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五代电影三十年:影像美学、文化反思与商业探索——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第五代电影30年大型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
作者 张燕 任晟姝 贾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39,共2页
一 1984年,电影《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相继公映。自此以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为代表的一群锐气十足的“第五代”青年电影人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进而走向世界,开启了中国电影影像美学探索的新时代。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电影 影像美学 学术研讨会 文化反思 三十年 《一个和八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第五代电影30年大型学术研讨会
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1984年《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相继公映,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为代表的“第五代”青年电影人开始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进而走向世界,他们开启了中国电影影像美学探索的新时代。三十年来,第五代电影... 1984年《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相继公映,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为代表的“第五代”青年电影人开始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进而走向世界,他们开启了中国电影影像美学探索的新时代。三十年来,第五代电影通过革新的影像造型、突变的时空对比、深刻的人性剖析,在银幕上进行着冷峻的历史回望和厚重的文化反思,为中国电影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第五代电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学术研讨会 《一个和八个》 影像美学 《黄土地》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影视教育“道”与“术”交流的新平台——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张翔 张丽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6-89,共4页
为了发展中国电影业,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市场规模、作品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 为了发展中国电影业,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市场规模、作品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影视人才的支撑,而各个高校影视专业则是影视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专业,其要求影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既需要掌握其“道”,又需要熟识其“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视产业 影视教育 高校影视专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影视人才 常务会议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电影节与地方高校影视短片创作的互动影响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4
作者 倪崑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26,共5页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节(展)创办思路,在当下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创作实践与学术探索的重要学科平台。在地方高校参与的过程中,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大影节的平台价值构建日趋多元。通过分会场模式及学生原创短...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节(展)创办思路,在当下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创作实践与学术探索的重要学科平台。在地方高校参与的过程中,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大影节的平台价值构建日趋多元。通过分会场模式及学生原创短片单元竞赛在全国高校的广泛落地,构建了学生以亲缘性身份认同为激励导向的对话体系、专业美育与创作理论交流,分析和探讨以学生短片创作为内容的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价值,透视创作环节的教学痼疾,对当下戏剧影视学科发展与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短片创作 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影节与短片创意教学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作为例
5
作者 易雨潇 王亚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37,共5页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影视类学科教学应坚持革新、注重实践,不断发展教学理论与研究。大影节所搭建的开放包容的跨领域实验场,为短片创意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旨在通过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参与大学生电影节平台的短片...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影视类学科教学应坚持革新、注重实践,不断发展教学理论与研究。大影节所搭建的开放包容的跨领域实验场,为短片创意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旨在通过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参与大学生电影节平台的短片创作为案例,探究电影节为短片创意教学提供的新视角。本文通过创作实践、案例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竞赛命题、拍摄实践和跨领域创作三方面思考大影节为短片创意教学提供的新思路。总的来说,大影节以赛代练的模式,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整合了行业资源和高校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到行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培养了青年大学生对电影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创意短片 短片创意教学 短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国梦”完满实现路径与方向专家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沈维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144,共3页
2013年5月10日,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重要的学术研讨——“电影‘中国梦’完满实现路径与方向”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 2013年5月10日,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重要的学术研讨——“电影‘中国梦’完满实现路径与方向”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现代传播》杂志联合承办,亚洲资本论坛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30名电影学与艺术学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专家研讨会 中国梦 研讨会综述 路径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7
作者 徐丽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电影大师 影像世界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大师 电影资料馆 驻华大使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电影的文化想象”学术研讨会4月在京召开
8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2017年4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亚洲电影的文化想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业界的专家以及青年学者... 2017年4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亚洲电影的文化想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业界的专家以及青年学者共同探讨了亚洲电影的发展现状,从不同角度对亚洲电影进行全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电影 学术研讨会 文化想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艺术与传媒学院 电影研究 当代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汇合与影视优势互补
9
作者 张凤铸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0,共2页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研讨会”;6月,参与协办了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美国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致力于“推进影视教育事业,繁荣影视文化与学术”的宗旨。为集中体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成果,本刊特约请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从不同角度各自撰文,集结成这一“纪念专辑”,以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优势互补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电影 百年纪念 北京师范大学 学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光影,时代脉搏
10
作者 黄会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共1页
在各方努力、支持与关心爱护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迎来了第28个年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全国性电影节。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年轻人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 在各方努力、支持与关心爱护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迎来了第28个年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全国性电影节。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年轻人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对主力,而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特色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无疑是近距离观察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品质窗口。从1993年首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办到今天,从《站直啰别趴下》《被告山杠爷》《红河谷》,到《亲爱的》《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影片,回首过往,太多作品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一平台走出去并最终留了下来,它们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精彩光影镜像。我们可以说,秉承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承载着中国电影的初心,更关乎中国电影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 《亲爱的》 学术品位 北京师范大学 时代脉搏 光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现实质感,传达影像力量——导演文牧野访谈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牧野 樊启鹏 孙敏清(整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10,共4页
樊启鹏(以下简称樊):文牧野导演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第2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青年影人对谈活动邀请您进行访谈。一、成长历程:电影是我生命中的支点樊:在上大学之前,电影对您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电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 影像力量 牧野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影人 成长历程 导演 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洞村》:传播中国脱贫攻坚好故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洪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0,共2页
《十八洞村》是由贵州籍导演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关于"精准扶贫"的主旋律电影,票房累计10702.9万。2018年《十八洞村》获得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十八洞村》是一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电影,用影... 《十八洞村》是由贵州籍导演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关于"精准扶贫"的主旋律电影,票房累计10702.9万。2018年《十八洞村》获得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十八洞村》是一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电影,用影像记录中国"脱贫攻坚"好故事,非常值得研究。一、驻村干部:脱贫攻坚的人才之源《十八洞村》的创作是在"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 故事 中国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主旋律电影 传播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