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的转型——奕訢北京和谈新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双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北京和谈是在清政府无力抵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条件下被迫与西方列强进行的谈判,大体上可分为关于放还巴夏礼等人交涉和关于罢兵和谈交涉两个阶段。它是晚清外交体制由宗藩关系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型的转折点,表现出突破传统的“夷夏之...
北京和谈是在清政府无力抵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条件下被迫与西方列强进行的谈判,大体上可分为关于放还巴夏礼等人交涉和关于罢兵和谈交涉两个阶段。它是晚清外交体制由宗藩关系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型的转折点,表现出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进一步加深对西方列强的认识、促进近代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产生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奕新
北京和谈
宗藩关系
近代外交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的转型——奕訢北京和谈新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双燕
机构
厦门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文摘
北京和谈是在清政府无力抵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条件下被迫与西方列强进行的谈判,大体上可分为关于放还巴夏礼等人交涉和关于罢兵和谈交涉两个阶段。它是晚清外交体制由宗藩关系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型的转折点,表现出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进一步加深对西方列强的认识、促进近代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产生等特征。
关键词
奕新
北京和谈
宗藩关系
近代外交
转型
Keywords
Yi Xin
Beijing Peace Talks
imperial clan relation
modern democracy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的转型——奕訢北京和谈新论
陈双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