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完成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突破百例
1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胸腔镜下胸椎间盘突出手术
2
作者 刘海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胸腔镜 胸椎间盘突出 微创手术 脊柱外科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简介
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I0001-I0001,F0003,共2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北京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男性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北方泌尿系结石病防治基地(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关键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临床重点专科 泌尿系结石病 中华医学会 重点学科 碎石技术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4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I0026-I0026,共1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创立于2001年11月19日,当时为国内仅有的几家脊柱外科专科病房之一,建科10余年来,脊柱外科共为上万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了门诊诊疗,病房收治脊柱疾病患者6000余例,为近500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解决了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创立于2001年11月19日,当时为国内仅有的几家脊柱外科专科病房之一,建科10余年来,脊柱外科共为上万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了门诊诊疗,病房收治脊柱疾病患者6000余例,为近500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解决了患者的病痛。10余年来,脊柱外科在保持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退变性侧弯、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的诊治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同时,率先开展胸腔镜下胸椎间盘切除术等脊柱微创手术,针对多年来脊柱融合手术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脊柱退变性疾病 胸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微创手术 脊柱融合手术 专科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荣获“全国VDM中心示范基地”称号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5,共1页
近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在上海共同举办的慢病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技术(VDM)推广工程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荣获"全国VDM中心示范基地"称号,成为首批获此称号的11家单位之一,标志着该院静... 近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在上海共同举办的慢病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技术(VDM)推广工程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荣获"全国VDM中心示范基地"称号,成为首批获此称号的11家单位之一,标志着该院静脉曲张治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血管外科 医学院 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 静脉曲张硬化 全国领先水平 医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血管外科的“先驱者”——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吴庆华教授
6
作者 杨耀国 寇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9-670,F0003,共3页
[编者按]吴庆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早期从事普外科工作,1984年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任职于血管外科。1988-1990年曾远赴美国Mayo Clinic血管外科进修,1984-1990年任首都医... [编者按]吴庆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早期从事普外科工作,1984年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任职于血管外科。1988-1990年曾远赴美国Mayo Clinic血管外科进修,1984-1990年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1990-2003年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医学会理事、原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国家医药总局药品评审专家;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家杂志社的副主编、编委和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安贞医院 周围血管疾病 血管外科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系患者 推动血管外科发展的寻路人——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陈忠教授
7
作者 王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78,F0003,共5页
陈忠,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1979年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工作,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院士以及吴... 陈忠,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1979年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工作,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院士以及吴庆华教授。1984年-1991年从事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工作,199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8年曾赴当时国际一流的德国杜伊斯堡圣约翰医院及纽伦堡公立医院血管外科进修学习,2000-2003年担任血管外科副主任职务,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任血管外科科室主任至今。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创始主任委员等职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安贞医院 血管外科 中国医师协会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职务 科室主任 杜伊斯堡 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外科精细化教学管理实践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懿婕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0-1232,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脑血管病外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脑血管病外科具有疑难、复杂病例多的特点,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脑血管病外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脑血管病外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脑血管病外科具有疑难、复杂病例多的特点,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脑血管病外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应用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结合创新教学资源、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等亮点措施来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以适应新时代脑血管病外科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教学管理 血管外科 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系统在脑血管病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9
作者 杨兴俏 秦琨 +8 位作者 莫建清 姜慧 王祥彬 杨勇 彭超 杨伦哲 王红芹 何汉武 陈光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2-486,共5页
目的基于自主开发的AR系统,结合术前脑血管影像(如CTA、MRA、DSA)与术中实时画面,通过高精度患者-影像配准和虚实融合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颈内动脉狭窄疾病手术中验证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 目的基于自主开发的AR系统,结合术前脑血管影像(如CTA、MRA、DSA)与术中实时画面,通过高精度患者-影像配准和虚实融合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颈内动脉狭窄疾病手术中验证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6例患者,其中1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烟雾病、1例颈内动脉狭窄,应用AR三维重建模型技术进行术前精准定位、术中导航指导操作过程,采用术中自身对照进行评估,分析AR三维重建模型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6例不同病因患者均在AR三维重建模型下成功完成术前精准定位及术中导航指导操作,实现了颅内动静脉结构及病变精确位置可视化,为医生精准规划手术入路及术区范围提供可视化依据。结论AR三维重建模型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外科手术安全可行,对术前精准定位、术中导航指导操作方面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血管 精准导航 三维模型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和血栓病理分析
10
作者 马腾云 高玉元 +2 位作者 马桂贤 张斌 王丽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1,共1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导致LVO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导致LVO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发生AIS-LVO的患者,并根据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分为手术组和未手术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脏外科手术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TRA)、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他手术(心脏瓣膜修补术、房间隔修补术、室间隔修补术、心脏移植术)]、心脏外科手术至AIS发病时间、血管闭塞部位(椎-基底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卒中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卒中发病至穿刺时间、卒中病因(栓塞、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前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后循环ASPECTS(pc-ASPECTS)及CT血管成像、CT灌注等影像学资料。将取出的血栓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马休黄猩红蓝染色,并根据红细胞在血栓中的比例分为富含红细胞血栓(红细胞比例≥70%)、混合血栓(红细胞比例31%~69%)、富含纤维蛋白血栓(红细胞比例≤30%)。卒中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将影响心脏外科手术后AIS-LVO患者预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1及根据临床经验判定的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发生AIS-LVO的患者102例,男68例,女34例,年龄19~86岁,平均(58±14)岁,其中未手术组50例,手术组52例。(1)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患者在高血压病[32.7%(17/52)比54.0%(27/50),P=0.030]、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12.3(12.3,21.8)分比35.0(18.0,35.0)分,P<0.01]、血管闭塞部位(P=0.048)、心脏外科手术方式(P<0.01)、前循环ASPECTS或pc-ASPECTS[9(8,9)分比4(3,6)分,P<0.01]及卒中后90 d预后良好[75.0%(39/52)比10.0%(5/50),P<0.01]及死亡患者比例[7.7%(4/52)比68.0%(34/50),P<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余临床、影像学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中,病因为栓塞、动脉夹层、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45/52)、7.7%(4/52)、5.8%(3/52)。(2)以卒中后90 d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TRA、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前循环ASPECTS或pc-ASPECTS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卒中后90 d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预后良好赋值为1,预后不良赋值为0),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影响因素及血管闭塞部位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高(OR=0.86,95%CI:0.78~0.95,P=0.002)及未行血管内治疗(OR=6.93,95%CI:1.05~45.55,P=0.044)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45例心源性栓塞患者中,有33例患者留取了血栓标本,血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无患者为富含红细胞血栓,3例患者为混合血栓,30例患者为富含纤维蛋白血栓,且其中12例患者血栓纤维蛋白比例超过90%。结论血管内治疗有利于改善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导致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的血栓以富含纤维蛋白血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缺血性卒中 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血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基质片段在整形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盈盈 郭治宏 刘德伍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6,共5页
血管基质片段(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是脂肪组织通过酶和非酶技术,手动或在自动封闭系统中分离处理后所获得的细胞混合物,主要包括脂肪源性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和内皮细胞以及周细胞。因其促进创面愈合及组织修复的作用被... 血管基质片段(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是脂肪组织通过酶和非酶技术,手动或在自动封闭系统中分离处理后所获得的细胞混合物,主要包括脂肪源性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和内皮细胞以及周细胞。因其促进创面愈合及组织修复的作用被广泛应用。近年来,SVF开始用于促进瘢痕修复、对抗皮肤衰老、促进毛发再生及提高脂肪移植的存活率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目前缺乏对SVF在整形外科领域临床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本文就SVF的定义、作用机制和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展开综述,以期探讨SVF作为组织再生修复治疗新策略在整形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并为SVF研究的深入开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质片段 整形外科 瘢痕 脂肪移植 皮肤年轻化 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学习班”开班通知——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12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是冠心病治疗的学科发展方向,规范的围术期管理路径和手术技术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学习班"将于2011年5月29日~6... 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是冠心病治疗的学科发展方向,规范的围术期管理路径和手术技术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学习班"将于2011年5月29日~6月1日举办。届时,将邀请心脏外科专家进行授课,主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技巧、微创手术策略和进展,以离体、在体动物模型进行冠脉吻合训练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医学部 冠状动脉外科 血管外科 学习班 微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创新五大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庚瑶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07-207,共1页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昌伟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在主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方面创新应用Hybrid、Scallop/Fenestrations、Chimney、Balloonassisted“U”Stenting、Reverse—UStent—Gr...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昌伟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在主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方面创新应用Hybrid、Scallop/Fenestrations、Chimney、Balloonassisted“U”Stenting、Reverse—UStent—Graft等五大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扩大治疗人群范围,获得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修复治疗 血管外科 腔内修复 主动脉 外科创新 AORTIC 手术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建成国内首个一体化双复合智能导航手术室 被引量:1
1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7-1147,共1页
日前,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与周密调试,国内首个“一体化”双复合导航手术室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大楼建成并正式启用。目前医院应用该先进系统已成功完成20例手术,涉及骨科、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等多学科领域。副院长陶... 日前,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与周密调试,国内首个“一体化”双复合导航手术室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大楼建成并正式启用。目前医院应用该先进系统已成功完成20例手术,涉及骨科、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等多学科领域。副院长陶敏芳介绍,此次投入使用的复合手术室将机器人造影系统、滑轨CT等高端影像设备与先进的术中导航系统相结合,在国内外属首创。该手术室可以集检查与治疗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手术室工作 智能导航 手术时间 金属植入物 软组织结构 血管外科 置入物 滑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干预 被引量:1
15
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改进和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外科手术同时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障碍 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术后谵妄管理审查指标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莹 王兰 +4 位作者 周雁荣 周晨曦 王萧萧 张娜 吴前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91,共7页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病人术后谵妄管理证据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构建审查指标,分析循证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临床制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指导,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病人术后谵妄管理证据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构建审查指标,分析循证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临床制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指导,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并明确审查方法,2022年8月20日—9月30日进行基线审查,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循证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结果:共纳入35条证据,对证据进行遴选,最终纳入23条适合临床的最佳证据、27条审查指标。其中10条审查指标的准确执行率为0,9条审查指标准确执行率低于30%,4条审查指标准确执行率较高,在80%以上。对审查指标逐条分析后,明确主要障碍因素为制度流程建立不足、术后谵妄护理工具构建不完善、医护间合作欠佳、护理人员认知缺乏、环境支持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和专业判断构建的审查指标科学、有效,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分析与变革策略的制订可为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术后谵妄管理临床实践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管外科 术后谵妄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举办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4-1354,共1页
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修复重建与再生"。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外科主任Timothy R.Billiar教授、上海"重中之重"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曾炳... 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修复重建与再生"。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外科主任Timothy R.Billiar教授、上海"重中之重"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曾炳芳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Alex F.Chen教授以及上海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张长青教授等就转化医学与再生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外科主任 血管外科 第六人民医院 张长青 曾炳芳 再生医学 转化医学 TIMO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中的综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志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阐述“心脑同治”策略,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共病现象 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
19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组建于1972年,并于1988年在血管外科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1998年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编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现有开放床位60张,已发展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组建于1972年,并于1988年在血管外科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1998年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编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现有开放床位60张,已发展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综合性血管外科医疗中心,在各种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医疗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重庆市 研究室 市卫生局 西南地区 医疗中心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血管外科简介
2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F005-F006,共2页
科室概况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学科组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柏根教授和现任科主任张纪蔚教授带领下,以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为... 科室概况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学科组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柏根教授和现任科主任张纪蔚教授带领下,以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以动脉狭窄性疾病和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为主攻方向,以微创诊治为特色,开展多学科协作,建立了一支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济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血管外科 科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