即井震结合层位标定、区域结构剖面建立、构造层序划分、井层控制变速成图等方法。将歧口凹陷连片三维地震区新生代划分为7个构造层序进行对比解释,获得了井震结合全区统层、宏观构造格局、断裂平面和剖面组合特征、火山岩发育与分布情况等成果。分析认为,该区宏观构造格局为"三横三竖":受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场控制形成的北北东-北东东向构造带和同沉积断层组成"三横",由南西-北东侧向挤压应力控制和同沉积断层分段活动差异形成的褶皱组成"三竖"。受中生界残留盆地的控制,在近南北向大区域拉张应力场作用下经历了古近纪扩张深陷、稳定发展和衰减3个阶段。新生代断裂类型主要有正断层和张扭断层,均为伸展断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火山岩发育与湖盆拉张期构造活动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主断层交汇或弯折处。根据新成果提出北大港潜山带东翼围斜构造和南翼同沉积构造为近期勘探重点目标,张东-歧东断裂构造带为近期重点勘探区带,预期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新生代 宏观构造解释 北大港潜山 张东-歧东断裂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第34卷)第4期预目
7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沙三段 北大港潜山 大地构造 地质构造 成矿学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季刊)2010年(第34卷)总目录
8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610,共5页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 地质构造 琼东南盆地 黄骅坳陷 北大港潜山 古近系 建业 地质意义 沉积体系 成矿学 构造变形 季刊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