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对北京局地暴雨的作用
被引量:34
- 1
-
-
作者
张文龙
崔晓鹏
王迎春
李青春
黄荣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9-84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504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08BAC37B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IUMKY201002
-
文摘
本文利用风廓线仪、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AR/NCEP1°×1°分析资料等,对北京地区两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对流层低层偏东风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浅薄和深厚两次偏东风的形成机制、偏东风的垂直结构特征和温、湿特性,以及偏东风在北京局地暴雨中的作用等。主要结论如下:(1)浅薄偏东风活动在距地面高度500m以下,水平尺度约250km,时间尺度约12h,地面风速平均约1m/s;深厚偏东风活动在距地面高度3000m以下,水平尺度大于600km,持续时间大于24h,地面风速平均约4m/s。(2)浅薄偏东风由边界层内浅薄的次天气尺度暖性低涡引起,深厚偏东风由天气尺度地面暖性低压倒槽的发展引起。(3)偏东风具有高相当位温的属性,其源地是北京东部或东南部的暖湿气团;在暖湿偏东风上方800~600hPa存在干冷空气活动,形成了有利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浅薄偏东风暖湿能量的局地集中特征更为显著,而深厚偏东风在水汽和能量的持续输送方面,以及与500hPa偏西风形成较强的、有利于强对流风暴发展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方面作用更为显著。(4)浅薄偏东风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近地面层辐合中心对应较好,与中高空辐散有较好配合,动力作用明显,直接起到了对流风暴的触发机制作用;深厚偏东风与辐合中心对应较差,与垂直运动及上层辐散也没有很好的配合,与对流风暴的触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深厚偏东风在对流层低层对应厚达3000m的潮湿空气层,削弱了雨滴下落过程中产生的蒸发降温作用,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
-
关键词
对流层低层偏东风
形成机制
结构特征
北京局地暴雨
-
Keywords
Easterly wind, Formation mechanism, Structural features, Local rainstorm in Beijing
-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