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晔林 王文和 +1 位作者 颜亭玉 李俊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采用相似性系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8种植被内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知8种植被中地面生苔藓植物有13科31属65种(含种以下的单位),优势科6科,优势种12种。不同植被中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科和... 采用相似性系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8种植被内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知8种植被中地面生苔藓植物有13科31属65种(含种以下的单位),优势科6科,优势种12种。不同植被中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科和优势种不同,丛藓科和真藓科植物在草甸和灌丛内占绝对优势,而森林植被内的绢藓科为绝对优势科;油松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相似性最高为51.63,草甸和荆条灌丛与大部分植被的物种相似为0。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与其生长的基质相关性最大,另外水分条件、小生境、草本层盖度和凋落物盖度等也影响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白桦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应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生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不同植被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沐先运 刘晓 +5 位作者 林秦文 陈伯毅 汪远 张钢民 赵良成 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17,共4页
在以北京市兰科资源整体调查为背景、以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年来多次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保护区内有兰科植物14属16种,为北京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生活型和区系的分析讨论,指出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在以北京市兰科资源整体调查为背景、以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年来多次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保护区内有兰科植物14属16种,为北京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生活型和区系的分析讨论,指出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多样,多种环境均适合兰科植物生长;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多为北温带性质,兼有一定的旧世界温带性质;生活型有陆生型和腐生型两种。针对目前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晔林 王文和 汪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663,共7页
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7个森林植被样地中33种主要地面生苔藓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植被样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呈现多元化特点:相同植被聚为一组、环境因子相似的植被聚为一组、植被... 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7个森林植被样地中33种主要地面生苔藓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植被样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呈现多元化特点:相同植被聚为一组、环境因子相似的植被聚为一组、植被相同环境因子不同归为不同组和生境特殊的植被自成一组。得出该区多数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与乔木郁闭度的相关性最大且与人为干扰程度密切相关,少数种类与草本层盖度和灌木盖度呈正相关。此外凋落物盖度、海拔、苔藓植物的生长基质也直接影响苔藓植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生苔藓植物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丛藓科8种植物叶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晔林 李俊清 +2 位作者 王永存 卢迪 王文和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3,65,共4页
对采自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丛藓科8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细胞层数、中肋厚度、中肋细胞层数、厚壁细胞层数及分布位置、导水细胞有无及排列方式等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最厚的是平叶毛口藓(Tri-chostomumplantiflium),最薄的... 对采自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丛藓科8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细胞层数、中肋厚度、中肋细胞层数、厚壁细胞层数及分布位置、导水细胞有无及排列方式等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最厚的是平叶毛口藓(Tri-chostomumplantiflium),最薄的是尖叶对齿藓(Didymodonconstrictavar.constricta);仅剑叶舌叶藓叶片具2层细胞,尖叶对齿藓为1层,其余六种部分为2层。中肋厚度从大到小是: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反扭藓(Ti mmiella anomala)〉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剑叶舌叶藓(Scopelophilacataractac)〉尖叶对齿藓〉细拟合睫藓(Pseudosymblepharis duriuscula)〉平叶毛口藓。高山赤藓中肋有主导水细胞和副导水细胞之分;长叶纽藓、卷叶湿地藓、反扭藓的中肋细胞9~10层,分化较复杂,平叶毛口藓中肋无厚壁细胞;除了剑叶舌叶藓外,其余7种叶细胞表面都有疣或乳突。对8种藓类植物叶的结构与干旱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藓科 叶解剖结构 干旱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陷阱法的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雷雷 赵永健 +4 位作者 王清春 崔国发 杨南 郑长燕 刘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324-8335,共12页
为了调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分布和活动规律,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铺设20台红外相机,共拍到有效照片3761张,其中兽类2813张,鸟类643张。鉴定出兽类14种(分属5目9科);鸟类39种(分属4目16科),其中4种兽类... 为了调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分布和活动规律,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铺设20台红外相机,共拍到有效照片3761张,其中兽类2813张,鸟类643张。鉴定出兽类14种(分属5目9科);鸟类39种(分属4目16科),其中4种兽类和8种鸟类是保护区新纪录。红外相机在不同的生境类型、海拔以及不同月份的拍摄率都不同,阔叶林的动物物种数和拍摄率远远高于其他生境类型;较低海拔(1150—1400 m)区域的拍摄率高于中间海拔(1400—1600 m)和较高海拔(1600—1800 m);动物集中在5—10月份活动,这几个月的拍摄率高于其他月份。而拍摄率与多样性指数往往不一致,阔叶林低于针叶林和灌木林;中间海拔最高,较低海拔最低。野生动物活动活跃的月份与旅游旺季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而野猪(Sus scrofa)、狗獾(Meles meles)、豹猫、猪獾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这五种潜在危险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夜行性,对白天游客的威胁性不大,但存在潜在危险性。通过研究,有助于保护区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案和建立危险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旅游线路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碳储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志勇 王襄平 +3 位作者 郑景明 刘晓东 李俊清 宋孟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在小尺度范围内计算森林群落碳储量的可行性,确定影响林分碳储量的群落结构参数。【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蓄... 【目的】探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在小尺度范围内计算森林群落碳储量的可行性,确定影响林分碳储量的群落结构参数。【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蓄积量,然后分别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估算2种林分的碳储量。【结果】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的人工针叶林、次生阔叶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48.78和169.98m3/hm2、106.82和120.30m3/hm2,以这2种蓄积量结果为基础,采用3种碳计量方法求得针叶林的平均碳储量分别为71.58和80.50t/hm2,阔叶林为49.74和55.19t/hm2;在针叶林的碳储量估算结果中,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和生物量清单法显著高于材积源生物量法,三者间的变异系数达14.81%(材积表法)~16.68%(形数法);在阔叶林的碳储量估算结果中,3种方法间虽没有显著差异,但变异系数也达到5.65%(材积表法)~6.40%(形数法)。【结论】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可用于小尺度范围内森林群落碳储量的估算,其估算结果不受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影响,树高、胸径和基盖度是影响林分碳储量估算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蓄积量 碳储量 碳计量方法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建萍 梁莺莺 朱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从相关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可看出,百花山环境解说系统存在着解说系统不成体系、解说信息可获得性不高、维护和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环境教育宣传力度弱等问题,应从官方网站信息化解说、游客中心概况性解说、导游服务活化解说、标示系统... 从相关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可看出,百花山环境解说系统存在着解说系统不成体系、解说信息可获得性不高、维护和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环境教育宣传力度弱等问题,应从官方网站信息化解说、游客中心概况性解说、导游服务活化解说、标示系统结构性解说和牌示系统科学性解说等方面对其环境解说系统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解说系统 环境教育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凡 郭家选 +1 位作者 杨钏 黄艳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踏查法和样线法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期间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该区域共有大型真菌158种,隶属于26科63属,其中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 【目的】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踏查法和样线法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子实体发生期间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该区域共有大型真菌158种,隶属于26科63属,其中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等5个科的物种数占比达62.7%,这些科的物种丰富度较高;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杯伞属Clitocybe等9个属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42.41%,这些属的物种具有相对优势。大型真菌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大型真菌世界分布属占67.16%、温带分布属占25.40%、亚热带-热带分布属仅为3.17%。【结论】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为温带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区系多样性 北京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游客视角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妍 李欣茹 +1 位作者 张甜甜 徐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446-9458,共13页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ES)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支持自然保护区多元化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在对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有效分类的基础上...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ES)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支持自然保护区多元化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在对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有效分类的基础上,使用SolVES模型、相关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二者对研究区ES社会文化价值的认同差异、空间差异、作用关系差异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1)生态旅游者对ES社会价值的价值认同比一般游客高,特别体现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精神和生命可持续价值这4种价值类型上;(2)百花草甸是两类游客ES社会价值分布的热点区域,生态旅游者感知的美学、学习、生物多样性、精神和生命可持续价值的高值区的分布范围较一般游客更广,一般游客感知的娱乐和康体健身价值的高值区的分布范围较生态旅游者更广;(3)两类游客均认为不同ES社会价值类型间为协同关系,其中学习价值对生态旅游者而言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价值类型,生物多样性、精神、生命可持续和未来价值对一般游客而言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价值类型;(4)对旅游设施的满意度显著影响两类游客对关键价值类型的评估,但影响方式不同。此外对环境教育的满意度和是否知道百花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影响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对关键价值类型评估的社会要素,NDVI和ELEV分别是影响生态旅游者和一般游客对关键价值类型评估的空间要素。建议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不同游客对ES社会价值的感知差异,积极探索协同ES社会价值的供给,支持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旅游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 游客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SolVES模型 权衡和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红波 咸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了有效掌握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群落开展了调查,共调查到乔木12种,灌木29种,草本49种。数据分析表明:蒙古栎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在主林层中占控制地位;山楂叶悬钩子是群落... 为了有效掌握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群落开展了调查,共调查到乔木12种,灌木29种,草本49种。数据分析表明:蒙古栎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在主林层中占控制地位;山楂叶悬钩子是群落灌丛中的主要优势种;披针苔草和野青茅是草本层中重要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自然保护区 蒙古栎林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油松人工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11
作者 程瑞明 许格希 +6 位作者 贾磊 丁易 房子怡 谢博 赵震 刘璐静 李黛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目的】通过监测油松种群和群落动态,为华北地区人工林质量提升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50年生人工林建立5.2hm2动态监测样地,参考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标... 【目的】通过监测油松种群和群落动态,为华北地区人工林质量提升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50年生人工林建立5.2hm2动态监测样地,参考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标准,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挂牌、调查和统计,分析样地内木本植物的物种区系、径级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共计9242株,其中活立木7145株,隶属15科22属23种。其中,66.66%的科和63.64%的属具有温带植物区系的特点。有5个物种的重要值>5%,分别为油松、槲树、黑桦、土庄绣线菊和华北落叶松,其重要值总和95.44%,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有8种和10种。优势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结论】百花山油松人工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多样性较高,油松自疏过程为其他先锋树种提供生态位,导致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呈聚集模式。本研究为后续开展油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本底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森林动态样地 径级分布 空间格局 北京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霆 丁立建 +4 位作者 张佳蕊 陈燕 王德国 陈建伟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4,共8页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南岍 吴记贵 +2 位作者 蒋万杰 沐先运 程瑾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6,共7页
选取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评估其保护现状。松山共有兰科植物12属18种,其中北方盔花兰为北京新记录种。在生活型方面,以地生兰为主,计14种(77.78%),腐生兰4种(22.22%);在分布区类型方面,属的区系成分... 选取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评估其保护现状。松山共有兰科植物12属18种,其中北方盔花兰为北京新记录种。在生活型方面,以地生兰为主,计14种(77.78%),腐生兰4种(22.22%);在分布区类型方面,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6属,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3属,25.00%)、世界分布(2属,16.67%)和旧世界热带分布(1属,8.33%);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9种,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5种,27.78%)和北温带分布(4种,22.22%)。松山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北沟和小海坨山。通过综合分析松山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生境评估、种群动态监测、建立迁地保护资源圃和加大宣传等都是切实加强兰科植物保护工作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多样性 区系 保护 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清春 张向辉 +2 位作者 张林艳 牛树奎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60,共7页
该文以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 ,对其森林景观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以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林、山杨 (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 ,但因人为破坏等... 该文以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 ,对其森林景观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以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林、山杨 (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 ,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 ,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的位置 .保护区的 3个功能区中 ,核心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低 ,缓冲区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喇叭沟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景观多样性 景观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萌萌 张振明 +3 位作者 刘佳凯 史红 吴永平 王淑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170,180,F0003,共5页
基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支持下,从斑块面积、周长-面积比、Shannon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相似邻近百分比、蔓延度、连接度7个景观指数的角度,对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景观... 基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支持下,从斑块面积、周长-面积比、Shannon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相似邻近百分比、蔓延度、连接度7个景观指数的角度,对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差异较大,形状比较稳定,分布均匀程度不高,团聚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学琴 聂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264-4266,共3页
以SWOT作为分析框架,对松山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的强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对策。
关键词 北京松山 SWOT分析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分布及物种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沐先运 何理 +2 位作者 吴记贵 蒋万杰 张志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101,共8页
采取踏查、样方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的分布状况,并对其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2科382属72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 采取踏查、样方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的分布状况,并对其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2科382属72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89科378属716种;被子植物中包含双子叶植物78科298属569种和单子叶植物11科80属147种。含20种或20种以上的科有7个,包含的属、种数量均占该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属、种总数的40%以上,优势科现象明显;含1种和含2-4种的属分别有235和128个,具有绝对优势。该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8个,除世界广布科外,以泛热带分布型科和北温带分布型科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15个,以北温带分布型属为主,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数量比为0.20。该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2种,其中包含兰科(Orchidaceae)植物14属18种以及数量极少的丁香叶忍冬(LoniceraoblataK.S.HaoexP.S.HsuetH.J.Wang)和北京市特有植物北京水毛茛(BatrachiumpekinenseL.Liou);该保护区内还有7种具有入侵倾向的外来植物。此外,还有北京新记录植物3种,分别为柳叶野豌豆也Viciavenosa(Willd.exLink)Maxim.页、北方红门兰(OrchisroborowskiiMaxim.)和廻旋扁蕾也Gentianopsiscontorta(Royle)Ma页。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并有一定的过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种类组成 地理成分 植物多样性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海鸥 单宏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6-778,共3页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相当丰富,初步调查有脊椎动物53科183种及亚种,其中兽类15科29种,鸟类26科119种及6亚种,爬行类5科15种,两栖类2科2种,鱼类2科12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北京市重点保护动...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相当丰富,初步调查有脊椎动物53科183种及亚种,其中兽类15科29种,鸟类26科119种及6亚种,爬行类5科15种,两栖类2科2种,鱼类2科12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14种,市级一般保护野生动物50种。保护区内动物区系的复杂性与松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和小气候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脊椎动物 松山自然保护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指标与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初探——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海鸥 侯仲娥 杨燕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2-865,共4页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热点,而自然保护区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依托。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保护区内积...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热点,而自然保护区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依托。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保护区内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评价指标 松山自然保护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染色体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云龙 季建红 +2 位作者 杜桂森 吴鹏程 汪楣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种苔藓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为:(1)片叶苔属之一种(RiccardiaSP。)n=10,(2)无纹紫背苔(PlagiochasmaintermediumLindenb.et... 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种苔藓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为:(1)片叶苔属之一种(RiccardiaSP。)n=10,(2)无纹紫背苔(PlagiochasmaintermediumLindenb.etGott.)n=7+m;(3)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L.)n=9,(4)蛇苔(Conecephalumconicum(L.)Dum.)n=9,(5)韩氏真藓(Bryumof.handeliiBoth.)n=10;(6)Rryumof.cernum(Hedw,)Lindenb.)n=10;(7)多褶青藓(Brachytheciumbuchananii(Hook.)Jaeg.n=10,(8)青藓(BrachytheciumrivulaveB.S.G.)n=10,(9)钝叶匍灯藓(Plagiomniumrostratum(Schrad.)T.Kop.)n=6;(10)粗枝藓属之一种(Gollaniasp.)n=10;(11)牛角藓(Cratoneuronfilicinum(Hedw.)Spruc.)n=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染色体 北京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