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 |
白鸽
刘丹青
王芳
严艳群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
2
|
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例 |
陈明娥
李无未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3
|
北京话是一个重音语言 |
冯胜利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5
|
|
|
4
|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相关问题 |
李炜
和丹丹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5
|
北京话“干脆”一词的演变 |
魏兆惠
宋春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6
|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 |
李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
7
|
从基本词汇看北京话同普通话和汉语诸方言的关系 |
崔荣昌
王华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
8
|
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曹炜
蒋晨彧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9
|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
周一民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10
|
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 |
刘云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1
|
《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 |
张美兰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
12
|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
周一民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13
|
儿化中间音、特征扩展与F3的两种走势--偃师儿化与北京儿化之比较 |
张慧丽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14
|
北京话指示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曹炜
唐甜甜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5
|
襄樊话“倒”和北京话“着”之比较 |
罗自群
|
《语言科学》
|
2004 |
5
|
|
|
16
|
北京话里的特殊量词 |
彭宗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6
|
|
|
17
|
普通话与北京语音 |
沈炯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
18
|
《音韵清浊鉴》所反映的十八世纪初北京话声韵概貌 |
宋峰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9
|
北京话“特”类情状方式副词的历时嬗变 |
刘冬青
曹炜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
20
|
连续语流中的语音弱化问题——以北京话“数词+个”为例 |
朱立刚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