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磷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贝贝 杨浩 姜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N)和磷(P)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不同树种对平原造林地生境的生态适应及养分利用机制。【方法】以刺槐、千头椿、旱柳、毛白杨、白蜡和油松等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新...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N)和磷(P)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不同树种对平原造林地生境的生态适应及养分利用机制。【方法】以刺槐、千头椿、旱柳、毛白杨、白蜡和油松等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新鲜叶、凋落叶的N、P含量,计算叶片N、P再吸收率并分析其与叶片、土壤养分指标的关系。【结果】刺槐的叶片N含量最高,旱柳的叶片P含量最高;白蜡叶片的N∶P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0.05),毛白杨叶片的N∶P最低,刺槐、千头椿、旱柳和油松之间叶片N∶P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凋落叶N、P含量及N∶P与新鲜叶养分相关性不同。刺槐叶片N再吸收率和千头椿叶片P再吸收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多数树种的叶片N再吸收率或P再吸收率与其凋落叶养分含量表现出显著负相关。【结论】刺槐、旱柳、白蜡和油松的生长受到P限制,千头椿和毛白杨生长受到N限制。树种能通过叶片N、P再吸收来适应养分限制环境。建议在平原林养护中加强林分结构调整、凋落叶归还林地、人工补植补造等措施以改善平原林养分限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地区 造林树种 叶片 养分再吸收率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复地震估算北京平原地区隐伏断裂深部的活动速率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乐 陈棋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8-519,共12页
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2001—2006年的波形资料分析北京平原地区隐伏断裂的深部滑动速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识别出35组相似地震对和20组多重相似对,大部分相似地震活动表现为非周期性,重复间隔从数分钟到数百天不等。针对研究区... 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2001—2006年的波形资料分析北京平原地区隐伏断裂的深部滑动速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识别出35组相似地震对和20组多重相似对,大部分相似地震活动表现为非周期性,重复间隔从数分钟到数百天不等。针对研究区内台站分布稀疏和低信噪比波形记录的现状,在波形相似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在子采样条件下的S-P相对到时差(dSmP)和相对到时拾取误差来对相似地震震源位置的一致性进行强约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波形意义上重复地震的识别方法。基于4组"重复地震"估算北京平原区黄庄-高丽营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在不同孕震深度处的滑动速率为1.0~1.2mm/a,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地表以下9.4km处的滑动速率估计值为1.5mm/a,这一结果和地质资料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重复地震 滑动速率 北京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经济植物及农作物耗水特征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振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探究比较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经济植物和农作物耗水特征,调查了北京平原区7种典型树种造林模式、4种经济植物种植模式和2种主要农业(作物)模式,从植被的耗水特征及对地下水补给的角度评价典型森林、经济植物与农作物耗水特性。结果表明... 为探究比较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经济植物和农作物耗水特征,调查了北京平原区7种典型树种造林模式、4种经济植物种植模式和2种主要农业(作物)模式,从植被的耗水特征及对地下水补给的角度评价典型森林、经济植物与农作物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平原区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平均耗水量是687.5 mm,而森林植被和经济植物的耗水量分为419.3 mm和505.6 mm。在一年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农田平均耗水量比森林植被的生育期平均耗水量高39.0%,比经济植物生育期平均耗水量高26.4%。平原区森林植被地下水的补给量最高可达93.6 mm,补给量最低也为61.5 mm,其平均补给量为75.9 mm,为农作物补给量的1.9倍。经济植物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56.0 mm,为农作物补给量的1.4倍。总体来说,植树造林和种植经济植物对地下水的补给要优于种植农作物,也比农作物更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经济植物 农作物 耗水特征 北京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思成 李琼芳 +4 位作者 虞美秀 李鹏程 蔡涛 李迷 任锦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50,共5页
选用北京市平原地区74眼潜水观测井1990~2009年月埋深资料,基于Mann-Kendall法分析地下水埋深趋势及突变情况,分析了埋深的年代际及年内变化规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 选用北京市平原地区74眼潜水观测井1990~2009年月埋深资料,基于Mann-Kendall法分析地下水埋深趋势及突变情况,分析了埋深的年代际及年内变化规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在2000年前后发生突变,2000年代地下水埋深剧烈增加,且埋深增幅较大的区域较20世纪90年代大面积扩张;大多数地区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雨入渗补给—开采型,靠近水域的地区为灌溉入渗—蒸发型;回归方程相关性显著,说明地下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和超采量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北京平原地区 埋深变幅 地下水动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乡镇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耦合协调特征
5
作者 王文卉 张建 胡智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5-1087,共13页
为了促进国土空间的健康协调发展,需要在乡镇层面对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进行识别,并进行协调关系的研究。以北京市平原乡镇地区为例,基于用地类型识别土地利用“三生”功能(production-living-ecology functions, PLEF... 为了促进国土空间的健康协调发展,需要在乡镇层面对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进行识别,并进行协调关系的研究。以北京市平原乡镇地区为例,基于用地类型识别土地利用“三生”功能(production-living-ecology functions, PLEFs),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三生”功能整体和两两关系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平原乡镇地区“三生”功能具有明显时空差异,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整体上升,生态功能先下降后上升,空间格局上生产功能南高北低,生态功能北高南低,生活功能则以中心城区周边乡镇为高值核心向外圈层递减。2)除生产、生态功能耦合协调度先下降后升高外,其余3种功能组合的耦合协调度均上升,并且生产、生态功能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其余3种组合。大部分乡镇“三生”功能协调,失调乡镇主要位于环中心城区周边的南北、东西十字带。3)耦合协调度水平不同,乡镇受各功能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未来应采取差异化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功能(production-living-ecology functions PLEFs) 耦合协调度(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CCD) 时空演变 优化建议 北京平原乡镇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地下水浓度场绘制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高轩 朱琳 +3 位作者 沈媛媛 陆海燕 纪轶群 周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5,共3页
简述了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开展的地下水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阐述了进行区域地下水浓度场绘制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价方法及基于ArcGIS的计算机实现步骤。结果表明:考虑了水文地质单元分区、地下水流向、溶解组分分布类型的评价... 简述了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开展的地下水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阐述了进行区域地下水浓度场绘制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价方法及基于ArcGIS的计算机实现步骤。结果表明:考虑了水文地质单元分区、地下水流向、溶解组分分布类型的评价方法更合理,结果更符合实际。以北京平原区为例,选取总硬度、总Fe含量进行了区域地下水水化学场刻画,并进行了浅层地下水的TDS单因子和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浓度场 质量评价 北京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董泽义 汤吉 周志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52,共11页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文中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隐伏活动断裂勘探的特点、资料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能给出工区内断裂的构造位置、倾向、断距以及发育规模,为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CSAMT法已经成为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北京东部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