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贡献
1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学术机构 地热田 研究成果 牙形石 前寒武纪 地热资源 生物地层 北京地质学院 李春昱 地壳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质学家王燮培教授简介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王燮培,男,汉族,1932年12月生,河北廊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任石油地质系主任。1951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普查勘探系,1955年转入石油地质系学习,1956年进入研究生班学习;1958年研究生... 王燮培,男,汉族,1932年12月生,河北廊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任石油地质系主任。1951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普查勘探系,1955年转入石油地质系学习,1956年进入研究生班学习;1958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事石油地质调查和石油构造分析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控制油气运移聚集的构造地质因素;1990年编写出版全国统编教材《石油勘探构造分析》(1992年再版),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玉门油田《酒泉西部盆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科研成果,获得地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石油构造分析与石油地质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矿产部 全国统编教材 北京地质学院 石油地质学 院系调整 地质 科研成果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文地质学研究生教育历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露 蒋小伟 +1 位作者 孙志成 郭华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1-342,共2页
水文地质学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与利用以及各种工程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水文地质学科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比国际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落后了近20年。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54... 水文地质学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与利用以及各种工程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水文地质学科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比国际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落后了近20年。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首次接收7名水文地质学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资源 北京地质学院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教育历程 研究生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会前副秘书长、中国旅游地学开拓者陈安泽研究员逝世
4
作者 王艳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0,共1页
中国地质学会前副秘书长、中国旅游地学开拓者、中国地质公园事业主要推动者、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10日在北京逝世。陈安泽先生1933年12月27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1951~1961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地质... 中国地质学会前副秘书长、中国旅游地学开拓者、中国地质公园事业主要推动者、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10日在北京逝世。陈安泽先生1933年12月27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1951~1961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地质学校和北京地质学院。曾担任原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荣誉会长。陈安泽先生是我国旅游地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也是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主导及参与编著的《旅游地学概论》、《旅游地学大辞典》、《旅游地学原理》等著作,是我国旅游地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为我国旅游地学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旅游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游协会 主要推动者 中国地质学 中国地质学院 旅游地学 北京地质学院 地质公园 地质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怀湖南地质调查所——献给《地质论评》创刊80周年 被引量:3
5
作者 童潜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8-681,共4页
1953年7月我小学毕业后为读初中,从湘乡偏远的农村乘木帆船沿涟水而下,时经半月到达长沙市,投奔当时在解放军第22步兵学校理论大队当教官的大哥处,他当时住集体宿舍无法安置我,就将我寄居在当时的上黎家坡33号地质调查所童文蔚先生家,... 1953年7月我小学毕业后为读初中,从湘乡偏远的农村乘木帆船沿涟水而下,时经半月到达长沙市,投奔当时在解放军第22步兵学校理论大队当教官的大哥处,他当时住集体宿舍无法安置我,就将我寄居在当时的上黎家坡33号地质调查所童文蔚先生家,复习功课准备小学升初中考试。文蔚先生是我家的世交,原是一个贫苦农民,聪敏实诚,1926年我祖父带他外出,介绍他到新成立的湖南地质调查所从亊总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所 湖南经济 地质论评 贫苦农民 木帆船 涟水 地质专家 地质 北京地质学院 古生物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的地质科学大师——尹赞勋院士(下)
6
作者 潘云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872,共4页
广开科研领域注重开拓性研究 尹赞勋最主要的科研领域是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他最主要成就是三本《中国古生物志》奠定了我国贝类(软体动物)古生物学(即"古贝类学")之基础,他的志留纪地层及化石的一系列著作把我国志留纪... 广开科研领域注重开拓性研究 尹赞勋最主要的科研领域是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他最主要成就是三本《中国古生物志》奠定了我国贝类(软体动物)古生物学(即"古贝类学")之基础,他的志留纪地层及化石的一系列著作把我国志留纪生物地层学、历史地质学提到了很高的水平。此外,他研究的化石门类还涉及珊瑚、腕足类、锥石、笔石、古哺乳动物、古鱼类、古植物等,他所创建的"卷笔石属"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建的第一个新属。这都说明他的科研领域极大地拓展,且成就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生物志 腕足类 古生态学 分类基础 开拓性研究 贝类学 李春昱 大同火山 丁文江 北京地质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辰大海,逐梦未来——中国地质大学校庆暨《地质科技通报》刊庆专辑序
7
作者 王焰新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大调整,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应运而生,卓然而立,成为全国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地质学府。自此,中国地质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路风尘仆仆,筚路蓝缕,沐风栉雨,久久为功。70年来,中...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大调整,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应运而生,卓然而立,成为全国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地质学府。自此,中国地质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路风尘仆仆,筚路蓝缕,沐风栉雨,久久为功。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历经沧桑,已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协调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 双一流 北京地质学院 科技通报 地球科学 刊庆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的地质科学大师——尹赞勋院士(上)
8
作者 潘云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5-669,共5页
本期《科海钩沉》栏目配发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教授、"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荣获者潘云唐撰写的、介绍中国地质学一代大师尹赞勋先生生平事迹的特约稿。该文原是为纪念尹赞勋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而作,文稿较长,将分两... 本期《科海钩沉》栏目配发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教授、"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荣获者潘云唐撰写的、介绍中国地质学一代大师尹赞勋先生生平事迹的特约稿。该文原是为纪念尹赞勋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而作,文稿较长,将分两期刊出。尹赞勋(1902-1984)是"中国地质科学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卓越成员"(本文语)、法国里昂大学博士,回国后历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师,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代所长。解放后,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前身)第一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副院长兼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所 中国地质 中国科学院学部 地层古生物学 北京地质学院 第二代领导集体 里昂大学 自然科学史 地质工作 地质矿产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论评》前编委、中国震积岩研究的开拓者乔秀夫研究员逝世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孝忠 高林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3-503,542,共2页
《地质论评》前编委、中国震积岩研究的开拓者乔秀夫研究员不幸于2021年3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3月4日上午著名沉积学家冯增昭教授及地质学界数十人在北京八宝山送别了乔秀夫先生。乔秀夫先生,1930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義望... 《地质论评》前编委、中国震积岩研究的开拓者乔秀夫研究员不幸于2021年3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3月4日上午著名沉积学家冯增昭教授及地质学界数十人在北京八宝山送别了乔秀夫先生。乔秀夫先生,1930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義望村,其父为毕业于黄埔六期的抗日名将,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9月~1952年9月,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后转北京地质学院,1953年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质学院 中国共产党党员 抗日名将 地质 交城县 地质学 开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10
作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巍巍学府,七秩荣光。公元2022年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将迎来70周年华诞,诚邀各界同仁,海内外校友齐赴学术盛典,同享文化盛宴,共襄合作盛事。为国而生,使命如磐。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 巍巍学府,七秩荣光。公元2022年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将迎来70周年华诞,诚邀各界同仁,海内外校友齐赴学术盛典,同享文化盛宴,共襄合作盛事。为国而生,使命如磐。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创办的北京地质学院,弘“动地”之志、传“工学”之道,展“新型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之愿,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此后历经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时期,至1987年中国地质大学正式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内外校友 中国地质大学 理工科大学 文化盛宴 北京地质学院 工学 地质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池际尚教授逝世
1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65,共2页
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池际尚教授逝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教研室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球科学部常委、我会副理事长、原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 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池际尚教授逝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教研室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球科学部常委、我会副理事长、原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池际尚同志,因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际尚 中国科学院学部 北京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中央常委 留美学者 花岗岩化 副院长 国际地学 成矿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延宗与中国的原子弹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自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072,共2页
南延宗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他英年早逝,但他的光辉名字和成就与中国的原子弹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共和国永远值得怀念的一位建有卓越功勋的矿床地质学家。我是地质界的晚辈,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系毕业后... 南延宗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他英年早逝,但他的光辉名字和成就与中国的原子弹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共和国永远值得怀念的一位建有卓越功勋的矿床地质学家。我是地质界的晚辈,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系毕业后,录取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涂光炽先生研究长江中下游矽卡岩型矿床的类型与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延宗 北京地质学院 矿床地质学 非金属矿产 地质 地质研究所 铀矿化 中国科学院 吴磊伯 矽卡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言
13
作者 麦碧娴 彭平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共2页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傅家谟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一年,我们深沉缅怀他对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傅家谟院士1933年5月生于上海,原籍湖南沅江。1991年当选为中...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傅家谟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一年,我们深沉缅怀他对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傅家谟院士1933年5月生于上海,原籍湖南沅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家谟 有机地球化学 资深院士 中国科学院学部 北京地质学院 环境科学技术 保护重点 地球科学 地质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练好基本功 终身受益--我的科学生涯(二)
14
作者 叶大年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61,共3页
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了四年。第一年,时逢"大跃进"开始,开学的第一周,就是农业大跃进,深耕密植的农业劳动,地质学院院墙外临街的"空地",一律分给各系一年级新生种小麦。我们翻地两米深,浇足大粪,每亩下种一百多斤,第二年夏天颗粒... 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了四年。第一年,时逢"大跃进"开始,开学的第一周,就是农业大跃进,深耕密植的农业劳动,地质学院院墙外临街的"空地",一律分给各系一年级新生种小麦。我们翻地两米深,浇足大粪,每亩下种一百多斤,第二年夏天颗粒无收。这次愚蠢的蛮干,却使我这个城市的孩子得到了终身难忘的知识,生土是不长粮食的,华北冬小麦的播种期是寒露和霜降之间……,这些农业的知识,使我在后来的野外实习接触农村和农民时,没有出太多的洋相,终身不忘,这是我社会知识的"第一次基本功"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质学院 颗粒无收 生种 第二年 野外实习 第一年 岩矿 还给我 火山岩地层 四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鸿祯老师的北大经历与北大情结
15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王鸿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先生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关键词 王鸿祯 古生物学家 北京地质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哲学博士学位 西南联合大学 王先生 院系调整 教授会 标准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朽的丰碑 百年诞辰
16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陈光远先生(1920-1999)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并留校任教,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助教。1951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51-1952年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2-1999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 陈光远先生(1920-1999)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并留校任教,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助教。1951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51-1952年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2-1999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矿物教研室主任、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质学院 西南联合大学 教研室主任 百年诞辰 乌普萨拉大学 陈光远 副博士学位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3-1374,共2页
孙丰月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床专业,并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武汉地质学院)和博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199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3月出站,任教担任... 孙丰月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床专业,并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武汉地质学院)和博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199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3月出站,任教担任教授至今。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受国家派遣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学学者。2008—2017年担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17年至今担任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受聘为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2010年)、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会员、中国黄金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秘书长(1997—2003年),以及《世界地质》主编等。先后当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唐敖庆 专业硕士学位 长春地质学 北京地质学院 非金属矿床 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书仓教授简历及主要学术成就
18
作者 常印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
岳书仓(1931-),曾用名岳察•格尔钦,满族,祖籍辽宁营口。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合肥工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地矿部矿床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地... 岳书仓(1931-),曾用名岳察•格尔钦,满族,祖籍辽宁营口。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合肥工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地矿部矿床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地质学会理事。岳书仓教授长期致力于矿床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由于其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65年来“感动工大十大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 矿床学 学术成就 地矿部 学会理事 中国民主同盟 辽宁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
作者 王保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1-I0002,共2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时代最年轻的地形地貌单元,是研究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及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关注。潘桂棠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专家,从事青藏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时代最年轻的地形地貌单元,是研究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及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关注。潘桂棠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专家,从事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调查研究60年,在青藏高原区域地质、形成演化、区域成矿及全国成矿地质背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青藏高原研究的杰出学者。潘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大学本科),在西南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工作至今,曾任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等职,先后主持多个国家、省部级调查及科技攻关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质学院 地质研究所 矿产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 大学本科 地质调查 地貌单元 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学家 欧庆贤
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11-811,共1页
欧庆贤先生是我国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生于1933年,广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1953年至1969年,他在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并负责组建地震勘探教学研究实体,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地震勘探高校教材,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家 地震勘探 北京地质学院 高校教材 广州市人 地震方法 研究实体 重点科技攻关 地球物理学会 弯线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